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煤炭网 » 煤炭市场 » 国内煤炭市场 » 煤炭市场评述 » 煤炭专家评析 » 正文

煤炭与煤层气开采须和谐共赢

日期:2009-12-10    来源:中国能源报  作者:郭力方

国际煤炭网

2009
12/10
23:13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资讯

关键词: 煤炭 煤层气 开采 共赢

  煤层气开发使煤炭开采安全生产、特别是煤矿瓦斯治理进入了新阶段,两个产业和谐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需要。

  孙茂远表示,作为为中国煤层气产业发展全力奋斗20年的“老兵”,他在开采煤矿和煤层气问题上,一直坚持“先采气,后采煤”、“采气、采煤一体化”的煤炭企业和煤层气企业密切合作、和谐共赢的指导思想,而绝非有媒体报道的煤层气企业欲兼采煤炭、损害煤炭企业利益的意图,他所在的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中联公司”),厚积薄发,正借助国家大力发展煤层气产业之东风,茁壮成长起来。

  “先抽后采”是煤矿瓦斯治理基本原则

  问:对待煤层气和煤炭开采权问题,应该遵循什么样的基本标准?

  孙茂远:最基本的标准就是要坚决贯彻国家制定的《国家煤层气开发“十一五”规划》中指出的“先抽后采”的方针。

  尽管煤层气和煤炭位于同一地层,但是两者的开发技术、规范要求完全不同,各有特殊性,国际和国内都把煤层气作为独立矿种管理,分设煤层气、煤炭矿业权。过去,我国的煤炭矿权由国土资源部和地方政府两级管理,煤层气矿业权比照石油天然气管理,由国土资源部一级颁发许可证。煤层气的独立矿种地位,是坚持先抽气、后采煤的基础。

  另外,“先抽后采”也是真正实现煤矿瓦斯(煤层气)综合治理的最有效途径。因为通过地面尽可能多而全地抽采煤层中的瓦斯,才可能使后续采煤过程中的瓦斯浓度降低至安全水平,尽可能避免发生瓦斯矿难事故。因此,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尽可能实现“先抽后采”是最积极的瓦斯治理措施。

  井下边抽气、边采煤,是目前大部分煤矿的抽采和瓦斯治理措施。这种办法,一方面瓦斯抽出率不高,另一方面大量的煤层气随着煤炭开采而被动地、无法有效控制地排空。大部分煤矿抽采率只有35%左右。另外,由于浓度过低,抽采煤层气利用起来难度很大,利用率一般为30%左右。

  按照“先抽后采”思路,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我曾提出了“采气、采煤一体化”设想,意在实现多赢。主要目标是把煤层中的煤和煤层气的开采通过前期的统一规划、优化不同条件下的开采技术方案,在最大限度不伤害煤层地质构造的基础上实现最大程度抽出煤层气,保障后期开采煤炭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因此,坚持“先采气、后采煤,采气采煤一体化”方针,是实现瓦斯这个昔日“矿井杀手”变废为宝,实现华丽转身的科学原则。

  问:加快煤层气开发,是煤层气企业为煤炭安全生产做出积极贡献的最好方式,您怎么评价这个说法?

  孙茂远:历史经验反复证明,重视并认真实行“先采气、后采煤”,支持煤层气开发,煤矿安全保障就会增加;不重视煤层气开发,不按照“先采气、后采煤”原则办事,就会增加安全隐患。2008年地面煤层气产能达17亿立方米/年,煤层气产量5亿立方米,是2005年煤层气产量的14倍。截止今年7月份,累计施工煤层气井3800多口,产能达到25亿立方米。我国一些煤矿实行地面、井下综合开采煤层气,取得良好的瓦斯治理效果,如淮南、晋城、阳泉、铁法等。

  煤企气企合作共赢是科学发展的需要

  问:如何在坚持“先抽后采”的开发方针下,实现煤层气矿权和煤炭矿权问题的妥善解决?

  孙茂远:在煤层气富集区、适采区,根据煤层气开发利用规划和煤炭开发规划综合考虑,划定优先勘查、开发煤层气区域,不重复设置煤炭矿权,似乎有使煤炭开发让位于煤层气开发、影响煤炭开发之嫌。

  对这一点,我刚才讲到,煤层气开发、煤炭开采的专业技能不具有通用性,搞煤层气开发的无论如何也搞不了煤炭开发,这尤其在专业的煤层气开发公司更为突出。这种稍作判断就能明白的道理,不难理解。

  整装煤层气的开发规划是规模化开发的前提,并不是说将煤层气开发凌驾于煤炭开发之上,而是希望在国家煤炭、煤层气开发规划的指导下,给建设煤层气生产基地一定程度的保障和支持,就象美国圣胡安盆地、黑勇士盆地一样。我一再重申,煤炭是中国主要能源,煤层气开采绝对不应影响煤炭产业的发展,稍有影响就是自取灭亡。煤层气开发必须获得煤炭行业的大力支持。

  除了整装煤层气田的开发以外,还应注意以下情况:

  首先,在煤炭和煤层气都是优质资源的一部分区域,可以允许同时设置煤炭和煤层气矿业权,鼓励两个矿权人合作开采煤层气资源。像美国西弗吉尼亚州的煤层气公司一样,煤层气专业公司开采煤层气,同时兼顾后续煤炭作业;煤炭企业提供已有资料,配合煤层气抽采作业,双方默契配合,各取所需,双赢互利,有益安全,不留后患。

  其次,对于已有矿业权重叠的区域,应本着尊重历史、考虑现实、兼顾各方利益的原则,协商处理已有矿业权重叠矛盾。煤炭、煤层气企业已有合作协议、合同,继续执行;尊重、遵守对外合作区已有的合同、协议,严格执行;未有合作协议的,本着早登记、早优先、先采气后采煤的原则,签署合作协议书;2年以内需采煤的区块,煤层气企业可退出。

  近年来,中联公司在与煤炭企业存在矿业权重叠问题的区域,根据煤炭企业提供五年、十年规划部署煤层气作业区,为煤矿治理瓦斯服务,也及时抽采可贵的煤层气资源。到目前为止,在获得批准的煤层气区块内,共与煤炭企业签署了63个煤层气与煤炭矿权重叠解决协议,支持相关煤炭企业办理煤炭矿业权证,共解决重叠区块面积均2182平方公里。还与14家煤炭企业签署“内内联合、一致对外”的对外合作开采煤层气资源的内部协议。同时,也根据煤炭开采的需要,中联公司还主动退出一部分煤层气矿权。

  最近,股权调整后的中联公司又积极与华晋焦煤公司等3家煤炭企业深入探讨、实践煤矿区内合作开发利用煤层气的新途径。

  煤层气、煤炭矿权重叠非制约主因

  问:对于我国煤层气整个产业的发展来说,矿权重叠问题是不是影响发展的主要因素?

  孙茂远:需要指出的是,矿权重叠问题需要政府加强管理、正确导向,但并不是当前制约我国煤层气产业发展的主因。

  煤炭、煤层气矿权重叠面积约占已登记煤层气区块的1/6,真正意义上的矿权重叠、矛盾很大的面积实际很小。目前,国土资源部根据有关法规开展了很多卓有成效的工作,这个问题已经大大缓解。只要继续加强管理和协调,不会成为制约我国煤层气产业发展的主因,更不会影响煤炭产业的发展。

  截至2008年底,全国累计钻煤层气井3496口,形成产能约17亿立方米(利用量不足5亿立方米,完成2010年地面产气量50亿立方米/年的规划目标难度较大)。目前我国煤层气井主要集中在中联公司等单位获得探明储量的山西省沁水盆地南部,该地区钻井数达2400余口。从全国而言,我国煤层气探明储量仅占资源量的3%。,勘探任务巨大。政府扶持力度有待提高、融资基础工作亟待改善、勘探投入资金严重不足、我国煤层气田普遍存在的“低渗、低压、低饱和、高地质变动程度”的“三低一高”等技术难题尚未很好地解决等,才是我国煤层气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难题。

  我深切地希望大家共同呼吁、鼓励煤层气、煤炭企业“诚信、和谐、合作、共赢、发展”,我坚信这是一条必由之路。

  力推煤层气与煤炭开发和谐发展

  问:作为煤层气开发领域历史最长、开发范围最广的央企,中联公司未来如何为推动我国煤层气产业发展贡献力量?

  孙茂远:近年来,中联公司承担的沁南煤层气开发利用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潘河先导性试验项目40口井网,经过3年多排采,单井产量稳步上升,2008年底单井稳定日产量平均达到4000立方米/天,最高单井稳产量达到9900立方米/天,完成钻井410口,建设煤层气产能4亿立方米/年。沁南煤层气示范工程遵照“先抽气,后采煤,采气采煤一体化”的建设方针,取得了全面成功。国内、国外煤层气产业已经看到,通过落实认真规划、精心运营、科技领先等措施,煤层气产业可以实现健康发展,可以大大推动煤矿瓦斯治理工作,并能够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中联公司计划到2020年前后,将建成若干个煤层气生产基地,煤层气市场占有率将大幅度提高,争取煤层气份额达到40%左右。煤层气这个清洁能源也将输往“气荒”的中部地区、南方地区,缓解中部和南方地区天然气供应紧张局面。同时,股权调整后的中联公司要深化改革、转变观念,实现战略性转移,即强调煤层气资源开发与配合煤矿瓦斯治理并重,为煤炭的洁净化利用和煤矿安全生产做出更大贡献。


 

返回 国际煤炭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文章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