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煤炭网 » 煤炭行业新闻 » 中国煤炭要闻 » 正文

专家呼吁“十四五”时期继续实施煤控约束性指标

日期:2020-11-25    来源:中国能源网

国际煤炭网

2020
11/25
09:00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煤炭资源 煤炭消费量 煤炭市场

11月24日,由中国节能协会和自然资源保护协会(NRDC)共同主办,儿童投资基金会(CIFF)和能源基金会(EF)协办,中国能源网和北京国际能源专家俱乐部支持的“第七届中国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和能源转型国际研讨会”在京召开。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NRDC总裁吉娜·麦卡锡为会议发来视频致词。国家能源局原副局长吴吟、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主任徐华清、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副院长严刚等嘉宾现场发表主旨演讲。

据悉,本次会议主题为建言“十四五”: 继续实施煤控约束性指标。议题包括“十四五”中国经济发展与能源转型、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下的煤炭消费总量控制、高耗能部门以及地方省市如何以煤控促发展等。欧盟、英国和德国的代表和专家介绍了国际退煤化和能源转型的政策和经验。来自中央和地方政府、国内外研究机构、企业、环保组织的三百多位代表参加了会议。

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对参会专家和代表们的努力表示赞赏。他强调,在应对新冠疫情、实现社会和经济复苏的过程中,各国的投资必须是对可持续技术和基础设施的投资,这将有助于解决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以碳中和为目标促进社会经济的韧性发展。可持续的复苏意味着加快从煤炭和石油等化石燃料向可再生能源转型,并创造更多的绿色工作机会。古特雷斯长期倡导取消对化石燃料的补贴,并停止建设新的煤电厂。他表示,对习近平主席提出中国将力争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他深受鼓舞。这一承诺显示了中国在加速全球从化石燃料向可再生能源和其他零碳技术转型中发挥作用的决心。

NRDC总裁吉娜·麦卡锡表示,国际社会因新冠疫情大流行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此同时,我们还面临着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严峻挑战。应对这些挑战需要国际社会加强协调与合作。作为中美两国气候合作的亲历者,吉娜·麦卡锡认为全球两个最大碳排放国之间的合作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必要的,这种合作为《巴黎协定》的达成做出了贡献。

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主任徐华清表示,习近平主席最近一系列有关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讲话,不仅为加快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指明了方向,而且也向国际社会和市场主体发出了清晰的全面绿色转型的信号。为确保2030年前实现二氧化碳排放达峰目标,根据初步研究,建议“十四五”应加大煤炭消费控制政策和措施力度,包括大力实施“煤改电”,重新审核已批煤电、煤化工项目,从严控制煤电、煤化工发展规模等,到“十四五”末,努力实现煤炭消费量与2020年相比稳中有降。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副院长严刚强调,煤炭消费率先达峰是中国实现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峰的先决条件。在生态环境的约束下,“十四五”期间应持续推进北方地区清洁取暖,继续实施重点区域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多措并举加大低效高污染煤炭替代力度。

NRDC高级顾问杨富强表示,中国的煤炭消费占比在“十三五”期间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但目前57%的占比仍然过高;煤炭消费仍是中国空气污染和碳排放的主要来源。在国家2030年前实现碳排放达峰、2035年实现“美丽中国”和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下,中国需加速摆脱煤炭依赖。“十四五”规划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规划,其作用十分关键。“十四五”期间,应确保将煤炭消费占比降低到50%以下,力争2025年左右达到碳排放峰值,全国PM2.5的平均浓度达到30ug/m3,并在重点部门和地区设立“十四五”煤控、碳达峰和空气质量治理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与会专家认为,中国的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在“十三五”时期取得了瞩目成就。煤炭消费占比已从“十二五”末的63.8%下降到了2019年的57.7%,提前一年完成“十三五”能源发展规划中提出的58%的约束目标。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了高质量的发展阶段,国家的远景目标对能源、环境和气候变化提出了新的要求。“十四五”时期,我国应继续实施煤炭消费总量在一次能源消费占比和煤电供电煤耗的两个约束性指标,抑制煤炭消费反弹、强化煤炭消费减量、替代和清洁高效利用。在空气污染严重的重点地区,应进一步强化煤控约束,摆脱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率的增长模式,落实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求;在重点高耗煤部门,应将“压增量、减存量”结合起来,实施有约束性的单位产品煤耗、电耗、水耗、污染物和二氧化碳排放标准,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返回 国际煤炭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