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历史上来看,中国煤炭产业发展迅速,煤炭产量持续增长,能源保障能力不断提升,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一、煤炭生产
以下将分四个阶段,分析中国煤炭生产情况。
(一)第一阶段(1949-1978):建立共和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
1949年,中国煤炭产量规模很小,产量仅为3243万吨。
1951年,中国煤炭产量超过5000万吨,达到5308万吨;1956年,超过1.00亿吨,达到1.10亿吨;1958年,超过2.00亿吨,达到2.70亿吨;1959年,超过3.00亿吨,达到3.69亿吨。
1960年,中国煤炭产量达到3.97亿吨,此后便开始下降。
1961年,中国煤炭产量为2.78亿吨,出现了明显下降,回落到3.00亿吨以下。
在1961-1969年期间,中国煤炭产量徘徊在2.00-3.00亿吨之间。
1970年,中国煤炭产量重新回升到3.00亿吨以上,达到3.54亿吨;1972年,超过4.00亿吨标准煤,达到4.10亿吨;1977年,超过5.00亿吨,达到5.51亿吨。
1978年,中国开始实施改革开放政策,当年煤炭产量超过了6.00亿吨,达到6.18亿吨,是1949年煤炭产量的19.06倍。
(二)第二阶段(1979-2001):实施改革开放政策-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改革开放带来了春风,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煤炭产量以惊人的速度增长。
1979年,中国煤炭产量达到6.36亿吨,维持了上一阶段快速增长态势。
1983年,中国煤炭产量超过7.00亿吨,达到7.15亿吨;1985年,超过8.00亿吨,达到8.72亿吨;1987年,超过9.00亿吨,达到9.28亿吨;1989年,超过10.00亿吨,达到10.54亿吨;1992年,超过11.00亿吨,达到11.15亿吨;1994年,超过12.00亿吨,达到12.40亿吨;1995年,超过13.00亿吨,达到13.61亿吨。
2001年,中国煤炭产量超过14.00亿吨,达到14.72亿吨,是1949年煤炭产量的45.39倍,1979年煤炭产量的2.31倍;在全球煤炭产量中的比重达到31.19%,在亚太地区煤炭产量中的比重达到63.21%。
(三)第三阶段(2002-2012):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十八大召开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中国经济保持高速发展,煤炭产量也随之不断增大。
2002年,中国煤炭产量超过15.00亿吨,达到15.50亿吨。
2004年,中国煤炭产量超过20.00亿吨,达到21.23亿吨;2009年,超过30.00亿吨,达到31.15亿吨;2011年,达到34.28亿吨。
2012年,党的十八大顺利召开,中国煤炭产量达到39.50亿吨,是1949年煤炭产量的121.80倍,1979年煤炭产量的6.21倍,2002年煤炭产量的2.55倍;在全球煤炭产量中的比重达到48.20%,在亚太地区煤炭产量中的比重达到70.16%。
(四)第四阶段(2013-):十八大以来
自十八大以来,中国煤炭产业从粗放式发展转向大型化集约化发展,煤炭行业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煤炭“上大压小、增优汰劣”政策,淘汰部分落后产能,但煤炭产量继续保持增长态势。
2013年,中国煤炭产量达到39.74亿吨,创历史纪录,此后几年呈现下降趋势。
2014年,中国煤炭产量下降到38.74亿吨;2015年,下降到37.47亿吨。
在“十三五”期间,中国煤矿数量锐减,由2012年的1.3万多处减少到4500处以内,退出落后煤炭产能10亿吨以上,超额完成2016年提出的化解过剩产能目标。
2016年,煤炭产量下降到34.11亿吨,此后几年再度企稳回升。
2017年,中国煤炭产量回升到35.24亿吨;2018年,回升到36.98亿吨;2019年,回升到38.46亿吨。
2020年之后,受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和各种因素影响,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和煤炭增长速度都放缓至中速,但煤炭总体上保持增长。
2020年,煤炭产量回升到39.02亿吨;2021年,超过41.00亿吨,达到41.30亿吨。
2022年,中国煤炭产量超过45.00亿吨,达到45.60亿吨,创造了历史高点,是1949年煤炭产量的140.61倍,1979年煤炭产量的7.17倍,2002年煤炭产量的2.94倍,2013年煤炭产量1.15倍;在全球煤炭产量中的比重达到52.82%,在亚太地区煤炭产量中的比重达到67.70%。
目前,中国煤炭生产稳居世界第一,发挥了国家能源供应安全的兜底保障作用。
二、煤炭消费
长期以来,在中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长期处于主导地位,这是中国经济发展和能源消费的客观事实,也是未来需要突破的关键瓶颈。
(一)1980-1989年期间煤炭消费
在1980-1989年期间,中国年均煤炭消费量达到5.67亿吨标准煤。
1980年,中国煤炭消费量达到4.35亿吨标准煤。
1982年,中国煤炭消费量超过4.50亿吨标准煤,达到4.57亿吨标准煤;1984年,超过5.00亿吨标准煤,达到5.34亿吨标准煤;1985年,超过5.50亿吨标准煤,达到5.81亿吨标准煤;1986年,超过6.00亿吨标准煤,达到6.13亿吨标准煤;1987年,超过6.50亿吨标准煤,达到6.60亿吨标准煤;1988年,超过7.00亿吨标准煤,达到7.08亿吨标准煤。
1989年,中国煤炭消费量达到7.38亿吨标准煤,是1980年煤炭消费量的1.69倍;在全球煤炭消费量中的比重达到23.07%,在亚太地区煤炭消费量中的比重达到63.19%。
(二)1990-1999年期间煤炭消费
在1990-1999年期间,中国年均煤炭消费量达到9.06亿吨标准煤,比1980-1989年期间年均煤炭消费量增长了59.79%。
1990年,中国煤炭消费量达到7.52亿吨标准煤。
1992年,中国煤炭消费量超过8.00亿吨标准煤,达到8.26亿吨标准煤;1993年,超过8.50亿吨标准煤,达到8.66亿吨标准煤;1994年,超过9.00亿吨标准煤,达到9.21亿吨标准煤;1995年,超过9.50亿吨标准煤,达到9.79亿吨标准煤。
1999年,中国煤炭消费量达到9.92亿吨标准煤,是1980年煤炭消费量的2.28倍,1990年煤炭消费量的1.32倍;在全球煤炭消费量中的比重达到30.58%,在亚太地区煤炭消费量中的比重达到62.97%。
(三)2000-2009年期间煤炭消费
在2000-2009年期间,中国年均煤炭消费量达到17.15亿吨标准煤,比1980-1989年期间年均煤炭消费量增长了202.47%,比1990-1999年期间年均煤炭消费量增长了89.29%。
2000年,中国煤炭消费量超过10.00亿吨标准煤,达到10.07亿吨标准煤。
2001年,中国煤炭消费量超过10.50亿吨标准煤,达到10.58亿吨标准煤;2002年,超过11.50亿吨标准煤,达到11.62亿吨标准煤;2003年,超过13.50亿吨标准煤,达到13.84亿吨标准煤;2004年,超过16.00亿吨标准煤,达到16.17亿吨标准煤;2005年,超过18.50亿吨标准煤,达到18.92亿吨标准煤;2006年,超过20.50亿吨标准煤,达到20.74亿吨标准煤;2007年,超过22.50亿吨标准煤,达到22.58亿吨标准煤。
2009年,中国煤炭消费量超过24.00亿吨标准煤,达到24.07亿吨标准煤,是1980年煤炭消费量的5.53倍,1990年煤炭消费量的3.28倍,2000年煤炭消费量的2.39倍;在全球煤炭消费量中的比重达到48.84%,在亚太地区煤炭消费量中的比重达到72.15%。
(四)2010-2019年期间煤炭消费
在2010-2019年期间,中国年均煤炭消费量达到27.44亿吨标准煤,比1980-1989年期间年均煤炭消费量增长了383.95%,比1990-1999年期间年均煤炭消费量增长了202.87%,比2000-2009年期间年均煤炭消费量增长了60.00%。
2010年,中国煤炭消费量超过24.50亿吨标准煤,达到24.96亿吨标准煤。
2011年,中国煤炭消费量超过27.00亿吨标准煤,达到27.17亿吨标准煤;2012年,超过27.50亿吨标准煤,达到27.55亿吨标准煤;2013年,超过28.00亿吨标准煤,达到28.10亿吨标准煤,此后开始有所下降;2015年,下降到27.65亿吨标准煤;2016年,下降到27.37亿吨标准煤;2017年,回升到27.53亿吨标准煤;2018年,回升到27.84亿吨标准煤。
2019年,中国煤炭消费量回升到28.13亿吨标准煤,是1980年煤炭消费量的6.47倍,1990年煤炭消费量的3.74倍,2000年煤炭消费量的2.79倍,2010年煤炭消费量的1.13倍;在全球煤炭消费量中的比重达到52.65%,在亚太地区煤炭消费量中的比重达到67.78%。
(五)2020年以来煤炭消费
在2020-2022年期间,中国年均煤炭消费量达到29.35亿吨标准煤,比1980-1989年期间年均煤炭消费量增长了417.64%,比1990-1999年期间年均煤炭消费量增长了290.29%,比2000-2009年期间年均煤炭消费量增长了191.46%,比2010-2019年期间年均煤炭消费量增长了6.96%。
2020年,中国煤炭消费量达到28.35亿吨标准煤。
2021年,中国煤炭消费量超过29.00亿吨标准煤,达到29.29亿吨标准煤。
2022年,中国煤炭消费量超过30.00亿吨标准煤,达到30.40亿吨标准煤,是1980年煤炭消费量的6.99倍,1990年煤炭消费量的4.04倍,2000年煤炭消费量的3.02倍,2010年煤炭消费量的1.22倍,2020年煤炭消费量的1.07倍;在全球煤炭消费量中的比重达到54.75%,在亚太地区煤炭消费量中的比重达到67.75%。
三、煤炭运输设施
中国统筹煤炭输送基础设施建设,构建煤炭输送网络,煤炭保障能力不断提升。
由于中国煤炭生产区域和消费区域呈逆向分布,长期形成了“西煤东运、北煤南运”的煤炭运输格局,煤炭需要长距离运输或多次转运。
在煤炭运输方式方面,铁路运输是重点。
在过去几十年,中国不断提升铁路运输煤炭的能力,以大秦、唐呼、侯月、瓦日、宁西和兰渝铁路运输线为重点,重点衔接山西、陕西、内蒙古和新疆煤炭生产大省,构建和完善整个中国的铁路煤炭运输系统。
除了强化铁路运输能力外,中国不断煤炭产销地铁路集疏运网络,主要港口、公路和物流园区等煤炭多式联运有序发展,煤炭运输能力进一步提高。
2022 年,中国铁路累计发运煤炭26.8亿吨以上,其中电煤发运量21.8亿吨;主要港口内贸煤发运量约7.3亿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