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煤炭网讯:四月份,气候条件良好为北方港口增加运量发挥了重要作用,北方秦皇岛、曹妃甸、国投京唐等港口煤炭发运创造了好成绩,各港煤炭库存快速回落。
五月份,沿海煤炭运输形势愈发严峻,由于经济企稳回升势头并不明朗,下游煤炭需求不旺,加之进口煤大量涌入,下游电厂库存依然高位等等,促使用户拉煤积极性降低,到达北方港口拉煤的船舶大量减少。截止5月6日,在秦皇岛港下锚等靠的船舶为60艘,其中,已办手续具备作业条件的船舶只有8艘,部分泊位开始出现空泊现象;而在此之前的5月3日,秦港下锚船只有42艘。国投京唐港方面,下锚船只有4艘,预报7艘;曹妃甸港下锚船只有12艘,预报8艘。北方主要发煤港口下锚船和预报船舶均很少,显示了需求的平淡。在北方港口,煤炭实际交易价格依然低位,发热量5500大卡煤炭平仓价格为610元/吨,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仍未企稳回暖。
从去年年初开始,国内经济增速放缓,煤炭需求增幅不大,我国煤炭供需格局悄然发生变化,国内煤炭市场一直处于低迷的状态。去年12月份以来,环渤海煤炭价格指数连续刷新“指数”发布以来的新低,实际交易价格已经接近煤矿的销售成本价。与此同时,海运费进入窄幅震荡状态,部分航运企业或者亏损经营,或者勉强维持运转。曹妃甸港的新投产国投煤码头以及秦皇岛港发挥设备设施潜力、加快运输,促使煤炭运输瓶颈逐渐被打开,运输更加畅通化,用户用煤不再紧张,在很大程度上遏制了煤价的大幅上扬。经历了三月份的积极抢运和四月份南北航线的畅通运输之后,各大电厂补库存告一段落,存煤已经爆满,采购煤炭的积极性有所下降,下游消费减少了拉煤数量,煤炭经销企业纷纷观望,煤市出现萧条冷淡的情形。4月13日开始的为期25天大秦线“集中修”,每天停电检修3-4小时,导致秦皇岛港、国投京唐港调进量锐减,港口场存下降明显,部分优质煤炭出现船等货。但是,由于消费终端需求不足,耗煤量下降明显,造成沿海电厂场存偏高,可用天数提高,用户拉煤不再积极。据神华集团业务人员介绍,目前,在北方港口进行交易的买卖双方均为大型煤、电企业,沿海地区拉运基本以大客户之间的刚性需求为主,随行就市的纯市场煤采购数量很少。
进口煤方面,经历了一、二月份低谷之后,随着国际煤炭新购煤合同的签订,价格暴跌后的国外煤炭目前正在中国抢滩登陆,我国进口煤数量再次增加。虽然国内煤炭价格一直在下降,但降不过进口煤炭,价差仍在每吨20-30元左右,足以支撑进口煤炭持续高位运行。价格继续走低的外贸煤炭仍在持续进入沿海市场,进一步冲击内贸煤炭市场,挤压了国内煤企的生存空间。4月初以来,各地基础设施和各项投资项目的启动加速,对煤炭、钢铁、建材的需求产生刺激作用,但受房市预期不确定性增大的影响,房屋新开工情况出现低迷,经济基本面对煤炭需求的拉动作用仍然偏小,电厂日耗增量不明显。随着春季过后,夏季即将来临,全国水电、风电出力将有所增加,也进一步抵消煤炭需求量,预计电煤需求偏弱的局面难有改观。进入5月份,华东地区气温适宜,民用电大幅减少,耗煤量和耗电量随之下降。截止5月6日,沿海六大电厂合计存煤1575万吨,日耗煤数量由前一阶段的69万吨下降到60.6万吨,存煤可用天数提高到26天,其中,浙能电厂存煤可用天数高达40天,粤电为32天,存煤最少的大唐沿海电厂可用天数为13天。随着大秦线“集中修”的结束,煤炭供应转向充足,进港煤车大幅增加;而下游需求不足,进口煤暴增,使市场供大于求更加明显;也促使各港口煤炭调进数量高于调出,加之沿海地区可能出现的恶劣天气造成封航。因此,大秦线检修结束后,北方港口存煤上升、煤价继续小幅回调已不可避免。
据媒体披露,4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6%,比3月份回落0.3个百分点。其中,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9.3%,比3月回落6.2个百分点,表明制造业企业活动预期持乐观态度的比例有所下降。受进口煤大量涌入、经济增长拉动作用不明显、“三西”煤炭产能释放等多种因素制约,煤炭市场疲软态势有增无减。笔者预计,即将到来的夏季用煤高峰期行情,不会改变煤炭市场供大于求的形势,民用电的旺季对市场拉动效果非常有限。此外,广东、浙江等省及其他内陆省区加快建设储煤基地,大力增加煤炭储备,实现了“淡季多存煤,旺季释放(消耗)”。这一措施已经取到效果,一方面解决了缺煤省市的“燃煤之急”,缓解了煤炭市场的季节性波动;另一方面也抑制了旺季煤价的上扬,平抑了淡旺季之间的差异。随着电厂维持正常拉运,保持刚性需求,短期内购煤量难以大幅提升。后续动力煤市场仍不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