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入冬以来,国内主要
煤炭消费地陆续经历数轮降温过程,居民取暖用电需求快速增长,主要火电厂煤炭日耗明显高于同期,旺盛的采购与拉运需求给沿海
煤炭市场的保供稳价带来了很大压力。但随着农历春节的临近,沿海市场煤炭供应偏紧的局面正在扭转:
01 沿海电厂耗煤快速回落。进入2月份以来,沿海电厂日耗触顶迹象明显。截至2月9日,该日耗已连降8天,正快速逼近70万吨水平,近一周降幅高达17.6%,煤炭采购需求明显回落。从历史规律看,沿海煤炭需求在春节期间将继续快速下行,且“四九”已过,取暖用能的支撑会持续减弱。需求的回归正在对过热的煤市行情起到“釜底抽薪”的作用。
02 铁路港口积极组织运输。为了保障电煤供应,主要铁路港口全力组织煤炭运输生产。截至2月8日,大秦铁路日均运煤125万吨以上,累计运量比去年同期高620万吨以上;秦皇岛港也充分发挥主枢纽港的作用,积极增加接卸、保障装船,2月调出环比增幅接近8%,这有效弥补了沿海市场的货源供应。
03 主要煤炭产地供应充裕。在国家一系列保供应政策的支持下,主要煤炭产地产能加速释放,煤炭供需的硬缺口并不存在。数据显示当前全国煤矿库存仍在5000万吨以上,随着物流环节的高效运转,上游充裕的货源将为沿海市场保供稳价提供坚强后盾。
04 降价预期转化为实盘成交。市场预期是影响煤炭物流运转与
煤价运行的重要因素。2月7日,环渤海动力煤现货价格指数(BSSPI)报748元/吨,周环比下降15元/吨,在市场预期的影响下,港口市场陆续曝出更低价格的实盘交易,随着出货节奏的加快,煤炭价格下行动能进一步增强。
目前港口市场已将煤价预期调整至730元/吨以下,且确有低价合同签订;另据秦煤网驻山西站台人员反映,近日有多列来自主力煤企的5500K低价煤发往港口,测算到港价格在650元/吨以下,随着此类低价货源到港的增多,5500K动力煤离岸价格将向700元/吨以下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