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0月15日伊宁市试供暖以来,一个月时间优良天数达31天,优良率达100%。这得益于伊犁州直大力推进的煤改清洁能源工程。
11月11日,记者在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种羊场片区集中供热站看到,院子里干净整洁,身着蓝色工作服的工人在各自岗位上忙碌着。工人亚森江·艾克热木说:“以前,烧煤灰尘大,刚把办公桌擦干净,不一会儿就是一层黑煤灰。现在,利用生物燃料后很干净,没有异味。”
“起初,我们设计了好几套方案。改电,线路不配套;改气,没有气源。最后,商定改生物燃料锅炉。”种羊场片区党委委员牛晓吾告诉记者,虽然锅炉改造费需要近40万元,比用煤成本增加3倍多,但其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不能用金钱衡量。
如何让伊犁的天空更加湛蓝,州党委、政府把开展煤改清洁能源工作作为防治大气污染、提升群众生活品质的一项重要举措。2019年,伊犁州直大规模推进煤改清洁能源工程。
截至目前,州直实施天然气供暖总面积约400万平方米,累计电采暖面积465.8万平方米,累计用户达8378户;组织开展“散乱污”企业综合整治,已完成115家企业整治工作;对重点行业污染治理升级改造,完成国投伊犁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和伊犁川宁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共5台机组超低排放改造工作;对燃煤锅炉综合整治,淘汰燃煤锅炉564台,100%完成目标任务。工作力度大、进度快,刷新了州直煤改清洁能源工作的历史纪录。
伊犁冬季漫长,在每年长达6个月的供暖期内,因燃煤排放的二氧化硫、烟尘飘浮在空中,影响了居民对高质量生活环境的需求。
为此,州市场监督管理局积极跟进,通过为企业提供技术指导、帮助企业制定整改方案、派出工作组进驻企业推进整改工作等措施,大力推进州直清洁能源工程建设步伐。截至目前,州直大型锅炉全面完成了脱硫塔建设,减少了对空气的污染排放。当前,州直共有154台天然气、电、生物质等清洁燃料锅炉正在运行中。
记者了解到,州直全面推进煤改清洁能源采暖改造工程,很大程度上减少了燃煤污染,改善了空气质量。
据州生态环境局数据显示,2019年伊宁市优良天数为297天,同比2018年增加6.5%;PM2.5平均浓度为42微克/立方米,同比2018年下降16%;2020年1至10月累计优良天数达272天,同比上一年高出1.3%,这组数字变化显示出伊犁州直环境治理取得的明显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