兖矿能源发布的第三季度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示,下半年,宏观经济复杂严峻,但政策调控持续发力,恢复和促进消费等政策加快落地,预期经济企稳回升。国内煤炭供给体系、供应保障能力持续提升,但受季节变化、运输条件、政策调控以及中长期煤价机制等影响,预计供需将保持总体平衡,市场价格将在中高位震荡波动。
国际方面,兖矿能源称,公司认为未来世界煤炭消费需求仍将处于高位、在市场供应紧平衡、全球通胀高企的背景下,预计2023年海外煤炭价格保持中高位运行。
兖矿能源还介绍到,集团预计下半年山东省内保持稳产稳量;陕蒙地区加快推进手续办理及生产接续调整,力争先进产能的有效释放;澳洲基地极端天气影响因素消除,商品煤产量逐步恢复正常。
至于收购鲁西矿业和新疆能化股权的影响,兖矿能源表示,为减少同业竞争,提升股东回报,增厚资源储备,优化产业布局,兖矿能源拟以现金出资264亿元,收购山能集团持有的鲁西矿业和新疆能化各51%股权。交易完成后,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将得到显著增强,煤炭资源量、煤炭储量和商品煤产量均将得到大幅提升。
在回答“除鲁西矿业和新疆能化外,是否还有其他资产注入上市公司”的提问时,兖矿能源称,兖矿能源是山东能源旗下唯一能源领域上市平台。2020年7月,原兖矿集团和原山能集团联合重组为新山能集团后,山东能源下属鲁西南、新疆、陕甘、内蒙四大区域的存量煤炭及煤化工业务与兖矿能源存在一定程度的同业竞争。经2022年股东周年大会审议批准,公司收购鲁西矿业和新疆能化51%股权。本次注入有利于实现减少上市公司与山东能源之间的同业竞争,促进规范运营。收购完成后,山东能源仍有存量煤炭资产尚未注入。未来山东能源将继续按照公开承诺,适时采取有效措施,分区域、分批次解决同业竞争问题,目前暂时还没有进一步的注入计划,公司将按照上市监管规定,在条件具备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公司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方面,兖矿能源表示,2022年以来公司加快战略转型升级步伐,推动优势资源要素向“五大产业”集中,确保产业结构持续优化、竞争实力不断增强。矿业产业加速转型升级,以安全、绿色、智能、高效“四型”矿井建设为方向,加快推进重点矿井手续办理,并落实智能化示范矿井升级改造。
高端化工新材料产业聚焦高端精细低碳发展方向,做好强链、延链、补链,推进煤基、氨基新材料产业链集群发展。依托“大型煤气化及煤基新材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等关键核心技术研发、转化应用方面攻坚突破,向下游高附加值产品方向发展,不断提升新材料和高端化工品产量和比重。
新能源产业聚焦“培育起势”,以陆上风光发电及光伏上下游产业为重点,统筹利用兼并重组、合作开发,推动产业形成规模、集约发展。2022年东省内利用矿区场地启动分布式光伏项目,陕蒙地区开展了获取新能源指标的前期工作。
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强化提档升级,高标准建设“智慧制造园区”,与行业头部企业合资合作,推进液压支架电液控系统、智能液压泵站、高端输送带和智能洗选设备等高端制造合作项目落地。智慧物流产业深推整合发展,按照“实体物流+平台”发展模式,有序实施资源整合,着力推进“运、储、配、供”一体化建设,构建多式联运物流体系。
此外,兖矿能源还介绍了兖煤澳洲的情况,兖煤澳洲上半年商品煤单位成本同比有所上升,主要是由于:受暴雨洪水影响,商品煤产量同比下降,导致单位成本上升;澳洲露天矿井加大矿井排水、恢复生产等相关投入。随着暴雨洪水影响因素消除,产量恢复,预计单位成本会有所降低。
兖煤澳洲出口动力煤一般按指数价格、年度固定价格或现货价格基准定价。一般而言,较低灰分产品根据纽卡斯尔指数定价,而较高灰分产品则根据API5动力煤指数定价。年度固定价格合约主要根据日本电厂基准价格定价,该参考价格为澳大利亚主要供货商与日本电力公司的合约价格。其余销售按交易当日相对于市场的现货价格定价,大多为固定价格。在此期间,延迟的合约交付会导致实际价格较基准现货价格出现“滞后效应”。出口冶金煤按基准价或普氏现货价格基准定价。大部分定期合约按照澳大利亚主要供货商与日本钢铁厂按季度价格基准协商的定价机制定价,或是商定与普氏指数相关的价格定价。现货销售按市场价(普氏指数)定价。
至于销售流向,兖矿能源表示,今年中国恢复了澳大利亚煤炭进口,上半年兖煤澳洲的煤炭主要销往中国境内、日本、韩国、中国台湾、泰国等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