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继龙煤集团开始执行10万职工的转岗、分流方案后,潞安集团、晋能集团、阳煤集团、淮北矿业、徐矿集团等国有大型煤炭企业陆续开启转岗分流模式。日前,吉煤集团、淮南矿业、平煤神马集团也开出“临时放假”的假单,为企业减负。至此,更多煤矿职工进入了并不轻松的“假期”。
据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对85家煤企的调查显示,其中40%已难以支付员工薪酬,许多煤企无法缴纳法定的员工养老金和医疗保险,估计中国煤矿超过80%在亏损。
“大锅饭”不再 减员成必然
“我们现在虽然还没有开始放假,但是成天吆喝着精简机构、人员,大家人心惶惶。”河南省的一位煤矿职工告诉记者。她坦言,还有不到五年就要退休了,自打工作就在矿山,尽管这两年日子不如以前好过,但她对煤矿感情深厚,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能顺利退休而不被“放假”。
“我们矿是盈利矿井,本身矿井条件好,加上成本管控比较严,目前减员潮还没有影响到我们。”一位不愿具名的80后陕西一线矿工告诉记者。但他也向记者透露,同一集团下的部分矿区已经支撑不住,他的一位朋友所在矿井已停产,工资每月只有两千多,根本无力偿还房贷,日子并不好过。但这种情况相比半年甚至更长时间未发工资的,还算是好的。
据国家安监总局今年3月的统计数据,中国目前有11000个煤矿,580万煤矿工人。“在国外,煤炭并不是用来解决就业问题的行业。”一位业内资深专家对记者说。
不可否认的是,“黄金十年”中,煤企被看作是“吸金”的好去处,通过关系进入这个行业的比比皆是,甚至吸引了烟草、房地产等其他行业的垂青,着实解决了不少就业问题,同时也养活了不少“闲人”。资深煤炭行业分析师李廷就指出,目前,煤炭企业里传统的“大锅饭”思维比较重,如果真正能实行市场化运作,就不会是这样。“减员和关停低效矿井是煤企目前自保的两个手段。”李廷指出。黑龙江人大代表王玉兰也表示,破解煤矿改制难题,需要打破“吃大锅饭”的局面。
东北一家煤企一位不愿具名的员工对记者表示,既然是“闲人”,市场明显疲软时,为何不能减员?他所在的集团高层就做出明确指示,要把这部分“闲人”全部、彻底、坚决地从不合理的岗位上减下来,同时全面清理非经营性资产。
另一位煤企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该集团除了减产以及让部分员工延长无薪休假之外,已经没有选择的余地。
社会包袱重 需多方合力
转岗转向哪里?分流分至何处?临时休假何时结束?这些问题不仅困惑着面临停职的煤矿职工,也令不少煤企头疼。
很多老煤企不仅需要维护煤炭市场供需平衡、促进行业持续健康发展,还承担着各种社会责任——发放退休员工的退休金、维持矿区学校、医院正常运转等。近期发布的《中国煤炭消费总量控制规划研究报告》就建议,要健全煤炭企业退出机制,尤其是煤炭职工下岗再就业保障机制,否则,煤炭企业对控煤的阻力会很大。中国煤控项目组指出,一些国有煤炭企业包袱沉重,想退市而不得。
《煤炭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的发展目标是“职工工作环境和居住条件进一步改善,收入与劳动生产效率和企业效益协调增长” 。但随着煤价大幅下降,沉重的人工成本已经让很多企业步履维艰,频频向当地政府寻求支援,恐更无瑕顾及此目标。
目前,煤企面临需求不足、产能过剩和供需严重失衡等问题,很多煤企高负债率的情况也很严重。业内人士指出,随着煤炭机械化程度的提高,煤炭行业本身对解决就业问题的作用已在逐渐弱化,即使不遇到上述问题,也应积极“瘦身”。
经济学家宋清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煤炭企业要承担起压力和责任,但更重要的是煤企、政府和市场多方合力,在安置和分流好人员的前提下,鼓励精简人员创业、闯市场,启动以现金补偿为核心的员工自救工作。
与此同时,宋清辉强调:“我国政府还应尽快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让那些不该由煤企负担的社会责任真正由政府和社会力量承担起来。在煤企内部,对一些不合格或富余员工要坚决减下来,政府政策也不应强求煤企把这些员工继续留在岗位上。只有真正赋予煤企完全自主的用人权,才能高效优化配置煤企的人力资源,确保煤企改革顺利进行。”
中国煤控项目组核心成员杨国富看好煤炭控制,认为这是一件“有利可图”的事。他认为,如果煤炭消费减少4.2亿吨,就会节约3400多亿元,可从中拿出一部分来专门支持生产基地的转型和就业。
重组或破产 多数恐“隐退”
12月9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指出:对不符合能耗、环保、质量、安全等标准和长期亏损的产能过剩行业企业实行关停并转或重组,对持续亏损三年以上且不符合结构调整方向的企业采取资产重组、产权转让、关闭破产等方式予以“出清”,清理处置“僵尸企业”,到2017年末实现经营性亏损企业亏损额显著下降;严控产能过剩行业投资,促进国有资本更多地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点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立群指出,整个经济结构调整,现在处在一个爬坡过坎的关键时刻。
如何使中国经济更好地轻装上阵?12月14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了明晰的路径:“要积极稳妥推进企业优胜劣汰,通过兼并重组、破产清算,实现市场出清。”
这也意味着,煤炭行业在“十三五”期间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加强供给侧管理“去产能”。据清晖智库预测,未来五年将会有一半以上煤炭企业退出市场。
业内专家指出,在政策引导和市场倒逼下,传统行业和企业必须积极主动谋变,化解过剩产能,兼并重组和破产清算是卸下沉重产能包袱的两种有效手段。“退出市场可能有阵痛,但能换来长期的蜕变。”经济学家张连起指出。
有业内人士预言,煤炭企业的破产清算可能将会司空见惯,部分低效煤企如何科学有序退出市场,淘汰落后产能,并确保民生不受影响,防止在退出过程中发生新问题将是煤炭行业不得不面对的挑战。
此外,还应注意,煤企属于重点行业,涉及面很广。宋清辉强调:“一旦发生破产清算等,后果不堪设想。”他认为,除了巨额财富瞬间蒸发外,还必然会涉及到众多上下游公司,“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煤企在这个过程必须严格按照相应的法律法规,借助市场之手来完成相应的工作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