当前位置: 煤炭网 » 煤炭行业新闻 » 煤炭媒体聚焦 » 正文

神华、中煤与五大发电长协合同敲定 基准价535元/吨

日期:2016-11-25    来源:能源杂志

国际煤炭网

2016
11/25
10:38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煤炭价格 姜智敏 神华集团

“我认为在签了中长期合同并严格执行的前提下,到明年二月份煤炭价格不会受太大影响。比如说按合同中基准价535元/吨执行,就是按照市场价上下浮动,不会暴涨暴跌,大家预期比较平稳,市场供需就会相对平衡。”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的副会长姜智敏在新闻发布会上这样回答记者的问题。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姜智敏

11月23日下午一点半,煤炭工业协会在煤炭大厦召开了2017年度煤炭交易会新闻发布会。从去产能的效果,到煤价的走向,再到长协合同的细节,整个发布会被装的满满的。

长协共识

煤企和电企终于又坐到了一起,彼此寒暄之后达成共识,然后签署让人充满期待的中长期合同。主线故事是一样的,具体的情况又如何呢?中国煤炭运销协会副理事长冯羽向记者们详细介绍了合同汇总的情况。

动力煤方面,今年煤电双方签订的中长期合同普遍采用的方式是:明确签订合同总量,价格按照“基准价+浮动价”的定价模式,5500大卡动力煤按照535元/吨的基准价格执行,各企业不同点是浮动价格选择的参照物不一样。

冶炼精煤方面,大多数企业2017年度长协合同量是以2016年实际供应量为基数。价格签订分两种情况:一是将全年的价格以目前的价格锁定;另一种是确定一种基准价格,按一定比例锁定价格,其余部分按照随行就市原则执行市场价。

神华集团2016年与五大电力公司中长期合同签订量合计4870万吨,预计完成3501万吨。2017年与五大电力公司中长期合同签订量合计4165万吨,其中下水3590万吨,直达575万吨。具体为:华能集团1080万吨,下水700万吨,直达380万吨;华电集团:1030万吨,下水970万吨,直达60万吨;国电集团:930万吨,下水900万吨,直达30万吨;大唐集团:800万吨,下水730万吨,直达70万吨;国电集团:325万吨,下水290万吨,直达35万吨。

中煤集团已经完成与华电、国电投、华能、国电、大唐等电力企业的长协签约。主要内容有:

1、合同周期:煤电双方以1年为周期签订年度长协合同。

2、定价机制:2017长协价格由长协基价和价格调整两部分组成,按月对合同价格进行调整,其中:长协基价以535元/吨为基准;价格调整部分为上月最后一期环渤海指数和其他上月最后一期现货价格指数的算术平均值与基准价格的差额的50%;其他品种煤炭价格参照5500大卡煤的单卡价格折算。

3、合同兑现率:以月均长协合同数量的90-110%(即±10%)作为当月合同的考核量。

4、执行日期:从2016年12月1日开始执行,执行期为2016年12月1日至2017年11月30日。

山西方面,同煤集团与华能、华电集团签订了合同,价格同样采取基准价+浮动价的模式;阳煤集团已于华能、华电达成共识,将于近期签约;晋煤、焦煤、潞安集团正在洽谈之中,月底预计将能完成工作。

内蒙古方面,伊泰、蒙泰、汇能等企业与电力企业达成了2017年长协的共识,预计供应煤炭5700万吨,最终的量可能还会增加。

陕煤化方面,近期已经于华电、国电投、华润、大唐等企业进行了洽谈,已经明确订货方案和价格方案,接下来将会陆续签订中长期合同。

河南方面,河南能源、平煤神马和郑煤集团三大煤电集团已经与省内电企签订了3年的中长期合同,总量1.5亿吨,其中与九大发电集团签订的合同量为1.3亿吨。

山东、安徽、河北和黑龙江方面,煤炭企业也与电力、冶金、化工等重点企业进行商谈,争取尽快签订中长期合同。

“今天下午,山西焦煤集团和六大钢铁集团将签署合同。”姜智敏进一步向记者透漏。

从煤炭企业经营状况来看,九月份以来,当月经营状况比较好的企业都已经开始盈利。但是算总账,有些企业还没有打破亏损的局面,欠发职工工资和职工工资大幅下降的局面并没有得到改善,许多安全生产投入也刚刚开始偿还。

虽然煤价的问题暂时得到了解决,但是煤炭行业的脱困之路才刚刚开始,去产能依旧任重道远。

聚焦去产能

自国发7号文下发之后,煤炭行业去产能坚定不移的开展起来,虽然有许多困难,但也是卓有成效。煤炭推行去产能近一年时间,包括姜智敏在内的多位业内人士均认为,虽然官方的数据还没有出来,但是今年应该会超额完成任务。

关于去产能取得的成效,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的张宏副秘书长谈到了五点。

第一个效果,截至9月底,化解过生产能2.2亿吨,今年可能会超额完成,这是一个最明显的效果。

第二个效果,实现煤炭市场供需的基本平衡。2012年以来,煤炭市场出现供大于求的情况,并且情况愈演愈烈,从七百多元下降到去年年底的三百六十多元,秦皇岛5500大卡动力煤价格降到三百余元。今年随着煤炭化解过剩产能任务的完成,带动了供需的平衡,由过去严重失衡到现在基本平衡。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价格的回升,煤炭价格每吨从年初的三百七涨到现在的六百八。

第三个效果,企业效益开始回升。在年初新闻发布会上,协会发布的结果是煤炭行业亏损面达到90%,经过近一年的时间之后,煤炭企业的经济效益明显回升。2016年前九个月,全国规模以上的煤炭企业实现利润351亿元,其中前六个月的利润水平很低,之后逐月回升。除了部分老矿区的老企业依然亏损,原来经营状况好一些的基本上都实现了盈利。

第四个效果,国家通过推动供给侧改革,执行7号文,煤炭企业的市场意识进一步增强。过去在煤炭需求下降,市场供大于求的情况下,企业往往是让利不让市场和以量补价,越是过剩越是生产,通过多生产弥补销售收入的下降,结果就是进一步加剧市场的竞争和供过于求的形势。但是今年以来,企业确实在去产能的过程中取得了效益,今后一段时期,煤炭企业科学的组织生产、满足市场需求的意识会逐步增强。

第五个效果,在发改委组织下,神华、中煤大型煤企和电力企业之间签订了中长期合同,包括即将达成的焦煤和下游的钢铁企业之间的合同。这些年来,煤炭和下游企业之间签署协议各方都在推动,效果都不好,但是今年,在订货会来临之前,诸多大型企业都积极的签订了中长期协议,这将是一个很好的开端。

与此同时,姜智敏也指出,发改委正在组织各家煤炭企业申报明年的去产能计划,具体的情况还不得而知,但是总的感觉是接下来的任务具备一定的难度。因为涉及到今年的人员安置押后的问题,债务处理刚刚起步,所以可能会有许多问题凸现出来。

煤价风波

从大跌到大涨,再从大涨到稳,煤价剧烈的波动搅动着整个煤炭市场。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些情况的出现,是市场调节还是政府调控解决问题?这场风波终归会有一个结果。

煤价的问题是该交给政府还是交给市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观点和理由。在姜智敏看来,是既要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也要发挥政府的调控作用。看似什么也没说,但是从国内的情况看,却实实在在回答了这个问题。

因为政策的推出,去产能工作实现了快速的推进,供给侧得到明显改善。通过政府的作用,依照环保、安全为标准淘汰了一部分落后产能,依法行政治理违法违规行为,而且控制住了超能力、超强度、超定员的三超问题。不管276天生产的政策如何引人诟病,正如姜智敏所说:“276天生产的制定也是一种探索”。

事实上,煤价的不断上窜不只是去产能政策引起的,或者说不全是276天生产的黑锅。

今年的极端情况比较多,夏天高温且漫长。南方大雨,为了保证水库安全,放掉了许多水,水电连续负增长,减少了11-12%,也就拉动火电增长那么多,上一次出现火电月增长两位数还要追溯到2004年。这些都是比较极端的影响。

更深层的原因是预期的原因。姜智敏指出:“此前很长一段时间里,用户感觉煤炭供大于求,于是便采取经济库存的办法,减少采购量,压低价格。结果真需要煤的时候,企业就感到紧张了。”

市场预期的变化是各部门始料不及的事情,于是政府纷纷采取措施释放产能。但是产能并不是说今天释放明天就能出来的,巷道维修、人员培训等这些工作都有一个过程,随着时间的推移,产能释放的效应才会显现。市场总的供给是没有问题的,真正缺煤的地方并不多,像华中地区市场已经发生了变化,现在许多地方已经不缺煤了,但是市场预期的影响非常大。“政府也在探讨用市场的方法解决问题,但是关键时候还是需要政策、法规、技术一起上才能解决问题。”姜智敏谈到。

 

今后的价格会怎样呢?姜智敏认为,决定煤炭价格走势的是供求关系,目前来看,冬季供暖应该没有问题,电煤局部偏紧的问题基本已经得到了解决。只要符合安全生产的先进产能就会执行330天的政策释放产能,330天政策从11月开始,煤价近期出现掉转的可能性不大。

这一轮合同签订之后,大家的预期可能会发生变化。中转港库存在增多,另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截至10月底,电力企业库存已经增加了1200万吨,可用天数在20天以上。接下来煤炭价格会比较稳定。发改委前段时间为了保证冬季的供暖,放开了276天的限制,都执行330天,供给应该还会增加。

返回 国际煤炭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