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煤炭网 » 煤炭行业资讯 » 煤炭媒体聚焦 » 正文

谁吹起了2015年的煤电投资泡沫

日期:2016-07-13    来源:无所不能

国际煤炭网

2016
07/13
15:03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资讯

关键词: 煤电投资 煤电项目 煤电行业 煤电机组

目前中央政府对于煤电泡沫的调控措施依旧较为温和,在报告发布后的两个月里,仍有13个项目共计15.5吉瓦开工建设,有15吉瓦煤电项目环评获得受理。

7月13日,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发布了一份名为《中国煤电热潮高烧难退,存在1.4万亿过剩煤电投资》的调查报告,指出尽管在2016年4月,国家发改委和国家能源局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煤电行业淘汰落后产能的通知》、《关于促进中国煤电有序发展的通知》和《关于建立煤电规划建设风险预警机制暨发布2019年煤电规划建设风险预警的通知》三份文件用于避免始于2015年的中国煤电泡沫进一步膨胀,但在仍有约290吉瓦的煤电项目将陆续上马,几乎相当于未来六年每周新建一个1吉瓦的大型煤电站。这一速度比2001至2009年,中国每个月新建2.5座1吉瓦的发电厂的速度还要快 。

《中国煤电热潮高烧难退,存在1.4万亿过剩煤电投资》指出,目前中央政府对于煤电泡沫的调控措施依旧较为温和,在报告发布后的两个月里,仍有13个项目共计15.5吉瓦开工建设,有15吉瓦煤电项目环评获得受理。这相当于每周有两个大型煤电机组开工。新的开工和环评受理可能是由于缓核缓建文件中对民用热电、电力外送和国家示范项目并没有予以相应限制,特别是煤电基地的外送项目。而因上述政策豁免的煤电机组高达660个,将导致2020年中国存在至少400吉瓦的煤电过剩产能,这相当于1.4万亿人民币的投资完全被浪费。

始于2015年的煤电投资过热以及后续的政府调控措施,与2002、2003年的重化工领域投资过热有着诸多的相似之处。2002和2003年中国钢铁、电解铝等重工业有着惊人的投资回报率,在利益的驱动下,大量资本进入重工业。2002年,中国钢铁行业的投资总额比上年增长45.9%,2003年钢铁、电解铝和水泥行业的投资增长均超过了90%。2003年底,中央政府终于拉响了控制投资过热的警笛。12月23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制止钢铁电解铝水泥行业盲目投资若干意见的通知》 ,要求各省遏止重工业的盲目投资。但就在中央政府明令避免“投资泡沫”时,2004年一季度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仍然创下新记录。当时国家统计局的判断时:相当部分原因就是当中央政府释放调控的信号后,地方政府出于本地区的GDP增长的考虑,抓紧时间上项目、抢进度,要赶在中央关门之前挤进门去。

而此次煤电泡沫的形成也是与行业惊人的投资回报以及地方政府的GDP导向密不可分。具体来说煤电行业目前畸高的盈利空间是其不顾外界环境变化一味上马煤电的主要驱动因素;而2015年煤电项目的审批权逐渐下放到省级后,煤炭大省纷纷试图通过上马煤电项目,以消化当下过剩的煤炭产能成为了泡沫的发酵剂。

此外无论是2003年的重工业投资泡沫还是2015年的煤电投资泡沫,都凸显出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之间存在的博弈,而最终成为泡沫破裂后牺牲品的则多为参与泡沫的产业资本。

返回 国际煤炭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文章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煤炭要闻热点排行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

购买阅读券

×

20张阅读券

2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19.9

  • ¥40.0
  • 60张阅读券

    6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49.9

  • ¥120.0
  • 150张阅读券

    15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99.9

  • ¥300.0
  • 350张阅读券

    35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199.9

  • ¥700.0
  • 请输入手机号:
  • 注:请仔细核对手机号以便购买成功!

    应付金额:¥19.9

  • 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 同意并接受 个人订阅服务协议

    退款类型:

      01.支付成功截图 *

    • 上传截图,有助于商家更好的处理售后问题(请上传jpg格式截图)

      02.付款后文章内容截图 *

    • 上传截图,有助于商家更好的处理售后问题(请上传jpg格式截图)

      03.商户单号 *

      04.问题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