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该发生在夏季的电荒局面,却于用电淡季在全国多个省份肆意蔓延。
时时曝出的各地电荒预警新闻,让王安林感到些许凉意。他是山东省某电厂生产部主任,虽然山东省并不在“重灾区”,但他所在电厂的发电工作,也受到了影响。
往年4-8月是电煤价格的回落期,届时电厂都会大批购煤加紧发电,以保证夏冬旺季的用电需求,“然而现在,要不是山东省使用行政措施提高电厂的电煤储备耗用天数,日子将会很难过。”他对新金融记者表示。
但大部分区域的电厂没有这个好运气。电监会预警周报显示,4月底由于电煤价格持续上涨,多地出现缺煤停机现象。近期出现电煤库存低于最低存煤警戒线(7天)的地区有吉林(6 .9天)、四川(6 .7天)、陕西(6.6天)、青海(5.2天)。
“低于警戒线,电厂就会面临停炉的风险。”王安林说,这是谁都不想看到的结果,电厂一旦停炉,冷却后再加热,需要上百万的费用,这会令本来就亏损的电厂雪上加霜,那时电厂就会不计成本地到处抢购煤炭,其他区域的煤炭供应链也会受到影响。
为了缓解煤炭季节性供应紧张,国家煤炭应急储备方案(以下简称“应急方案”)已于3月份获得国务院批准,并确定第一批国家煤炭应急储备计划为500万吨。
该方案由国家发改委经济运行调节局、固定资产投资司与财政部经济建设司牵头。首批应急煤炭储备试点有神华等10家大型煤炭、电力企业和秦皇岛港、黄骅港、舟山港、广州港、武汉港、芜湖港、徐州港、珠海港8个港口企业。
根据应急方案,试点企业被要求于5月底前完成实物储备,以应对夏季用电高峰。
港口动力不足
距离储备限期还有两周的时间,新金融记者从秦皇岛港、舟山港、广州港、徐州港、珠海港5家试点港口获得的信息得知,除了徐州港表示能按期完成计划的40万吨煤炭储备任务之外,其余4个港口的承储项目均处于规划或在建阶段,还没有进入实质性的煤炭储备阶段。
实现煤炭储备应夏季用电之急,或成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秦皇岛港宣传部一位负责人告诉新金融记者,上级的指示是“边干边摸索”。但是港口在3月份被确定为试点至今,在资金投入、实物储备、运营方式等方面还没有实质性进展。
这个消息似乎并不利好,作为世界最大的煤炭输出港和我国“北煤南运”、“西煤东运”大通道的主枢纽港,秦皇岛港的应急使命最重:承担130万吨的应急煤炭储备量,在各大承储企业和储备点中所占份额最大。
而处在煤炭供需矛盾较为突出的浙江,舟山港务管理局至今还没听到事关煤炭储备试点的任何计划。港务局一部门主任表示,“该承储项目由杭州能源集团主导进行,但目前他们还没有就此事联系过我们。” 在试点港口中动作较快的是珠海港。应急方案公布之前,今年1月3日,珠海市人民政府与神华集团、粤电集团、珠海港集团签署框架合作协议,将投资43亿元在珠海高栏港区建设华南最大的煤炭储运集散中心。
该煤炭储运项目预计年吞吐量为4000万吨,其中承担国家应急储备量为100万吨。该项目相关负责人告诉新金融记者,目前工程进度还处在储煤基地的填海改造准备期中,交付使用要等到明后年了。
某知情人士透露,港口试点工作难以推动的原因是,发改委至今还未给出关于补贴、合作模式、港口扩容、贷款事宜等具体方案,原定5月的储备限期,可能将推迟到6月份,但时间表尚不明确。
该知情人士供职的广州中煤华南销售有限公司,已确定与广州港进行合作,将完成20万吨的承储任务,但目前尚不确定对广州港原有货场进行储备还是对其进行改造升级。上述人士称,这些并不是由港口或煤企单方面决定的,涉及全国试点的通盘考量,需要和煤企、电企、地方政府和交通部门等多方协调达成统一意见。
“在发改委待发的所有具体实施方案中,让部分港口试点等待最热切的,还是补贴方案。”一位业内人士表示。
按照应急方案,储备点新建、改扩建所需资金,可从中央预算内投资中安排投资补助。此外,方案将对煤炭应急储备贷款给予利息补贴,对场地占用费和保管费给予定额补贴。
煤炭不同于其他物资,其储备成本和风险不可小觑。一是煤炭极易风化、变质,甚至自燃,二是堆放室外占地大,又容易造成环境污染,因此煤炭储备在技术上难度很大。
而煤炭露天存放时间越长,储存成本也越高,煤炭本身的价值则越低。按照储存3个月来计算,煤炭平均热值损耗达到1%-2%。
北方某港口一位负责人告诉新金融记者,100万吨的煤炭在港口储存一个月,对外堆存费需要2000多万,这里面包含场地租金、污染治理、防火管理、安全巡逻等各种费用。“当然,具体费用要根据港口条件而定。”
她表示,如果仅仅作为煤炭储备的中转站,没有配套的相关盈利项目,没有政府补贴,自身消化这么高的储存成本,港口不会情愿做这个试点的。对港口来说,货物流越快效益就越好。
“依靠长期补贴完成煤炭应急储备,是政府的负担,同时也是企业的负担,这种方式不可持续。”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主任钱平凡对新金融记者表示。
应急成效打折
身为电厂生产部主任,王安林对应急方案还抱有希望。他表示,当电厂因缺煤而面临停炉的巨大损失时,政府能帮助企业从试点中优先采购电煤配给电厂,是个好事情。
当他听说全国所有试点的总储备量只有500万吨时表示:一家大型电厂平均每日发电用煤将近4万吨, 500万吨只给这一个电厂,才能维持4个多月。
对于2010年我国电力行业煤炭预估消费量16.6亿吨来说,500万吨只是杯水车薪,难以起到应急效果。
为何发改委将首批试点储备量设为500万吨,钱平凡推测,由于试点企业较为分散,各地用电情况也不一致,所以选择一种容易操作和管理的方式进行小储量实验。
国家发改委官员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日后还会推出第二批、第三批试点。
钱平凡表示,目前预计第三批出来后,储存量也只有2000万-3000万吨。“收储量应指向1亿吨。”他认为。
不过,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认为,使应急效果难以实现的原因中,储量大小并不是关键,而是现有煤炭运输条件的局限性。
国家相关部门是在2008年南方遭受雨雪冰冻灾害导致煤荒电荒之后,加快了煤炭储备体系的制定节奏,但林伯强认为,自然灾害发生时,灾区的公路和铁路也处在瘫痪状态,试点储备再多的应急煤炭,也无法运输过来。
我国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西北部地区,而能源消费需求主要集中在经济较为发达的中东部地区,长距离的运输条件、以及中间环节的繁琐使煤炭不能及时从产地到达电厂。
因此无论是港口利用物流优势储煤、还是煤企利用资金实力储煤,都难以逾越现有煤炭运输线路的局限性。而中国煤炭运销协会市场观察员李朝林对此观点表示认同,并非所有地区都适合、都有必要建设煤炭储备基地,煤炭应急储备点首先要靠近市场。
林伯强对新金融记者表示,靠电厂自身储备煤炭,更实际一些。“如果分散的火电厂能多储存一点,总量也绝不会亚于500万吨。”
难解物流之困
或许王安林的愿景将很难实现,但如果按照专家的意见,电厂多加储煤以备不时之需,以目前形势看来将更不现实。
“往年春节后的几个月,是煤炭价格的回落期,但今年的情况是,不降反升。”王安林说。以山东省东胜市的煤价来看,春节后较春节前,发热量4000-5000大卡的电煤每吨上涨15元左右,涨幅约10%,这个价格高位仅次于2008年。
一位常年进行煤炭贸易的中间商韩金钊也表示,近一两年的煤价已经没有了淡季和旺季之分,一直处在高企态势。
据指数中心“2011年5月4日至5月10日周报告”显示,环渤海地区港口平仓的5500大卡市场动力煤的综合平均价格报收820元/吨,比前一报告周期上涨了2元/吨,实现连续八周上涨。
电厂发电原料成本包括煤炭、柴油和燃料,王安林所在的电厂,往年的煤炭所占总原料比例不会超过70%,如今这个比例已达到82%。“我们这种运行效率比较高的电厂都在亏损,更不用说其他电厂了。”
中电联今年一季度《全国电力供需与经济运行形势分析预测报告》显示:受市场电煤价格持续高位影响,火电企业利润从上年同期的46亿元大幅下降到4亿元,销售利润率接近于零,中部六省、东北三省以及山东省火电继续全部亏损,亏损面明显上升。
一方面是发电企业缺乏流动资金完成储煤,而在产业链的另一端,煤炭企业也不情愿折价增加煤炭供给。
2009年至今煤炭企业的兼并重组,对安全事故、资源浪费等起到了积极影响,但是在煤炭定价方面,却丧失了充分的市场竞争机制。李朝林对新金融记者表示,在一些产煤大省,几大煤炭集团会在煤价低落的形势下联盟减产保价,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煤价总在高位运行,没有了淡季旺季之分。
不过煤商韩金钊却并不认同李朝林的解释,“我在山西所看到的大型煤企的煤矿,都在轰轰烈烈地加紧生产,煤矿堆场很大,关键是运输环节跟不上。”
电荒的逼迫使得很多电厂甚至地方政府官员四处跑煤,煤炭运力越来越吃紧,让韩金钊在内蒙古的煤炭资源难以发运到秦皇岛港进行销售,“此时煤价飙高,我却空有一肚子的客户资源和贸易常识却派不上用场,馋死人。”
运输线路的稀缺性,反过来让其具备了商品属性,由此在煤炭流通环节中呈现出种种灰色地带。
王安林分解了一次煤炭出矿到进入电厂的费项:2200-2300大卡的煤,从鄂尔多斯出矿价为220元/每吨,运往张家口的路费是200多元/每吨,到了火车站装车费为50-60元/每吨,到山东电厂的铁路运输费是100多元/每吨,运输中转总费用高达每吨360元左右。
而如今,春节后的运输费和占道费都比春节前出现不同程度地上涨,王安林表示,电厂更没有了储煤的动力。
按照应急方案的设计,当储量达到一定规模,可以起到平抑电煤价格波动的效果,但在当前大型煤企掌握定价权的前提下,上述设计就成了一个伪命题。
而靠煤炭储备试点来整合流通资源,从而降低电煤运输成本,也不现实,林伯强认为,运输和流通中的灰色环节,还有现行的煤电价格机制,都是导致煤炭供应吃紧的根本问题,同时也是老问题。
老问题不解决,就只能永远的“应急”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