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煤炭网 » 煤层气 » 煤层气动态 » 正文

中海油借助无人机技术采集煤层气仪表数据

日期:2016-05-31    来源:中海油

国际煤炭网

2016
05/31
08:42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资讯

关键词: 煤层气生产 中联煤层气 煤层气井

5月17日,在山西晋南中条山区域深处,一架无人机在山峰与溪谷间飞行,向地面传回一组组数据。而这一无人机俯瞰的区域,是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柿庄南区块的主产区,区内分布有800多口煤层气生产井。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运用飞行控制系统、数据处理模块和操控简易的飞行平台对煤层生产井仪器仪表设备进行巡检、抄表。

通过上文提到的无人机连续执行三趟飞行任务,实时传回三口试验井的生产参数,与人工录入数据对比一一吻合。这一结果也宣告中海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煤层气生产数据一体化解决方案”,首次实地测试成功。

据中海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介绍,此次进行实地测试“煤层气生产数据一体化解决方案”,以信息化物联网、人工智能为核心技术,集成了飞行控制系统、数据处理模块和操控简易的飞行平台,其专为野外油气田日常巡查、数据采集设计。

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现有2000多口煤层气井,多数分散在山西省山高林密、地形复杂的山区,此前,井场信息化程度低,一直依靠人工巡检和手抄生产参数,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工作效率也相对较低,还易受到受恶劣天气、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的影响。为了改变这一工作方式,近年来,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加快数字化、智能化气田建设步伐,探索信息化技术的创新应用,以实现煤层气勘探开发生产降本增效。而在2015年底,中海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针对中联煤层气公司面临的现实情况,提出生产数据一体化系统,包括煤层气单井及阀组数据采集系统、无人机巡井及数据传输系统等,为其提供一套高效、便捷的行业解决方案。

试验中可以看到,无人机起飞后,自行按预设航线飞行,进入智能航点数据采集模式,很快收到待测井口数据采集终端发出的生产参数。三口井的数据采集任务完成后,无人机自行返航着陆,将数据导入电脑。全程用时不到六分钟。而据现场工作人员表示,若采用人工巡检、抄表,完成全部工作至少需要两个小时。从实测结果看,无人机数据采集的效率远高于传统人工作业,同时能有效降低安全隐患。通过采用这一技术,据初步统计,仅井区巡检一项,便可降低中联煤层气公司80%以上的人工成本,提高70%的工作效率。
 

返回 国际煤炭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文章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

购买阅读券

×

20张阅读券

2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19.9

  • ¥40.0
  • 60张阅读券

    6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49.9

  • ¥120.0
  • 150张阅读券

    15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99.9

  • ¥300.0
  • 350张阅读券

    35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199.9

  • ¥700.0
  • 请输入手机号:
  • 注:请仔细核对手机号以便购买成功!

    应付金额:¥19.9

  • 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 同意并接受 个人订阅服务协议

    退款类型:

      01.支付成功截图 *

    • 上传截图,有助于商家更好的处理售后问题(请上传jpg格式截图)

      02.付款后文章内容截图 *

    • 上传截图,有助于商家更好的处理售后问题(请上传jpg格式截图)

      03.商户单号 *

      04.问题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