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煤炭网 » 煤炭企业 » 煤炭企业动态 » 正文

兖矿能源济三煤矿:劳模和技能大师筑起“梦工厂”

日期:2022-07-07    来源:中国发展网  作者:周燕 江记文 尹明波

国际煤炭网

2022
07/07
15:46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兖矿能源 采煤机 煤矿开采

“创新引领发展,联盟凝聚力量”,在兖矿能源济三矿工广区一个不起眼的二层小楼,聚集了3个劳模工作室、3个技能大师工作室,汇聚各类创新人才320余名,两年完成创新课题99项,创效1000余万元,成果转化利用率达到100%。

这是6支穿梭在井上井下的攻关团队,有30余项实用新型专利研发;这是一支不惧困难和挑战的团队,匠心攻坚担使命,时刻展现着强大的创新能量,为矿井高质量发展添“智”又添“质”。这里,是劳模精神的传承地、业务技能的传授地、技术创新的发源地,更是矿井青年人才向往的“梦工厂”。

匠心聚力传薪火

“人工智能交互式语音控制采煤机仿真模型”“智能煤仓测量系统”等20余项技术课题研究和10余项实用新型专利……近日,济三矿劳模(技能大师)创新工作室展示的最新技术创新成果引人瞩目。

杨澎劳模创新工作室、边震劳模创新工作室、侯宜军劳模创新工作室、刁新文技能大师创新工作室、高传宝技能大师创新工作室、安娜技能大师创新工作室6家劳模(技能大师)创新工作室,他们中不乏山东省劳模创新工作室、山东省煤矿工人先锋号、煤炭行业技能大师工作室等荣誉团队。

以前,劳模工作室“一人一室”的工作模式使劳模在创新中处于“单打独斗”,在集智聚力方面远远不够。该矿把矿井生产各个专业的劳模创新工作室集聚起来,由“一人”聚合成“一群”,由一花独放变成百花满园,形成集群化,促进资源共享,行业交流,共同发展。

“矿井要突破发展瓶颈、解决深层次问题,根本出路在于创新。而‘创新工作室’恰恰就是我们培养优秀人才的‘孵化器’、提高创新创效能力的‘加速器’。”该矿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工会主席狄传军介绍,劳模为带头人,先后设立的6个“站室”,名师带徒、匠心传承释放出“集群效应”,成为济三矿培育高素质人才的“样板间”和“试验田”。

他们将创办劳模(技能大师)创新工作室作为传承引领创新和放大劳模效应的平台。目前6个工作室类型不同,各具特色,以点带面,成为矿井生产科研阵地上一支传递创新火炬的模范先行队,培养了一批“革新大王”“维修之神”等骨干力量,为矿井提质增效高质量发展发挥了有力推动作用。

济三矿持续推进劳模和工匠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规范创建工作,深化“导师带徒、拜师学艺”人才培养机制,在“传、帮、带”中让“新工成才、老工成匠”。他们将具有一定绝技绝活的高级技师作为技能传承人,开展“一对一”“一对N”私人订制活动,通过技艺传承、岗位实践、答疑解惑等形式,帮助职工提高技能水平和职业素养,形成梯次合理、素质优良、技术过硬的职工队伍。目前,矿井拥有高级工及以上技术工人1581人,多人荣获“兖煤工匠”“兖矿工匠”“兖矿集团首席技师”“鲁菜烹饪大师”“煤炭行业技能大师”“全国煤炭行业青年技术能手”等称号。

打造一线工匠“创客”集群

“劳模(技能大师)创新工作室绝不是花拳绣腿摆样子,而是要立足本职岗位干真事、干实事,干小中见大的事。”这是“劳模(技能大师)创新工作室”带头人刁新文常说的一句话。刁新文是山东省“金蓝领”、煤炭行业技能大师,他带领团队立足于洗煤生产,破解制约安全生产的很多技术难题,获得专利7项、创效成果90多项,解决了现场问题,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6个工作室团队组建一线工匠“创客”集群,聚工匠智慧,促进行业工艺技术革新。他们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各专业紧密联动,矿工会聚力协同,在全矿多层面探索创建跨区域、跨行业创新工作室体系,各类创新工作室由“点”成“面”、聚“线”成“网”,形成济三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矩阵,推动师带徒、“匠”带兵行动持续深化。

数字思维为创新创效打造精准攻略。走进济三矿6个创新工作室,发现他们善于运用“互联网+”思维,充分利用电脑PC端、手机移动端平台功能,推动创新工作室上线进网,相互协同配合,形成合力,凝聚力量,攻克难关。

小项目自力,攻难关合力,大课题群力,通过群力效应完成以前一个人完成不了的事情,做出以前一个人做不了的成绩,为矿井催生出一个个“聚宝盆”。杨澎劳模创新工作室是集聚矿井机电专业技术水平高、热爱钻研、勇于创新的大学生创新团队,以“技能登高、科技创新、节支降耗”为创办宗旨,围绕煤矿机电专业的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等方面积极进行技术攻关与创新。带头人杨澎带领团队在煤矿机电、信息化等方面进行技术创新30余项,荣获国家专利2项,发表专业论文11篇。

面对矿井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建设,他们利用项目课题研究与应用为载体,先后完成《副井提升机润滑系统优化与研究》《主井装载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应用》等技术攻关创新项目74项。其中攻关项目110kV变电所主变保护屏及单元测控屏更换,将原有的RCS-9600保护器更新为PCS-9600系列保护器,提高了设备运行可靠性、灵敏性,确保了110kV级设备和主变的安全运行。

矿井智能化改造关键时期,各个工作室成员积极学习先进的煤矿智能化知识和无线通信技术及其运用等理论知识。该矿付润滋谈到互联网技术在创新中的应用时说:作为大学生,数字化思维是我们的优势,积极运用“云办公”来获取大数据信息,通过逻辑计算全面分析设备运行时间和效率、能耗之间的关系,就能把设备“玩在掌心”了。

发挥孵化效应点燃星星之火

高传宝技能大师工作室已完成40余项成果,并将多项成果运用到生产实践中,“一种除尘喷嘴及除尘装置”于2017年荣获国家专利产权证书。团队成功组装成JSTFQK-Ⅰ和JSTFQK-Ⅱ两种型号气控自动风门控制装置,实现了井下风门的自动关闭,加强了风门开关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侯宜军劳模创新工作室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交互式语音控制采煤机遥控系统》,采用人工语音实现对采煤机各项控制功能,代替了老式手动遥控系统,具有离线识别即不依靠互联网的语音识别功能,语音识别成功率可达99%以上。

济三矿充分发挥职工群众的首创精神,围绕职工“五小”活动和群众性创新创效,构建实施合理化建议征集长效机制,形成每季一征集、一评选、一验收、一表彰、一推广的“闭环流程”。近两年,征集合理化建议300余条,评选金点子、银点子68条,累计创效1800余万元;职工参与获得国家技术创新成果11项、国家专利14项,直接创效8000万元以上。

济三矿积极搭建平台,发挥创新引领作用,推进成果转化,每年至少召开一次劳模(技能大师)创新工作室推进会暨成果推介会,采取课题发布的形式,现场推广各类创新成果,提升成果转化利用率。一批现场生产难题得到有效解决,职工作业劳动强度进一步降低,促进了保安稳产、减人提效。

搭建政策激励平台,支持全员创新创效。该矿将创新人员纳入人才后备库培养管理,与个人技术职称晋级、聘用和绩效考核挂钩。加大创新成果奖励力度,对职工创新成果、“金点子”“银点子”、优秀合理化建议分别奖励500-8000元;对各类竞赛中涌现出的优秀选手、岗位能手分别奖励500-10000元;特别优秀的创新人员授予“济三工匠”称号。近两年,命名表彰优秀技能选手、岗位实操能手220名,选树表彰“济三工匠”20名,使创新人员得到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返回 国际煤炭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