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存爆满!这个带有预警信号的现象让煤炭业内的碰头会议频繁起来。就在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召开部分煤炭企业经济运行分析座谈会之后,中国煤炭运销协会于上周相继召开煤电企业、有关专家研讨会,分析市场形势。
会议之外,各家煤炭企业的销售专员也都密集出动,前往煤炭集散地搜寻信息,洞察市场行情。
各方反映,全国主要煤炭中转港口的库存已经接近峰值,更严重的是,南方接卸港口和电厂的煤炭库存也基本爆满。面临"满仓"的考验,港口最先着急了,想办法疏港。一些煤炭企业也着急了,可库存还是一个劲儿地往上涨,煤炭产量增速似乎也没有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有效控制。
最新数据显示,6月11日,北方秦皇岛港、国投京唐港、曹妃甸港、天津港的煤炭库存分别达到908万吨、202万吨、291万吨、382万吨,接近各自的库存能力上限,锦州港的库存达到258万吨,超过200万吨的库存能力上限。
上周,南方接卸港宁波港、广州港、六横岛储煤基地、镇海港的煤炭库存分别为220万吨、274万吨、160万吨和142万吨,也接近各自库存能力上限。
6月初,全国重点电厂煤炭库存量已经达到创纪录的9134万吨,环比增加782万吨,增幅9.4%,同比增幅48%,可用27天,部分地区的电厂煤炭库存甚至超过100天的使用量。"不怪电厂没有采购煤炭的动力,着实没地方放了。"一位业内人士对此很是担心,增加的煤炭往哪儿放?
在不同场合,煤炭企业的销售负责人都在倡议:是时候限产保价了,可全国煤炭产量还是有增无减,价格还在降,回款成问题。
煤炭企业宁可打破"不赊销"的规矩,也不舍得为保价而限产,因为几家企业限产不成气候,不仅保不了价,还会有损失市场份额的风险。
这种担心不是空想。据行业快报,1月至5月,全社会用电量1.96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8%,增幅回落6.2个百分点,为近年较低水平,然而原煤产量却保持高于这一增速的态势增长。增产主要来自于三西地区(山西、陕西、内蒙古西部),而限产的企业多集中在东部老矿。一增一限相互抵消后,全国煤炭产量增速仍然高于用电量增速,由此导致煤价一降再降。
在这轮市场反转中,资源条件不好、生产成本高的煤矿是最先感受到危机的企业,也是限产保价呼声最高的企业。然而,没有三西地区参与的限产只是杯水车薪,市场价格进一步下跌的局面也无法得到控制。目前电厂库存已经爆满,没有地方存放继续增加的煤炭了。铁路部门为了完成运输目标,见到煤矿出煤,就会"不顾一切"地运煤到港口,高库存已经成为国内动力煤市场活跃的巨大障碍。
不知道欲借机扩大市场份额的煤炭企业在增产的时候有没有注意到,逆势增产也存在风险。要知道,随着一些企业商品煤销售量的逐步增加,回款质量在逐渐下降。据一些大型煤炭企业反映,其用户支付承兑汇票的比重在不断增加,回款风险越来越大。
这种以放宽付款尺度为代价扩大销售的策略,会增加资金风险,或许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