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一季度,我国煤炭产业面对国内外诸多不确定因素,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依然严峻的形势,整体上延续了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趋势,基本上已复归正轨,供求基本平衡,煤炭价格逐渐走稳。中矿(北京)煤炭产业景气指数一季度为100.79,较上季度上升2.93个点,较上年同期上升4.92个点,呈现向上态势,与我们年初预期基本一致。
新世纪中矿(北京)煤炭产业景气指数图
从跟踪研究的4个维度10大指标看:
供给方面:累计生产煤炭9.7亿吨,同比增长16.0%,增速较上年同期加快16.5个百分点,较新冠疫情爆发前的2019年同期加快15.6个百分点;累计进口煤炭6846万吨,同比下降28.5%,降幅较上年同期加快56.9个百分点,较2019年同期加快26.7个百分点。秦皇岛港一季度末库存煤炭453.5万吨,同比减少32.4%;煤炭产成品资金占用为530.5亿元,同比减少5.2%,降幅较上年同期加快20.2个百分点,较2019年同期放缓11个百分点。
需求方面:累计营业收入为5621.1亿元,同比增长29.6%,增速较上年同期加快42.3个百分点,较2019年同期加快24.2个百分点;累计出口煤炭77万吨,同比减少30.9%,降幅较上年同期放缓8.2个百分点,较2019年同期加快119.4个百分点。环渤海5500大卡动力煤一季度末价格585元/吨,同比增长7.1%,增速较上年同期加快12.7个百分点,较2019年同期加快5.9个百分点。
效益方面:累计实现利润808.8亿元,同比增长94.3%,增速较上年同期扩大124.2个百分点,较2019年同期加快112.3个百分点。一季度末应收账款为3008.1亿元,同比增长10.1%,增速较上年同期放缓4.7个百分点,较2019年同期加快16.6个百分点。
发展方面: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356.7亿元,同比增长10.8%,增速较上年同期加快6.6个百分点,较2019年同期放缓6.5个百分点。一季度末从业人数为256.3万人,同比减少3.6%,降幅较上年同期放缓1个百分点,基本趋于稳定。
总结一季度中国煤炭产业如期取得成效的根本原因,如年初发布的产业景气指数研究报告所说的“四个得益于”,即得益于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得益于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得益于不断深入的改革开放,得益于特别能战斗的产业大军,还源于顺势而为,不急转弯、坚持稳中求进。在疫情在全球加剧的背景下,作为防控疫情先驱的中国领袖,提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打造人类社会命运共同体”的理念,通过“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加速了世界新格局的形成,中国的地位在全球重新确立,大国担当责任突出,为防控疫情,正在向80个国家和3个国际组织提供疫苗援助,向40多个国家出口疫苗,已向全球供应新冠疫苗 突破1亿剂次。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双循环秩序有所恢复,加之喜迎中共百年华诞氛围产生的新动能,国民经济各产业复苏加快,新兴产业正在形成,能源动力、特别是电力需求增加(一季度全社会用电量累计1921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1.2%,高于同期煤炭增速5.2个百分点)。煤价高位维系(1-3月环渤海5500大卡动力煤价格分别为619元/吨、578元/吨、585元/吨),煤炭再生产产业链顺畅循环周转,景气度如年初预期呈向上趋势。
从目前形势分析,世界经济复苏虽然趋势已定,但各国复苏节奏因疫情防控措施不同而不一致。4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客观指出,“当前经济恢复不均衡、基础不稳固”。世界疫情爆发加剧的危机,同时给中国带来更大的机遇;中共百年华诞在即,增添了发展延续总体平稳、势头更好的新动能;煤炭产业自身虽仍存在上行压力,但有所趋缓,若不出大的意外,二季度将继续沿着正常轨道运行,供求关系虽然趋紧,但总体平衡,市场价格虽有所波动,但不会再次“超疯”,总体上相对稳定,整体将延续稳中向好的趋势。煤炭产业要利用好这一压力较小的窗口期,转危为机,抓住机遇,补短板、调结构、固基础、开新局。补齐资本金和人力资源短板,调整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三大职能资本结构,做到空间上并存比例合理、时间上继起可持续,不搞“假大空”;以清洁低碳、高效安全、数字化和智能化为方向,进一步理顺产业链条,实现国内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和产业内顺畅循环周转节奏一致、顺畅有序,增强产业大军的战斗力。积极主动参与构建新能源体系,为提高能源保障能力立新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