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煤炭网 » 煤炭企业 » 煤炭企业动态 » 正文

潞安化工余吾煤业:全力打造“智慧矿山”

日期:2024-06-21    来源:潞安化工

国际煤炭网

2024
06/21
16:21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潞安化工 余吾煤业 智慧矿山

余吾煤业公司,用数据说话、分析、决策、执行已经成为新趋势,搭建了信息高速网络、数据资源整合提高工作效率、精准定位实现人员与设备高效调度、安全监测仪器实现联动告警,“智慧矿山”建设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

1.“云端”数据  资源高效整合

走进余吾煤业调度指挥中心,一块面积达109平方米的巨型电子屏幕扑面而来。在大屏幕上,井下人员动向、设备工作状态一览无余,各个系统的生产数据实时共享。

这是该公司以煤矿综合自动化、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技术为支撑,建成统一的集成平台——智能综合管控平台,实现生产经营全流程一体化协同管理,做到矿山数据智能化精准采集、网络化传输、规范化集成,实时、精细感知企业安全、生产、运营的“心跳”和“脉搏”。如今,综合管控平台已经逐步成为提升管理效率、支撑管理决策、保障安全生产的重要方式之一。

以往,不同生产业务数据分散在不同科室的业务系统,数据量庞大,无法实现互联互通。今年,该公司通过综管平台融合了11个科室,涉及50多个系统产生的关键数据,以统一标准、统一格式将进行存储、分析与展示,将海量复杂的数字转化为更为直观便捷的可视化图表。通过“一张图”集成融合,实现安全监测、视频监控作业、人员定位、生产管理、应急救援等数据管理的集成与融合联动;通过“一张图”决策分析可实现以图管理、以图防灾救灾应急联动服务,全面构建以“一图管全矿”为理念的协同制图、整体看图、规范管图与决策用图的创新管理模式。

资源高效整合的背后,是强大的云数据中心,海量生产经营数据汇聚于此进行存储、分析和传输,所有应用系统被部署上“云”后,打破了系统之间的数据壁垒,可以实现一网通查,建立全局联动的高效服务平台。

“以前我们一台服务器只能专属服务一套应用系统,服务器之间存在壁垒,资源无法共享,即使有剩余计算能力也是无法另做它用”,自动化科科长王晶晶介绍说,“云计算打破了这种局面,它采用虚拟化的技术,实现服务器跨实体融合,将所有服务器的数据计算处理能力整合在一起,再按各部门计算需求进行二次分配,有效提升了数据资源配置效率。”

2.智能AI 视频监控覆盖

在余吾煤业公司,690套视频监控摄像头,源源不断采集信息,为数据分析、“无视频不作业”、生产决策提供依据。

今年,该公司着手智能AI视频管理系统建设,将现有工业视频监控和AI智能分析结合在一起,实现各个业务系统的工业视频监控和安防视频监控统一纳管,通过该系统承载的安全管控一体化智能辅助平台,将各环节采集到的数据,利用深度学习技术进行演化训练形成AI模型,基于AI模型对前端设备进行赋能,应用于不同的场景,使得矿区生产决策、生产管理、生产安全更智能。

如今,大数据可以将摄像机拍摄回传的图像不断累积并进行模型训练,AI分析模型持续迭代升级,使物理行为判别结果越来越精准。摄像头智能识别可对接井下皮带沿线、入井口、机头机尾等关键地点的视频监控,并在后台通过数据标注、模型迭代训练等方式形成基于主煤流监测、皮带异物识别、人员行为监测的特色算法模型,提高系统的识别精度和效率,帮助监管人员更快,更加方便识别到违章事件,并针对性进行告警处理,实现对采掘头面、生产系统、重要岗位、灾害治理全过程、检测检验关键环节的视频监控“全覆盖”。

通过数据分析、智能化控制进一步促进从“自动化”向“智能化”转变,进而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员成本和安全风险,加速智能化建设进程。

3.通讯+定位 实时人员设备

“调度台,这里是S5207智能综采工作面作业现场,现场交接班完成,设备运行正常。”综采预备队队长王羽拿着智能手机,在井下与井上调度指挥中心连线,完成了当日工作汇报。

今年,余吾煤业公司安全管理人员、特殊岗位人员手里都多了一部“特殊”手机,这部手机可以和井上电话连线,进行视频作业指导、工作汇报等业务,让井下信息掌握更加智能、便捷、高效。

“有一天跟班我发现皮带变频有问题,我立即拿出电话跟厂家联系,不到十分钟问题解决,有这部手机真的很方便!”综采一队队长王晓鹏介绍。在该公司N2107工作面,王晓鹏每天都会带着智能手机下井,跟班记录、隐患排查、故障处理,都可以通过手机和井上联系,快速处理。不仅如此,王晓鹏还会用手机拍下工作环节中需要改进的地方,在岗前仪式上滚动播放、重点强调,提高现场作业人员的标准化水平。智能手机还可以使用日常的微信、WPS、钉钉等软件,让管理人员实现井上井下随时随地办公。今年以来,该公司已经发放了117部井下防爆智能手机,为管理人员提供了更加便利的工作条件。

“在井下与井上的无线通话基础上,我们还升级了井下精准定位系统,可以清晰地看到设备和员工在哪个区域,定位误差不超过0.3米。”自动化科科长助理李立强向记者介绍。“矿用井下人员精确定位系统”实现了员工下井轨迹和车辆运行轨迹的实时观看,将人员实时定位、轨迹跟踪查询、安全警示报警监测、应急快速搜寻等功能集于一体,同时兼容车辆定位。

在地面控制中心,输入井下任一指定人员姓名或ID号,屏幕上即可显示出当前或指定时刻人员所处位置,并能够通过GIS平台,生成2D、3D人员动态运行轨迹,为事件处理提供直观、可视化的决策依据。调度中心通过监控车载导航图web功能页面,对井下设备的运行状况、车辆行径路线、车辆行驶状态进行实时监控,成功解决了井下辅运沟通效率低下、车辆运行轨迹无监管、人员定位精度差等监管难题。

智慧矿山是余吾煤业公司构筑新质生产力的关键举措。该公司逐步实现从网络化、信息化向智能化的真正转变,推动矿山运行由“单点治理”转向“体系治理”,由“经验决策”转向“数据驱动”的智慧化管理模式。


返回 国际煤炭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