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黑岱沟露天煤矿聚焦智能化矿山建设目标,通过优化组织方案、强化技术攻关、升级硬件设施、完善软件系统等系列举措,推动无人驾驶卡车安全运行效率显著提升。
在硬件保障上,该矿技术团队与安全监察人员联合建立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及车载传感器等关键部件专项排查机制,创新实施“班前会动态研判+全时段安全管控”模式。每日通过整车安全点检、异常工况及时干预、建立检修绿色通道等措施,进一步优化无人驾驶各运行环节、缩短故障处置周期,提升设备有效作业时间。
在软件升级上,该矿依托5G+北斗高精度定位技术,进一步增强无人驾驶卡车与有人驾驶电铲、挖掘机、洒水车等设备的网络协同作业能力。同时,在云端控制平台新增远程参数标定功能和昼夜模式,可对无人矿卡集群进行远程状态自检和卡车灯光定时自动启闭,进一步强化了无人驾驶卡车的全天候作业能力。
“今年开工以来,我们积极推动无人驾驶恢复‘满血’运行状态,并结合现场生产实际,优化班前会以及车辆点检,加大关键技术攻关力度,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提升无人驾驶系统双编组运行效率。”黑岱沟露天煤矿智能化现场技术主管武新凯说道。
该矿还对无人驾驶卡车的运行程序进行了优化,一方面进一步优化感知程序,对挡墙底部20厘米以下的碎石条带进行技术封层与过滤处理,减少了卸载区异常停车次数,提升了运行效率。另一方面改进备停区多车管理程序逻辑,让无人驾驶卡车在备停区45米范围内做出避让或通行决策,提升无人驾驶卡车在复杂的场景下安全、高效运行性能。
目前,该矿无人驾驶卡车在结构化道路行驶车速最高可达28公里/小时,卸载区最多可支持3车同时入场卸载,单车装载和卸载时间分别缩短50秒、60秒,复杂环境路径运行效率提升3%,整体作业效率提升10%。2月15日,该矿无人驾驶系统双编组运行单日累计装车448车,日剥离量达到了4.6万立方米,创双编组运行以来日剥离量新高。2月份,该矿无人驾驶卡车剥离量共计68.8万立方米,并提前3天完成月度生产任务。
下一步,该矿将按照无人驾驶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验收的工期倒排计划,全力完成各阶段的项目验收工作,并同步培养综合调度、平台运维、运行及故障处理等专业的运维人才,保障无人驾驶多编组稳定运行,在无人驾驶项目结题前实现无人驾驶自运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