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煤炭网 » 煤炭行业资讯 » 煤炭媒体聚焦 » 正文

煤炭:中国实施碳中和战略的远虑和近忧

日期:2021-06-17    来源:磐之石环境与能源研究中心  作者:潘伊人

国际煤炭网

2021
06/17
08:46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资讯

关键词: 煤炭项目 燃煤电站 燃煤电厂

在2021年5月的国际能源署(IEA)新发布的“《2050年净零排放:全球能源行业路线图》(Net Zero by 2050,A Roadmap for the Global Energy Sector)”报告里提出的全球碳中和路线图中一个很重要的步骤就是需要全球在2021年底前需要停止所有新的煤炭项目的投资[1]。此报告一出,就在煤炭行业里掀起了很大的争议。不到一个月时间,七国集团(Group of Seven;G7)就开展峰会,发布联合声明要为全球商定的气候目标做贡献,并加快退煤的速度。世界七大发达经济体同意在2021年底前停止为海外煤炭项目提供资金支持,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停止对所有海外化石燃料项目支持[2]。同时,他们还呼吁包括中国在内的G20国家一起加入全球退煤行动,在今年年底举办COP26前做出同样的承诺。

中国2020年9月宣布到2060年前达到碳中和的气候目标,但目前暂未给出较为具体而清晰的路线图。煤炭作为碳排放量最高的能源,减少其使用是达到碳中和的必经之路。作为煤炭开采、投资和使用的全球第一大国,中国对如何停止煤炭投资面临着巨大的压力。2020年一季度,中国国内通过审批的煤矿项目超过2018年和2019年项目的总和。2020年,中国也是G20国家里面唯一一个在煤炭投资里有巨额的增长的国家,占了全球煤炭挖掘的53% [3]。

中国新能源代替煤炭的艰辛历程

中国在能源转型的道路上仍有众多挑战,例如减少煤炭消费同时保持能源供给安全以支持经济的持续增长。2020年新冠疫情令全球经济遭受重创,2021年中国依然设定了6% 的GDP增长的目标,显示出国家对经济发展的重视[4]。虽然此目标低于往年,但是仍意味着能源需求将会不断增加。如果不考虑对气候变化、环境污染和公共健康等的影响,煤炭目前还是所有能源中成本较低的。在一个追求经济体持续较快增长的国家,煤炭的低成本也让它拥有一个难以替代的地位。

在过去的5年,尽管中国对新能源技术的投资保持着全球领先,但新能源产电量仍不足以满足国全国用电的需求。从2015年至2020年,中国的电力需求增长33%,其中54%的电力需求增幅是被非矿石能源技术满足的。但是新能源稳定性差,在没有足够的经验和技术去最高效地调度电力的基础设施的情况下,会发生缺电或者断电等事件。

就在近期,我国的第一经济大省广东,就出现了电荒的情况。从2021年五月中旬开始,广东省的17个地级市开始实施有序用电,从“用六停一”到“用五停二”的轮流停电方式。此次停电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今年广东省气温偏高用电负荷增大;二是“西电东送”通道(云南-广东)的主要清洁能源水力因枯水而电力不足[5]。扩大电网投资和建设在减少煤电消耗、增加可再生能源供给等因素下显得尤其重要。

2020年,全球平均9.4% 的电力来自于风能和太阳能发电,中国的风电和太阳能发电占比也在平均值上下,但德国和英国的风能和太阳能发电占比分别高达33%和28%,远高于其它国家。这归功于两国在新能源技术发展和电网建设中,利用领先的技术成功整合大量间歇性能源输入到覆盖率大的电力系统里面[6]。目前中国电网的基础设施覆盖率低,电网也无法根据供给需求的动态去调整电力配给,导致很多偏远地区还是需要依靠化石燃料保障基础发电。逐步减少煤炭的第一步是要确保新能源发电的稳定性,能代替化石能源成为基础电力。德国和英国的先进技术的应用,是值得中国去学习及借鉴的经验。

中国在国外的煤炭投资主要集中在“一带一路”项目下的印度、东南亚及非洲等国家。2013-2015年,中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设的非金融类投资超过1000亿美元,其中重头在能源和交通运输方面。中国如何在履行“一带一路”政策的同时减少高碳排量的的投资项目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虽然在2015年后,“一带一路”的投资项目已经变得绿色化,煤炭项目的占比也越来越少,但是煤炭项目的数量仍在逐年增加。2020 年开始,中国对“一带一路”国家的投资重点转向了可再生能源,其中包括水力发电(35%),煤矿(27%)和太阳能(23%),但煤矿投资也从2018年的15%提升到了2020年的27%[7]。

2020年9月,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发声,将响应全球金融机构的投资趋势,从煤炭中逐步撤资。这是第一次有中国投资机构公开表明反对化石能源投资,而且他的执行董事表示“亚投行不会资助任何煤炭及其周边行业,例如煤电服务的电网线路等[8]。”

结语

尽快在投资和政策激励落实碳中和战略

在全球大幅度减少煤炭投资的环境下,未来10年是全球能源行业减排转型的关键时机。在煤炭方面,全球工业化国家加速减煤的态势业已形成,中国面临减煤的压力逐渐增大;在石油方面,2019年很可能是全球石油消费的峰值之年,发达国家减少石油消费的努力正在形成态势,随着电力低碳化和交通部门电动车的快速发展,未来3-5年,中国或许也将面临减少石油消费的压力;在天然气方面,由于其相对较低的碳排放强度,未来十年可能随着煤炭的份额快速降低而在能源系统中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但从长远来看,例如2030-2050年,全球天然气消费也要经历大幅度降低的过程[9]。

面对全球气候应对的大局面,中国面临的挑战是多层面和复杂的,作为全球最大的煤炭消费国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中国在寻求持续、稳定经济增长的同时,也要寻找更多机会、尽早启动碳中和实施计划和战略,加大对各种低碳技术的投资,使能源、交通、工业和建筑等部门在未来30-40年实现彻底转型[10]。

注释:

[1] IEA, 2021. Net Zero by 2050: A Roadmap for the Global Energy Sector.

[2]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2021. “In Climate push, G7 agrees to stop funding for coal.” /news/world/united-states-canada/article/3134443

[3] D. Jones et al., 2021. Ember: Global Electricity Review 2021.

[4] DW news, May 2021. China sets GDP growth target of over 6% in 2021.

[5] 《财 新周刊》2021年第21期2021年5月31日 新一轮电荒从何而来?为什么会常态化?

[6] D. Jones et al., 2021. Ember: Global Electricity Review 2021.

[7] 王何礼,2021年1月。2020年中国“一带一路”投资报告。新冠疫情下的一年。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绿色“一带一路”中心。

[8] B. Gao, 2020. China can phase out coal power in line with Paris Agreement, report finds. China Dialogue. /en/energy/11828

[9] T. Burandt et al. 2019. Decarbonizing China’s energy system – Modeling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electricity, transportation, heat and industrial sectors. Applied Energy 255 (2019) 113820.

[10] H. Wang et al. 2020. Early transformation of the Chinese power sector to avoid additional coal lock-in. Environ. Res. Lett. 15(2020) 024007.


返回 国际煤炭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文章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

购买阅读券

×

20张阅读券

2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19.9

  • ¥40.0
  • 60张阅读券

    6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49.9

  • ¥120.0
  • 150张阅读券

    15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99.9

  • ¥300.0
  • 350张阅读券

    35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199.9

  • ¥700.0
  • 请输入手机号:
  • 注:请仔细核对手机号以便购买成功!

    应付金额:¥19.9

  • 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 同意并接受 个人订阅服务协议

    退款类型:

      01.支付成功截图 *

    • 上传截图,有助于商家更好的处理售后问题(请上传jpg格式截图)

      02.付款后文章内容截图 *

    • 上传截图,有助于商家更好的处理售后问题(请上传jpg格式截图)

      03.商户单号 *

      04.问题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