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通过,减速慢行!请注意:前方岔道口有胶轮车正在转弯,严禁抢行!”矿工张籍军刚要穿过运输通道,头顶的智能语音装置突然提高分贝:“检测到后方有车辆通过!请及时避让!”5月16日,霍州煤电薛虎沟煤业井下巷道内,语音报警装置循环播报的安全提示声清晰回荡。这井然有序的生产场景,是薛虎沟煤业推动辅助运输系统从“危险区”变为“安全港”的生动写照。
图为职工们正在测量车辆制动系统刹车距离。
今年以来,薛虎沟煤业以机电运输专项整治为突破口,将先进理念转化为创新实践,聚焦关键区域、关键环节,通过优化作业流程、增设智能监控等方式提升安全管理水平,让职工作业区域更安全。
为全方位提升辅助运输系统的安全管理水平,该公司将制动性能检测环节作为安全管控的重中之重。过去,制动性能检测主要依靠人工使用卷尺测量刹车距离,如今,该公司对检测流程进行了全面升级,在保留原来尺量刹车距离的基础上,在发车前增设视频拍摄,现在工作人员需在安全距离外,使用符合井下安全标准的防爆手机,拍摄轮胎与地面的摩擦痕迹、车辆的滑行距离等关键细节,并留存视频资料,作为重要的安全档案进行长期留存,持续构建起人工测量+影像追溯的双重保障体系。
除此之外,该公司严格落实“无监控不作业”要求,在巷道交叉处、拐弯处、连接处新增6处探头,进一步提升了对运行盲区的有效管控;全面升级通讯网络系统,胶轮车司机的移动通讯与矿井调度电话实现互联互通,最大限度保障职工安全……一系列智能化、人性化的举措,让薛虎沟煤业逐步实现让职工远离危险、让安全守护生产的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