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能源网讯:继不久前国务院研究部署治理大气污染以后,最近国务院又召开常务会议,对发展节能环保产业进行了总体部署。按照部署要求,“十二五”期间全国节能环保产业产值年均增速要达到15%以上,2015年总产值达到4.5万亿元,成为国民经济新的支柱产业。节能环保被纳入国民经济发展战略重点,对于中国钢材市场,将会产生三重利多影响。
一是拓展钢材需求更大增长空间。长期以来,节能环保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存在巨大历史欠账。为了弥补国民经济短板,解决经济失衡,必须进行大规模节能环保投资,包括节能环保装备生产的更新与技术研发。比如按照要求,到2015年,终端用能产品能效水平提高15%以上,高效节能产品市场占有率提高到50%以上;还要加快节能技术装备升级换代,推动重点领域节能增效,如推广高效锅炉,扩大高效电动机应用,发展蓄热式燃烧技术装备。除此之外,发展资源循环利用技术装备,提高资源产出率等。所有这些,将会导致一个强大环保节能行业的崛起,并将其乘数效应扩展到国民经济的许多方面,与城镇化一起,共同催生钢材消费新空间。据此分析,2013年全国逼近8亿吨的粗钢消费量(含直接出口,下同)决不是需求峰值,今后消费量还会相继越过8亿吨、9亿吨关口,甚至向10亿吨靠拢,对此不可估计不足,要在多个方面进行战略引导,合理布局,升级改造,早做准备。
二是遏制不合格产能释放。由于多种因素影响,一段时期以来,中国钢铁产能持续快速膨胀,从几千万吨一直扩大到10亿吨。急剧扩大的中国粗钢产能,对于支持国民经济快速发展,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发挥了巨大作用。但另一方面,其产能扩张过程中,也还存在着一定盲目性。如果用严格节能环保标准(国内先进水平)衡量,有很大部分钢铁产能属于“不合格产能”,即所谓高耗能、高污染产能。正是由于这部分钢铁产能也参与了“释放大合唱”,使得上半年钢材市场供大于求,价格震荡下行。国家有关方面严格节能环保,加大对违规超标排放处罚力度,直至入刑,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上述“不合格”产能的释放力度,从而有利于钢材市场供求关系平衡。
三是提高钢材生产成本。钢铁项目中节能环保投资不足,以及钢铁生产过程中节能环保运行投入不足,是现阶段钢铁生产不合理,钢材成本被严重扭曲的重要方面。据有关资料,目前我国钢铁企业与韩国、日本同行在环保设施改造投资与环保设施运行费用方面均存在很大差距。后者吨钢环保投资在70元人民币左右,吨钢环保设施运行费用超过130元人民币,而我国钢铁行业环保设施吨钢平均运行成本不足60元。今后国家有关方面严格节能减排标准,加大其执法力度,势必提高钢铁企业环保设施投资与运行费用,导致环保成本大幅增加。如果全部到位,吨钢环保成本应当增加百元左右。受其影响,钢材生产的节能环保成本抬高,由此产生价格的向上推动力量。
值得注意的是,加大节能环保力度,不仅直接抬高钢材生产成本,对于钢材生产原材料,如铁矿石、焦炭等生产企业,也会产生成本升高效应,即提高原燃料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