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煤炭网 » 煤炭行业新闻 » 煤炭媒体聚焦 » 正文

散煤治理还有几道“坎”要迈?

日期:2023-10-02    来源:中国能源报  作者:朱妍

国际煤炭网

2023
10/02
11:34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散煤治理 散煤消费 清洁取暖试点

当前,我国散煤治理面临难度升级、成本提高、散煤返烧、农村燃煤底数不清等现实挑战。

“今天上午遇到一位朋友,我说要去开散煤治理大会,他突然问:‘现在还有散煤吗?’就冲这句话,我们这个会还得继续开下去。”近日,《中国散煤综合治理调研报告2023》(以下简称《报告》)发布现场,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副院长杨雷的一席开场语,引起在场不少人士会心一笑。

自2016年启动以来,散煤治理工作已进入第八个年头。目前,我国工业小锅炉和小窑炉的散煤消费已趋向清零,《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规划(2017-2021年)》期间,民用散煤消费下降38%。成效有目共睹,散煤还要治理吗?“当前,我国散煤治理面临难度升级、成本提高、散煤返烧、农村燃煤底数不清等现实挑战。”清华大学环境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贺克斌表示,散煤治理呈现新特点:从构成来看,以民用为主;从分布来看,以非重点区域为主。对此,治理必须保持定力。

工业、民用散煤均明显减少

“我到现在都记得,2018年国庆假期回山西老家,在亲戚家看到烧煤的炉子和外面堆的散烧煤,不是一家这样,而是每家每户都这样。当时我就想,睡在这样的屋里会有多少隐患,并写下关于睡在土炕思考未来清洁取暖的感想。恰巧上个月我又去了这个亲戚家,炉子拿走了,取而代之的是空气源热泵,外面也不用再堆着煤了。”说起自己的所见所闻,中国农村能源行业协会民用清洁炉具专委会秘书长任彦波连连感慨。

小变化折射出散煤治理带来的大进步。《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底,我国北方地区供热总面积为238亿平方米,其中清洁供热面积达到179亿平方米,清洁供热率超过75%。以北方清洁取暖改造为核心的散煤治理,带动农村散煤消费量持续下降。预计2022-2025年,将有约2100万户完成改造,以2017年消费水平为基础,民用散煤消费量降幅将超过60%。

同时期,工业散煤也经历了快速下降过程。通过锅炉“上大压小”、清洁能源替代等整治措施,重点区域35蒸吨/小时及以下燃煤锅炉基本清零,全国范围内县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10蒸吨/小时及以下燃煤锅炉已被淘汰。其中,工业小锅炉、建材行业小窑炉的散煤消费总量较2015年下降约70%。

“这些成绩非常难得。比如重点区域,大部分地方已完成清洁取暖改造,有些地方甚至做了二次、三次调整优化,当前进入巩固期,主要是避免散煤复烧。”北大能源研究院气候变化与能源转型项目副主任李雪玉进一步称,在这些区域,热源侧清洁低碳化格局正在形成。

不同区域面临不同挑战

贺克斌表示,散煤治理已从“攻坚重点区域”转向“巩固重点区域、拓展非重点区域”,从“追求规模和速度”转向“追求质量和长效”,从单一热源清洁化转向农村绿色低碳能源系统化。以民用散煤为例,北方清洁取暖建设任务除了治理区域发生变化,技术解决方案也逐步趋向多能联动、多热复合、多源合一,全行业发展重心从政府项目转向零售市场竞争,市场模式从依赖补贴转向商业创新。

李雪玉举例称,相比京津冀等治理较早的城市,东北、西北地区前期并未被划为重点。目前,清洁取暖试点示范城市虽已有覆盖,但从覆盖率来看,实际还处在治理起步阶段。“东北、西北地区冬季气温更低、供暖时间更长,对供暖能源的消耗自然更多。重点区域散煤治理完成后,清洁取暖更侧重于运维,但这些非重点区域仍在建设期,治理处在因地制宜、因户施策的示范推广阶段,难度比较大。”

即便是前期完成治理的区域,挑战同样存在。《报告》提出,有研究显示,京津冀地区仅有约60%的农村家庭冬季采暖平均温度可以达到18摄氏度,超过一半农户反映散煤治理改造后取暖效果不理想,存在运行成本高、供气不足或设计不合理等问题。

“我在另一个亲戚家看到,他们也是清洁取暖改造区域,但烧煤的炉子至今还放在那儿,用煤还舍不得买质量好的煤。因为他们家庭情况特殊,老人没有多少经济来源,没法支撑更多取暖支出,年龄大了也不会操作新设备。”任彦波表示,对于完成治理的区域,如何巩固已有成果是关键,“愿意用还要用得起”。

建议以稳为重、长效为核心

如何进一步完善治理?“其实无论哪一个地区,对散煤治理来说,成本都是第一约束。我们想的成本和农户想的成本完全是两个概念。”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副教授周宇光直言,“我们认为改造一户花几千元钱、一冬天取暖费用一千元出头,这样可以承受。实际上,农户对价格高度敏感。在技术替代过程中,首先就要考虑到这个因素。”

“清洁取暖成本一定会比烧散煤高,有些地方推进不积极,就是知道改造配套投入多,后续还得继续投入。”中规院(北京)规划设计有限公司低碳中心主任工程师覃露才表示,以东北地区为例,当地有大量生物质秸秆资源,合理利用就可以替代散煤,但实际做起来企业往往不愿投向农村。“对此,重要的是建立自身造血功能,从收集、储运、加工到利用形成产业链。比如,与村集体合作社、乡镇资源结合,形成循环产业链,自己运转起来。”

结合现状,《报告》建议,针对民用散煤治理,精准定位农村清洁取暖实际需求,以稳为重、以长效为核心,分类指导、分步推进。根据所处区位、村落特点、农户条件等,明确改造时间和空间进度。例如,经济实力较强、基础条件具备的一类农村,力争“十四五”时期完成散煤替代;经济水平较差、基础条件一般的二类农村,重点做好示范引导,鼓励自愿行为;地处偏远、经济欠发达的偏远农村,根据资源可获性,采取过渡性方案,稳妥推进。

此外,在工业领域,《报告》建议强化环境质量改善和碳排放协同管理,推动实施节能减排,加快绿色升级和落后产能淘汰,继续加强污染排放监控,强化非重点地区35蒸吨/小时及以下燃煤小锅炉的淘汰力度。


返回 国际煤炭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