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绿色工业革命”的大框架下,随着“碳达峰”、“碳中和”政策的持续推进,废钢已经成为钢铁企业炼钢过程中降低能耗和成本的重要原料,近年来废钢的用量以及价格都有了明显提升。但是废钢来源复杂、种类繁多、料型不一,如何进行规范化、科学化的定级一直是长期困扰钢铁行业的难题。
传统的废钢定级方法,主要依靠质检员在现场的卸车过程中实时用肉眼识别废钢的质量、料型、杂质含量等,卸车完成后再依据经验输出整车废钢等级和扣重、扣杂情况。这就要求质检员需要有长期的经验积累,以及丰富的料型识别种类知识储备,但是每个人的经验不同,导致整个废钢定级工作难以进行量化和标准化。而且废钢定级作业环境较为恶劣,质检员劳动强度大、作业风险系数高。
作为世界500强企业之一、年产钢能力超4000万吨的江苏沙钢集团,为加速“智改数转”,打造“智慧沙钢”,在2022年7月份启动废钢智能定级系统项目,与华为联合制定了端-边-云协同的废钢定级方案:
端:
华为AI摄像头支持变焦抓拍、采集多角度的废钢图像,支持车辆位置识别、车斗识别、车斗范围识别,支持AI摄像智能识别算法,搭建解决方案的数据基石;
边:
将通过云侧提供的基础算法、预置模型和机器学习等方法训练得到的推理模型,通过华为云Hilens(端云协同AI应用平台)下发至边缘侧进行部署和更新;
云:
依托盘古大模型的强大算力,确保模型的高精度。
第一期项目上线后,已实现了3个码头19个点位、22种废钢料型的现场无人化、智能化定级。整车定级结果可在4秒内输出,定级准确率高达90%以上。大大降低了员工的劳动强度,促进了废钢检验工作的安全、精准、高效运行。
现在沙钢集团每天能检测定级数千吨废钢,一举破解了原本费时费力的废钢定级难题,让每一块废钢都“变废为宝”。
沙钢集团负责人说:通过废钢判级一期项目,我们明显感受到了变化,工作效率有了极大的提高。我们还会继续和华为合作第二期的项目,共同完成数字化转型的任务。
未来沙钢与华为将继续进行技术、商业、创新等全方位的探索与合作,助力沙钢完成全面数字化转型,实现“智慧沙钢”的宏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