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朔州市应急管理局采取隐蔽性灾害普查治理、边坡管理和推进智能化建设多措并举的方法,全面落实露天煤矿安全生产技术保障措施,确保露天煤矿安全生产。
一、深化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治理。采用钻探、物探、化探等方法并相互验证,查清3-5年采剥范围内各类隐蔽致灾因素,切实查明露天矿边坡各岩层的岩性、厚度、物理力学性质、水理性质,软弱夹层的层位、厚度、分布及其物理力学特征,软弱结构面与边坡结构面的组合关系等,评价边护坡、排矸土场及其基底稳定性。查明并分析地表水、地下水对露天煤矿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充分运用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成果,按照“就高不就低”原则调整露天矿山灾害防治等级,落实防治水“三区”管理要求。建立完善隐蔽致灾因素动态普查台账,动态掌握各类隐蔽致灾因素情况。强化重大灾害治理,尤其是要对露天开采受影响的含水层或水体、存在地质软弱结构面等重大灾害实施超前治理。
二、强化采场及排土场边坡管理。定期开展边坡稳定性评价,涵盖矿山所有边坡,突出汛期、冻融期边坡稳定性分析评价。达不到边坡稳定要求时,及时修改采矿设计或者采取安全措施。严格按照批准的设计施工,采场、排土场边坡角不得大于设计最大值,单个台阶高度不得大于设计值的2倍及以上,平盘宽度不得小于设计值 1/2,采场及排土场边坡与重要建筑物(构筑物)之间、采掘台阶坡底与内排土场下部台阶的坡底必须留有足够的安全距离。采用边坡雷达、无人机、卫星遥感等技术并辅以人工监测,加强边坡监测预警;建设监测预警系统,明确分级预警值及响应措施,实施24小时在线监测,并保证正常运行、监测内容全面、监测范围全覆盖、实现联网。在各采场、主要排土场、主干道等重要场所增设视频监控,做到“无视频不作业”。严格执行煤矿灾害情况发生重大变化及时报告和出现事故征兆等紧急情况及时撤人制度,加强应急演练,发现台阶有滑动迹象、工作面有伞檐或者有塌陷危险的老空区等重大变化时要及时报告,研判查明原因,制定防范措施,消除事故隐患;遇到暴雨、8 级及以上大风等特殊天气,以及边坡出现明显沉降、变形加速、裂缝增大或贯通、大面积滚石滑落等滑坡征兆时要及时撤人,并采取果断措施排除险情。
三、高标准推进智能化建设工作。不断建设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和智能综合管控平台,积极推进智能地测保障、钻爆、采剥、辅助生产、安全监控等系统建设,实现矿山地质精准保障、钻爆作业远程操控、采剥工程高效少人无人自主、辅助系统自动控制和运行、安全风险智能动态管控和监测预警。按照因地制宜和绿色、智能、安全的原则,充分利用国家推动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重大决策的机遇,开展采剥运输设备更新换代、以旧换新,核载能力小、使用满5年及以上、安全性能低的卡车在2024年底前及时更新。进一步提高单车核载能力,采购运用新能源纯电卡车,助推煤矿提质增效保安。按照进一步加强矿山安全生产工作措施要求和年度计划方案明确的时间表、路线图,同步积极推进无人驾驶,配套高效的卡车智能调度管理系统,应用防碰撞安全预警系统,实现合理配车、优化配车和无人驾驶卡车运行工况自动识别、自适应控制、自动避障、实时监测、异常报警功能,满足不同区域、场景应用。同时单斗挖掘机等设备要具备智能远程操控功能,并实现斗车、车车联网,提升协同作业能力,实现少人则安、无人则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