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矿权市场在博白县是新生事物,市场不健全。如何有效地把国有资产的矿产资源按市场规律运行,加快采矿权市场的培育和完善,充分发挥矿产资源效益,已成为矿产资源管理理论和实践的重大问题,也是建立现代化矿产资源管理体制的核心问题。
一、博白县采矿权市场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经过近年来的努力,博白县采矿权市场建设有了较快的发展,据不完全统计,至2008年,全县通过招标拍卖或挂牌方式出让采矿权28共宗,获价款180万元,批准转让采矿权17宗,转让成交金额70万元。现在全县有偿出让采矿权的思路已经明确,采矿权市场已经初步建立,并在运作中积累了不少宝贵的经验。但采矿权市场是从长期全封闭的计划体制下脱胎而来的,其经历的时间十分短暂,还没有成熟,还存在许多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其主要体现在:
1、思想观念存在差距。个别采矿权人和管理者存在着“矿产资源国家所有的观念淡薄,矿业权财产属性认识程度不高,矿业权市场观念不强,法制观念不浓”对市场化运作的意义认识不够等问题,这些思想观念上的差距,造成矿产资源所有权错位、矿业权乱位、管理权越位、市场要素缺位的状况,结果是阻碍了采矿权市场的发展。
2、矿产资源管理秩序没有根本好转,采矿权市场不规范。通过多年的矿产资源管理秩序治理整顿,矿产资源管理秩序有了很大的改善,但非法采矿的行为屡禁不止,采矿权非法转让时有发生,再加上采矿权市场不规范,特别是采矿权出让招标工作不规范,给采矿权市场建设带来不利的影响。采矿权出让招标工作不规范体现在:一是招标出让的目的不明;二是项目选择不具有吸引力,招标项目安排太多;三是招标程序不规范,开标前不能向竞标人提供项目地质矿产情况的有关资料,没有足够的时间安排竞标人实地考察等。如径口镇铅锌矿招标工作由于上述原因,导致了该矿整个招标挂牌出让采矿权工作的流产。
3、采矿权评估不规范,出让转让的信息渠道不畅通。
4、无偿取得采矿权无序流转,影响了采矿权市场建设。老采矿权人以承包、租赁等方式转让采矿权,采矿权的非法无序流转,不仅影响了采矿权市场建设,而且导致采矿权价款的流失。
5、采矿权市场建设的外部环境亟待改善。目前,在不少乡镇存在着地方保护主义思想,对外地资金投入开矿提出不合理的要求,而本地大多数采矿权人又存在资金不雄厚、技术不先进、管理不科学、缺乏竞争力的问题,从而影响了采矿权市场的发育。
5、采矿权市场尚不够健全和完善。存在非法转让采矿权,其表现在:第一,一些个体小矿不经国土资源部门的批准,擅自将采矿权转让给他人开采。有的采矿权甚至经过多次转让而不到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进行登记,有的以变更为名行转让之实。第二,个别矿山将过去无偿取得的资源割成小块承包给小矿开采,而坐收利润或低价收购矿产品。
二 、 采取切实措施,加快全县采矿权市场建设步伐
博白县采矿权市场与其他县市相比,起步比较晚,为了加快全县采矿权市场建设的步伐,要抓好以下工作:
1、进一步加大矿法的学习、宣传力度要在全县范围内加大矿产资源法和采矿权有偿出让相关法规的学习、宣传力度,使各级领导干部以及采矿权人意识到通过市场配置资源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使全社会认识到采矿权必须依法取得、依法转让。同时,要严厉打击非法开采、非法转让采矿权的活动,维护采矿权人的合法权益,形成有利于矿业发展的思想基础和社会环境。
2、在条件成熟的地方,实施采矿储备制度。设置采矿权,应以规则为指导,根据市场的需求,科学调控采矿权一级市场,控制采矿权出让的总量、结构和布局,以需求引导供给,实现采矿权的合理配置和采矿权市场的供求平衡。要根据市场的需求情况对特殊资源实行限量开采,或者实行停采,以储备资源。同时要加强地质勘查,使政府和国土资源部门真正掌握一批资源量大、市场前景好、开采条件好的后备矿产资源基地,为采矿权市场提供充足的资源储备。
3、加强基础工作,为采矿权市场建设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一是切实加强矿产资源储量登记统计工作,夯实采矿权市场建设的基础;二是发挥规划的宏观调控作用,按规划配置采矿权,逐步形成有序竞争的市场局面;三是加强矿产资源管理秩序整理。没有良好的矿产资源管理秩序,就无法建立规范的采矿权市场,应在整顿、规范矿产资源管理秩序工作中,对国家已经出让的采矿权进行整理,建立完善的采矿权相关资料。对无证勘查、开采矿产资源的,坚决予以查处;对不按规定缴纳采矿权使用费和价款的采矿权人,依法吊销采矿许可证。坚决打击无证开采、越界开采、乱采滥挖等违法行为;四是要依法履行法定权限,依法行政;五是强化服务意识,坚持“阳光行政”杜绝“暗箱操作”,接受社会监督,为博白采矿权市场建设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4、争取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实行采矿权招标拍卖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无现成的经验可供借鉴,离开了各级政府的支持,这项工作将寸步难行。在采矿权市场的实际运作中,国土资源部门要力争得到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在有偿出让采矿权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要积极做好有关部门的协调工作,使采矿权招标、拍卖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5、建立高效的采矿权市场中介机构中介机构作为采矿权的交易市场,通过它进行采矿权出让、转让将非常方便,为了扩大采矿权出让、转让范围,扩大其流通领域,形成公平、合理的竞争秩序,需要建立采矿权交易中介机构。首先,要建立采矿权市场交易场所,按照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实行市场交易、规范操作。其次,大力培育发展社会化的采矿权评估、信息服务、代理、法律咨询、经纪等中介机构。目前,中介机构不仅数量少,而且业务范围狭窄,主要集中在矿产资源储量评估、探矿权采矿权评估等方面,严重制约了采矿权市场的发展。为此,要大力培育多种经济成分的社会化中介机构,鼓励企业、私人、社会组织和外资采取多种形式,开展采矿权的评估、信息服务、代理、法律咨询和经纪等业务。
6、加强采矿权基础信息工程建设,建立高效畅通的现代化信息网络在知识经济时代和信息社会中,信息不畅,将成为市场发育的最大障碍,矿产资源开发信息必须全方位地传达各方投资者的信息,才有可能获得更多的投资机会,才能确保竞争的公正、公平性。当前的问题是,由于基础信息工作不畅,采矿权的出让、转让的服务工作不到位,影响了采矿权市场的建设、管理、监督工作的开展。因此,必须重视与推进全县采矿权信息工程建设,实现采矿权市场网络化信息管理,公开公益性采矿信息,建立以需求为导向的电子政务系统,建立采矿权信息库,发布采矿权信息;建立矿产地登记资料可查询制度、采矿权招标拍卖信息发布制度和交易信息公开制度,体现公平竞争的原则,实现信息公开化;有计划发布找矿开发远景区划;发布采矿权出让信息,适时公布采矿权市场前景预测,给投资者更多的选择机会;逐步实现采矿权市场信息无条件提供与全方位反馈,促进采矿权市场建设。要积极建设地方各级采矿权市场信息系统,在以竞争方式出让采矿权时,各级政府可以直接面向全县、全区、全国甚至国外发布信息。
7、合理确定采矿权价款和采矿权的有效期。采矿权价款或招标、拍卖、挂牌的底价不宜太高,应充分考虑矿产品市场的供需状况、矿山地处的交通地理位置、矿产储量规模、开发利用的技术条件以及开采成本等。
8、采矿权的有效期应因时、因地、因矿种的不同而定,除充分考虑当时、当地矿产品的市场需求状况、交通地理位置、矿产储量规模、开发利用的技术条件外,还应对在有效期内投入与产出进行分析、测算,在一般情况下,使采矿权人有利可图,做到产出大于投入。
9、加强国土资源管理队伍建设。采矿权市场的建设,首先要求转变过去的矿政管理方式,提高管理水平,以适应采矿权市场建设需要。其次,采矿权市场建设又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需要处理好各种复杂关系,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必须把好关。因此,必须加强本系统职工的业务培训,提高国土资源部门的办事效率和依法行政水平,确保每一宗采矿权出让的公开、公平、公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