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一重工26亿元收购德国机械巨头普茨迈斯特,是划算还是不值?这场闪购案仅历时三十三天,未来整合之路是顺畅还是艰巨?
三一重工于2012年1月30日发布公告,控股子公司三一德国联手中信产业投资基金共同出资人民币26.54亿元,收购普茨迈斯特100%股权,其中三一德国占比90%.这标志着三一重工这家中国民营重工企业将完全收购了其竞争对手——有着“大象”之称的德国机械巨头普茨迈斯特。
著名财税专家马靖昊和《经理人》杂志深圳采编中心主任苏龙飞周日做客甘肃卫视《新财富夜谈》节目时均表示,三一重工26.54亿元收购普茨迈斯特是一桩划算的买卖。
马靖昊称,“三一重工收购普茨迈斯特的市净率是2.03倍。此前,中联重科收购CIFA市净率是7.22倍。”
苏龙飞则指出,“三一重工收购普茨迈斯特,可以节省起码五年的研发投入,而三一现在只付出了两年的研发投入的代价。”
三一重工总裁向文波此前表示,普茨迈斯特所拥有的技术将迅速提升三一重工现在的产品质量,进一步提升到世界级水平,市场占有率会进一步提高。另一方面,三一重工所拥有的产业链又可以大幅降低普茨迈斯特的成本水平,提升普茨迈斯特的盈利能力。
马靖昊认为,三一重工和普茨迈斯特整合可以达成互补。“普茨迈斯特的技术以及全球营销体系是很好的,它唯一的缺陷是成本比较高。中国的劳动力成本比较低,可以通过供应零配件等等来降低它的产品成本。”
但罗兰贝格管理咨询公司大中华区副总裁夷萍却有不同的看法,“把普茨迈斯特的混凝土机械拆开来看的话,底盘用的是奔驰的,它能够在中国本土化吗?三一用重汽的底盘,普茨迈斯特也不可能用。再比如普茨迈斯特的泵,是在德国最核心的技术,不可能拿到中国来。其实,成本节约的空间是比较有限的。”
夷萍还提出了一系列质疑,“企业两边的管理层代表着自己本身的利益,比如核心零部件的采购,它当地有自己的供应商和配套系统,是不是愿意把采购放到中国来,它当地的员工该怎么办?中国企业在引进技术的时候,还有一定的困难,不能理解整个研发的流程和过程、计算方法、设计思路、包括比较好的计算机的控制系统,都没有足够的基础来消化引进和吸收。最重要的还有企业文化和价值观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