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3日,发改委组织神华、中煤、五大电力集团等召开了下水煤协调会,会议决定2015年第一季度长协价格按520元/吨执行,大客户优惠10元/吨;下一季度价格按照“上季度执行价+(上季度环渤海指数均价—上季度执行价)×0.7”进行季度微调。此方案即相当于煤企应允了煤电谈判初期电企提出的价格,现只等电企方面做出回应,2015年煤电谈判已接近尾声。
据向国内多家煤企了解,5500大卡长协基准价定为520元/吨主要是国家发改委和中煤协从中协调商定的,电企方面对此价格并非是完全满意的,但电企可能会出于对煤电联动的顾虑、以及和大型煤企间的长期合作而最终接受该价格。
多位煤企人士表示,由于当前市场煤价格普遍低于神华、中煤等大型煤企的长协价格;而进口煤虽受到《商品煤质量管理暂行办法》的影响而有所减少,但近期华南、华东地区的进口煤商检均未出现问题,后市预计进入中国境内的进口煤数量仍会是高位,在价格优势前面,下游电厂均会采取用适量的市场煤和进口煤分摊国内大矿份额的措施。不过,也有煤企人士表示,若今年大型煤企的长协价格定得比较低的话,市场煤只能以更低的价格来抢占市场,这或许又会导致部分市场煤供货方的利润损失而被迫退出市场。
笔者认为,电煤年度长协价格关系到煤电双方的利益,双方博弈也属正常市场行为。2014年环渤海指数均值为523元/吨的时候就有70%以上的煤企亏损,表明当前大部分煤企已在盈亏线上下运营了。若今年煤炭市场不能扭转供大于求的形势,那么在煤电双方合作上煤企将持续性处弱势地位,今年煤价更难以有起色。因此,对于煤企而言,政府在政策上的倾斜并非长久之计,脱困的根本还是在于减产,将市场拉回至供需平衡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