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从山东省煤炭工作会议上获悉,山东煤炭工业发展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在新常态下煤炭产业趋势性变化的同时,山东煤炭工业面临“五期并存”新形势。
一是全省煤炭行业步入市场低迷困难期。山东省多数煤炭企业困难加剧,煤炭价格持续下滑,企业亏损面不断扩大,经营压力进一步加大,职工收入普遍下滑,面临着资金链断裂的风险。2014年以来,煤炭消耗量明显偏低、沿海货运指数反弹无力、库存居高不下,以及全球煤炭市场供过于求形势有增无减、原油价格持续下跌等因素,都给未来煤炭行业发展带来了巨大压力,煤炭市场前景不容乐观。目前煤炭行业整体低迷疲软的形势还看不到转折迹象,保持煤炭行业平稳发展的压力依然较大。
二是全省煤矿步入安全风险加剧期。虽然近年来山东省煤炭行业安全生产形势较好,但客观存在的安全隐患并没有消除,有的因素还在加剧。在全省现有生产矿井中,受水、火、瓦斯、煤尘等五种自然灾害威胁的占80%以上;衰老矿井占68%,且布局分散、战线长、环节多、系统复杂。全省现有生产及在建千米深井16处,占全国千米深井的38%。许多老矿井的采场正在向深部转移,向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区域转移,向村下转移,向极薄煤层转移,安全隐患越来越突出,安全生产难度越来越大。省属煤炭企业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一矿变多矿,管理力量分散,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煤矿安全技术管理。
三是全省煤炭产业步入可持续发展紧迫期。从煤炭产业上讲,山东省煤炭资源储量少与压覆严重并存,煤炭持续生产能力不足。目前省内累计剩余储量仅为41.4亿吨,其中村下压煤储量20.24亿吨,占剩余储量48.89%。全省现有185对生产矿井中,剩余服务年限5年及以下的21对,剩余服务年限10年及以下的61对。而且,各地开发区、道路、城乡建设等又形成或正在形成大量新的压覆,有的形成了永久禁采区。
四是全省煤炭市场步入区位优势全面减弱期。山东省处于西煤东运、北煤南运以及进口煤西进的中间地带,大量外来煤炭冲击省内市场。全省炼焦精煤主要销售区域——京津冀地区,受国家政策、市场形势等影响,钢铁、焦化、建材等行业产能大幅压缩,煤炭需求量严重不足。从区域市场看,市场竞争或更为激烈。晋豫鲁等西煤东运、北煤南运铁路即将建成通车,全省煤炭企业将失去传统的区位、煤种、质量优势。受海外煤炭和西部优质低价煤炭的冲击,全省煤炭企业省内市场份额逐年降低,已由2004年的63%降至2014年的33%;全省煤炭总产量位次降至全国第7位,市场话语权、控制力降低,行业竞争力和区位优势全面减弱。
五是全省煤矿步入历史遗留问题凸显期。2014年全省煤炭企业税费总额占到煤炭销售收入的30%以上,平均占总成本的45%以上,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省属煤炭企业资产负债率达到71%,比同行业高出8个百分点,负债总额同比增长7.7%。煤炭企业大多远离主要城市,人员多,社会职能移交不到位,尤其是政策性关闭破产重组煤矿遗留问题较多,历史包袱重,稳定压力大,2014年以来遇到的困难和面临的严峻形势超出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