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晋城市发改委下发通知,要求市、县两级投资主管部门暂停受理企业申报的新建和单纯扩大产能化肥生产项目。这标志着,晋城市传统煤化工产业向生产己内酰胺、三聚氰胺、脲醛胶等精细化工产品的现代煤化工产业转变迈出了一大步。
晋城市是全国最大的无烟煤基地和化工原料煤基地,早在1984年,晋城市就被列为全国化肥原料煤基地。随着1999年兰花集团对兼并的原市第一化肥厂实施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改造,生产出第一粒尿素以来,晋城市煤化工产业逐步形成了以高浓度氮肥为主体,甲醚、二甲醚、合成油及各类精细化工产品为补充的格局。2011年,全市化肥总产量达到434.8万吨,同比增长17.3%,并实现了110万吨甲醇、10万吨二甲醚、10万吨合成油的生产能力。
“受三方面因素影响,使晋城市煤化工产业需从‘传统’向‘现代’转变。”据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全市14家主要煤化工企业,其中就有11家生产尿素、合成氨等化肥产品。但是,目前国家已将化肥工业政策导向由多年来的“促发展”转变为“重调控”。化肥产业投资过热、市场供大于求、产能增幅过快等现象,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存在;第二个因素是晋城市无烟块煤造气的资源、成本和技术优势将逐步削弱。目前,晋城市的化肥生产装置全部采用固定床气化工艺,这一工艺十分适合晋城市无烟块煤的转化,也是长期以来晋城市在煤化工产业发展中的最大优势。但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固定床间歇气化工艺正被逐渐淘汰,晋城市无烟块煤造气的资源和成本优势正逐步削弱,随着节能减排工作力度的加大,需要对高能耗、高污染行业进行调控。煤化工产业属高能耗、高污染行业,尽管近年来晋城市煤化工产业通过技术改造,能耗和污染减排都取得了明显成效,但由于自身的工艺特点,煤化工产业对晋城市节能减排和环境治理还是造成了很大压力,目前丹河流域已没有新建煤化工项目的环境容量。
根据晋城市《“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提出的“建设全国重要的新型煤化工基地,实现传统煤化工向现代煤化工的转变。”晋城市传统煤化工产业的搬迁、改造和大型新型煤化工项目建设正在有序推进,重点发展己内酰胺、三聚氰胺、脲醛胶、聚甲醛、有机硅单体等精细化工产品和烯烃衍生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