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煤炭网 » 煤炭相关行业 » 钢铁行业要闻 » 正文

国家淘汰钢铁落后产能没有休止符

日期:2013-11-07    来源:中国建筑新闻网  作者:本站整理

国际煤炭网

2013
11/07
15:41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钢材

  化解过剩产能不是一味淘汰,而应从“消化、转移、提升、淘汰”四个方向进行

  日前,政府画出化解产能过剩“路线图”,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钢铁和船舶五行业成重灾区。

  业内研究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化解过剩产能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也是行业健康发展的必经之路。就政府提出的五个行业中,多个行业已经是全国性的产能过剩,情况非常严重,亟待解决。不过,化解过剩产能不是一味淘汰,而应从“消化、转移、提升、淘汰”四个方向进行。其中,淘汰是最不得已的选择,伴随着大量的损失。

  改革重点锁定五行业 规划未来5年路线图

  近日,在国家发改委和工信部召开《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电视电话会议上,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胡祖才强调,当前重点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要落实地方政府的主体责任,抓紧制定和组织实施具体实施方案;二是坚决遏制产能盲目扩张,采取有力措施防止不再出现违规项目;三是大力推进产能严重过剩行业结构调整,要把化解产能严重过剩与产业结构调整、大气污染治理、产业布局优化紧密结合起来;四是积极开拓国际市场,鼓励优势企业“走出去”,提高企业国际化经营能力;五是创新监管方式,提高监管效果,形成纵横协同的监管合力,强化对产能严重过剩行业的动态监测和预警,加强信息公开和宣传引导。工信部总工程师朱宏任表示,目前我国要严格禁止产能过剩的行业新增项目。

  而银监会更是提出了要从信贷上重点遏制产能过剩行业新增项目。

  根据《指导意见》,到2015年底前全国将淘汰炼钢和炼铁产能各1500万吨、水泥产能1亿吨、平板玻璃产能2000万重量箱;各地还将取消过剩产能行业用地优惠政策。此外,对于电解铝阶梯电价制度正在抓紧制定。

  业内人士表示,随着国家各部委对过剩产能行业政策的收紧,化解过剩产能的步伐日益加快。

  多渠道化解水泥、平板玻璃全国性过剩

  水泥、平板玻璃是基础建设中的重要基础建材,受国家强调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刺激,行业盲目增产,产能过剩日益严重。尽管国务院有关部门曾要求严控产能,但水泥、平板玻璃产能依然顽强增长。

  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底,全国新建629条水泥生产线,新增熟料产能达7.1亿吨。2012年全国水泥生产能力达到30.7亿吨,水泥产量22.1亿吨,而水泥产能利用率73.7%。不仅如此,目前正在建设的水泥产能约5.6亿吨,若全部建成投产,水泥产能将达36.3亿吨。有专家计算,若按每吨水泥投资380元计,2012年水泥过剩产能约9亿吨,在建产能5.6亿吨若全部建成投产,合计将造成投资闲置或资源浪费约5548亿元。

  而在平板玻璃方面,截至2012年末,全国平板玻璃生产能力超过10亿重量箱,但产量仅为7.6亿重量箱,平板玻璃产能利用率多年来在70%~80%之间波动,持续低于90%的正常水平。

  业内人士表示,当前,水泥、平板玻璃产能过剩是全方位、全国性的。水泥、平板玻璃产能严重过剩,已经产生重要影响和后果。企业亏损面和亏损额不断增加。2012年水泥制造业全年利润总额同比下降32.8%,亏损企业比重上升到24%。2012年,平板玻璃制造业实现利润总额下降幅度超过60%。

  行业研究员表示,《指导意见》明确要求,到2015年底前再淘汰水泥1亿吨、平板玻璃2000万重量箱落后产能。要达到这个目标,首先,防止新增产能项目。坚决遏制在建、拟建项目,采取强制措施,管住入口。其次,消化一批,开拓产品应用范围,并提升品质,增加深加工制品。第三,转移一批,加快国际化经营步伐,将过剩部分产能转移到需要的地方。第四,整合淘汰一批,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产业集中度。

  并购重组化解钢铁、电解铝行业过剩产能

  而对于钢铁和电解铝行业的化解过剩产能的途径,研究员认为主要是并购重组,因为电解铝的产能过剩突出,并仍有很大的产能等待释放。

  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原铝产能达到2830万吨,同比增长11%。而到2012年底,我国电解铝产能利用率仅为71.9%。方正证券研究员明炉发表示,当前电解铝在建产能约有1000万吨, 2013年新建成产能预计达到420万吨,届时2013年原铝产能将达到3200万吨以上。产能过剩已经成为铝行业最严重的问题,特别是随着新疆的新产能投产,预计未来3年产能仍然将高速增长。

  一方面产能过剩严重,另一方面行业亏损严重。数据显示,2013年上半年整个电解铝行业亏损6.7亿元。

  而钢铁行业则陷入“越调越多”的怪圈。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7月,全国平均日产粗钢215万吨,相当于年产粗钢7.85亿吨的水平;如果加上在建和拟建产能,国内钢铁总产能接近10亿吨。未来3年计划新增炼钢产能1.3亿吨,如果这些产能全部建成,将拥有炼钢产能11亿吨。同质化的恶性过度竞争,钢铁产能集中度越调越低。

  根据《指导意见》的要求,钢铁行业将会重点推动山东、河北、辽宁、江苏、山西、江西等地区钢铁产业结构调整,整合分散钢铁产能,推动城市钢厂搬迁,优化产业布局,压缩钢铁产能总量8000万吨以上。逐步提高热轧带肋钢筋、电工用钢、船舶用钢等钢材产品标准,修订完善钢材使用设计规范,在建筑结构纵向受力钢筋中全面推广应用400兆帕及以上强度高强钢筋,替代335兆帕热轧带肋钢筋等低品质钢材。加快推动高强钢筋产品的分类认证和标识管理。

  业内人士指出,相对于我国钢铁10亿吨的总产能,淘汰8000万吨似乎并不多,但要完成这个任务,也不是那么容易。因为钢铁企业多是国企,不少是地方的支柱产业,要关掉比较难,政府要有适当的退出机制,同时要推动企业重组,提升整个行业的竞争力。

  产业升级化解船舶业 结构性过剩

  相对于上述四个行业,船舶行业的过剩更多的是结构性过剩。

  从2003年起,全球造船市场逐年走高,船舶工业作为劳动力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产业,一方面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地方的GDP,另一方面能够明显拉动就业,使之成为一些具有良好岸线资源条件的地方政府大力发展的重点产业,造船产能快速扩张。

  但从船舶行业来看,2012年年底,我国船舶产能利用率仅为75%,明显低于国际通常水平。而且船舶行业利润大幅下滑,企业普遍经营困难。

  值得注意的是,产能虽高,其中低水平、同质化的产能过多,高端产能缺乏。数据显示,2012年高端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订单占到总量的60%以上,相比巨大的订单市场,我国海洋工程装备国际市场份额仅为14%;去年全球成交LNG船达33艘,中国仅承接4艘。

  因此,业内研究员提出,要化解船舶业产能过剩,更多的要依靠产业升级,提升国际竞争力。不仅需要在总量上控制,更要在产业结构上给予调整方向。激活民营资本介入船舶行业,提高金融支持力度,通过行政手段和市场机制相结合,用市场化的方式消化过剩产能。

返回 国际煤炭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