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在全球大宗商品需求普遍疲软,供求形势整体宽松的情况下,国内原油、铜、铝、钢材等大宗商品价格快速上扬,而煤炭价格却相对较为平稳,相对平稳的煤炭价格较好的缓解了通胀压力,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国内宏观经济的较快复苏。
统计数据显示,截止到7月31日,国内原油基准价格为3525元/吨,与今年年初最低点相比,每吨上涨1456元,涨幅达70.4%;
据上海商品交易所统计数据显示,截止到7月27日,上海1#铜现货价格为44500元/吨,与2月2日今年以来的最低点相比,每吨上涨17500元,累计涨幅达64.8%;截止到7月27日,上海A00铝现货价格为14535元/吨,与1月2日今年以来的最低点相比,每吨上涨3030元,涨幅为26.3%;
另据Mysteel统计数据显示,截止到7月31日,全国钢材综合价格指数为155.4点,与4月10日今年以来的最低点相比,上涨34.1点,涨幅达28.1%。
而据秦皇岛港统计数据显示,截止到8月3日,秦皇岛港5500大卡/千克山西优混煤最低平仓价为565元/吨,与今年3月份的最低点550元/吨相比,每吨上涨15元,涨幅仅有2.7%;与今年年初590元/吨相比,每吨下降25元,降幅为4.2%,总而言之,今年以来煤炭价格可谓相对平稳。为什么原油、铜、铝、钢材等初级产品价格能够持续大幅上涨,而同为大宗商品的煤炭价格却保持平稳?
通过分析我们发现,原油、铜、铝、钢材这几种商品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同时具备现货和期货两个市场。虽然现在我们无法确切证明期货价格在多大程度上推动了这一轮现货价格上涨,但是我们可以肯定的是,在大宗商品需求普遍较为疲软、流动性十分充裕甚至是泛滥的情况下,大宗商品期货价格一定对现货价格产生了较大影响。因为经验告诉我们,在流通性充裕的情况下,实体经济方面稍有好的动向,期货等金融资本市场就会马上进入亢奋状态,从而推动期货价格上涨。
笔者认为,一种商品在同时具备商品现货市场和金融期货市场的情况下,其价格除了受商品现货市场基本的供求关系影响之外,还会受到金融期货市场上投资、投机资本的影响。商品现货市场是商品交易的基础,也是商品交易的最原始方式。金融期货市场是在现货市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作用在于规避现货市场远期风险和发现商品交易价格。因此,同一种商品的现货市场价格和期货市场价格关系密切。笔者认为,现货价格和期货价格可能具有以下关系:在商品现货市场供求偏紧的情况下,现货价格可能和期货价格是一致的,或者说谁领先于谁较难区分,因为现货价格已经在偏紧的供求关系作用下开始上行,期货市场发现价格的功能短期内将被有所忽视;在商品现货市场供求宽松的时候,期货价格一定是领先于现货价格的,因为期货市场发现价格的作用此时最能得到充分发挥,市场上稍有向好迹象,期货价格就会立即上行,尤其在市场流动性较多的时候更是如此。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今年以来国内煤炭价格之所以能够保持相对平稳,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目前尚没有煤炭期货。去年4季度以来,煤炭行业由于采取了积极的限产保价措施,煤炭市场现货价格得以高位维稳。因此,今年以来,因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在大多数行业景气程度下降的情况下,金融市场上投资、投机资本对煤炭行业可谓情有独钟。上海、深圳两个证券交易所数据显示,年初以来,绝大多数煤炭股股价一路飙升,到目前为止,一多半的煤炭股复权价格已经远远超过了在大盘处于6124点时候价格,屡创历史新高。假如有煤炭期货品种上市,在有6月份进入迎峰度夏电煤需求高峰、实体经济回暖、发电量由负转正等众多利好的情况下,加上目前市场上十分充裕的流动性,很难想象期货市场价格不会大幅上涨,从而带动现货市场价格上涨。那时的煤炭市场可能会是另外一种局面,煤电双方可能会因期货价格上涨而顺利签署2009年重点电煤合同,但是,煤价的上涨会推动物价水平普遍上涨,从而导致实体经济全面通货膨胀快速到来,严重影响宏观经济复苏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