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煤炭网 » 煤化工 » 煤化资讯 » 正文

伊泰:让煤变油成为现实

日期:2011-06-24    来源:中国能源报  作者:中国能源报

国际煤炭网

2011
06/24
08:36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伊泰 煤变油

    作为国内首家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煤间接液化项目,伊泰一期年产16万吨煤制油项目的成功,对于加速煤炭行业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全面提升煤炭产业发展水平,保障国家能源战略安全,带动煤炭企业特别是地方煤炭企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无疑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向煤炭深加工高新技术领域迈进

  2006年,内蒙古鄂尔多斯一家以开采销售煤炭的企业,投资近20多亿元搞起了煤间接液化制油项目,这在当时,曾引起了不小的争议。

  这家企业就是内蒙古伊泰集团有限公司。

  2009年3月20日,伊泰一期年产16万吨煤制油项目正式出油,标志着国内首家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间接煤制油”项目试产成功。在国际油价盘横于每桶90美元的今天,人们不得不感叹这家企业的远见和胆识。

  “我们为什么要搞煤制油,伊泰的发展方向一定要搞产业结构提升,要改变只卖原煤的情况。”伊泰人表示。

  作为一个以生产煤炭这种能源为支柱产业的企业,早在2000年,伊泰就开始跟踪煤制油这一高新技术项目。

  2000年,全国煤炭市场极度疲软,作为以煤炭生产为主业的伊泰集团,不得不有新的“考虑”:围绕做强主业,延伸主产业链,走科技创新之路。伊泰把煤炭深加工,开发煤化工产业,作为产业提升最主要的方向。

  2000年开始,伊泰与中科院山西煤化所讨论研发煤间接液化技术问题。2002年5月,伊泰集团与煤化所签定《联合开发煤基合成液体燃料--浆态床技术的协议》。

  2002年9月,双方联手建设的千吨级中试装置试车成功,打通了流程,并获得了油品大样;2003年底产出高品质柴油;2004年10月取得中试技术突破,“煤基液体燃料合成浆态床工业化技术”的核心技术通过了中科院成果鉴定;2005年9月煤制油技术通过了科技部863专家组的验收;2006年1月煤制油技术通过了中国科学院重大项目验收。

  成果鉴定认为,“煤基液体燃料合成浆态床工业化技术(合成技术)在工艺、设备及催化剂研究试验方面都已取得可靠的成果,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具备了建设示范厂的技术条件”。

  在中试项目成功后,伊泰经过认真论证,并在可靠的数据事实面前,作出了果断决定,上马煤制油项目。

[page_break]

 

    2005年8月中旬,基于山西煤化所在煤基合成油催化剂和浆态反应器等核心技术的试验成功,伊泰集团及时决策,提出建设年产48万吨(一期工程16万吨)煤基合成油项目,并成立了内蒙古伊泰煤制油有限责任公司,实施项目建设。

  为确保项目建设过程中能够获得中科院更加有力和可靠的技术支持,通过协调,2006年4月,伊泰集团出资22700万元控股,联合中科院、神华集团、潞安集团、徐矿集团、连顺能源公司6家单位,组建成立了“中科合成油技术有限公司”,目的是要把中科院山西煤化所已形成的自主知识成果产业化、商业化运作,同时也为伊泰自身项目的建设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持力量。标志着伊泰集团成为目前国内真正意义上的煤基合成油自主知识产权技术的拥有者之一。

  伊泰煤制油项目的启动,也意味着伊泰集团由传统产运销向煤炭深加工高新技术领域迈进的质的飞跃和提升。

  煤间接液化项目已具备商业化条件

  记者在准格尔旗大路煤化工基地生产现场看到,该油品清澈如水,可以直接加入到柴油车辆中,经实验监测,柴油车尾气排放符合欧洲Ⅴ号标准,用于柴油车要比普通柴油节油8%-12%。该油品也可作为调和油,使普通柴油变为优质柴油。

  2009年3月20日9点38分,间接煤液化项目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大路煤化工基地试车出油。

  我国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煤间接液化技术由实验室到中试、再进一步放大到工业化示范生产,目前在国内尚属首例。用伊泰煤制油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郝喜柱的话说,16万吨示范厂的成功运行验证了国内自主知识产权的煤间接液化技术是完全可靠的、成熟的。

  现装置日产柴油、石脑油、LPG480多吨。生产的柴油经中国石化销售有限公司华北研究所分析十六烷值达到80,酸值低,色度为0,硫含量低,密度0.76克/立方厘米左右,产品可以在0号至-35号之间进行调节。石脑油硫含量特低,产品以直链烷烃为主。

  “煤间接液化项目,通过一年的稳定运行,完全具备了商业化的条件。”伊泰集团总经理对记者表示。

  2010年,是伊泰公司产品正式进入市场销售的第一年。2月12日,伊泰取得了由国家商务部核发的伊泰成品油销售公司成品油批发资质。随即,伊泰成品油销售公司向鄂尔多斯准格尔旗大路煤化工基地管委会、准格尔旗规划局提出建设加油站申请,当年11月内蒙古自治区商务厅批准建设。

[page_break]

 

    据了解,2010年,伊泰煤制油项目装置稳定运行了419天(10076小时),全年生产各类油品9.7万吨,销售油品9.68万吨,利用余热蒸汽发电5010万度,实现油品销售收入5.4亿元。今年将确保实现销售收入81800万元;力争实现93366万元。

  2010年,伊泰16万吨煤制油示范项目实现了“安全、稳定、长周期、满负荷”运行目标,为下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2010年7月14日至7月17日,内蒙古自治区发改委委托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组织专家院士成立考核组,对工业化示范项目进行了72小时现场性能考核。获得的主要消耗指标均达到或超过国际一流水平。综合评价认为,示范项目是我国首次实施并达到满负荷运行的煤制油项目,作为核心技术的高温浆态床费托合成催化剂、浆态床合成反应器及工艺成套技术已经在示范项目中成功应用。

  在工业化示范装置成功运行的基础上,伊泰计划今后5至10年时间建成煤制油生产规模达到1000万吨的大型能源企业,分期或同步建设2个年产540万吨煤制油工厂。

  生产规模540万吨/年由三套装置组成,每套装置的规模为180万吨/年,概算总投资约606亿元(内蒙古地区建设)。拟分两期实施:一期实施2套180万吨/年装置,投资414亿元,二期实施1套180万吨/年装置。

  通过对商业化项目的进一步优化集成,按照现在原料价格水平,360万吨/年项目主要技术参数可以达到以下水平:吨油品耗标煤3.27吨,耗水5吨以下,利用余热蒸汽发电可实现自发自用;全厂能量转化效率45―47%。在原油价格每桶为70美元的情况下,项目全投资内部收益率税前为14.84%,税后为11.88%,全投资回收期税后为9.79年,投资利润率为12.34%,投资利税率为26.95%,资本金净利润率为31.24%,含建设期贷款偿还期为9.19年。

  煤炭液化技术步入快速发展轨道

  为了实现国家和内蒙古自治区关于资源就地转化,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的战略,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伊泰集团经过较长时间的调研、论证,决定把煤制油作为公司战略发展的主攻方向。

  “我们正在积极向国家申报,要抓住机遇进一步做大做强公司煤炭产业和煤化工规模,力争在‘十二五’期间形成‘煤炭生产过亿吨,煤制油达到500万吨’的生产经营规模。”伊泰集团总经理向记者表示。

[page_break]

 

    伊泰煤制油项目作为国内首套利用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煤间接液化技术的第一个成功运行示范厂,标志着企业投入高科技研发、实现科技创新与探索获得了成功。这对于加速煤炭行业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全面提升煤炭产业发展水平,保障国家能源战略安全,带动煤炭企业特别是地方煤炭企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十一五”期间,伊泰总资产由78.88亿元增长到417.60亿元,营业收入由47.53亿元增长到353亿元,与此同时,公司的生产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煤矿全部实现机械化开采,铁路实现电气化重载运输。在2010年中国企业500强排名中跃升至237位,综合效益200佳中居第60位,在全国煤炭100强企业中列第19位。

  煤制油产业属于国家战略性行业,伊泰与中国科学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合作,联合国内几十家大型能源化工工程设计和建设机构,依靠产学研紧密合作的模式顺利进行了示范厂建设,标志着中国新型工业化技术研究开发模式的创新和探索了以及国家煤炭液化技术和产业建设步入快速发展的轨道。

 

 

 

 

返回 国际煤炭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