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以来,本应在夏季用电用煤高峰之际高企的煤炭价格,却出现了连续3个月的下跌。
数据显示,截至8月1日,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比前一报告周期下降5元/吨。这是该指数的连续第13周下降。
尽管价格下跌,但市场仍不买账。国内各大主力电厂一改过去存煤紧张的局面,存煤天数最高时达到了30天;而秦皇岛、曹妃甸、天津和黄骅港4大煤炭输出港,也出现罕见的高库存压港情况。
更为突出的是,往年用电高峰季节供不应求的电力用煤,如今却面临着火力发电企业开始限制进场的尴尬。
经历了“黄金十年”的煤炭业是否已开始进入寒冬?
寒冬来临
有着国内煤炭价格风向标之称的“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最新发布时称,截至8月1日,环渤海地区发热量5500大卡的市场动力煤综合平均价格报收626元/吨。累计下跌达到161元/吨,整体降幅超过20%,再度刷新了该指数最低纪录。
对此,东方证券分析师吴杰认为,考虑到经济增长和成本增加等因素,每吨620元的价位要比2008年最低时的590元更让煤企日子难过。因为其时的秦皇岛煤价仍比成本要高100元左右,现在则低于了100元,企业利润空间大为压缩。
与此同时,7月31日至8月1日在大连举行的“2012(第三届)东北亚煤炭交易会”上,中国煤炭运销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前5个月,90家大型煤炭企业已经出现了亏损;截至6月末,其应收账款同比增长52.8%。
据协会副秘书长梁敦仕透露:2012年前4个月,煤炭供需主体略显平衡,但进入五六月份即出现了需求明显回落、价格快速回落的情况。
据测算,上半年全国煤炭消费总量约19.7亿吨,同比增长2.8%,比去年同期增幅回落6.6个百分点。而全社会煤炭库存也呈现上升趋势,至6月末存煤达6.78亿吨,其中重点发电企业增长了39.5%,平均存煤天数为27天,到7月22日又下降为25天。
近年来,国际市场煤炭价格总体上呈现下降态势。7月20日,澳大利亚纽卡斯尔港为688美元/吨,比年内价格高点下降了30美元/吨;而从澳大利亚进口到青岛等地区的到岸价为172美元/吨,比年内的高点下降了大约40美元/吨。由此,造成了进口的大量增加,今年上半年煤炭进口大约为1.4亿吨,同比增长65.9%;净进口1.3408亿吨,增长77.5%。其中,6月份进口量达到了2719万吨,为历史最高水平。这也加剧了国内煤炭市场的供求变化。
梁敦仕认为,7月份以来面临着国际市场部分煤炭企业的再次价格下调,其幅度在50/吨—100元/吨之间。其中无烟煤下降最多,已经超过了每吨130元。
煤炭行业似乎正在进入寒冬。有煤炭经销人员甚至感叹:以往请客埋单的总是电厂等下游用户,但如今,反倒是上游煤炭企业排队请下游用户吃饭了。
下跌主因
分析人士认为,糟糕的经济形势和供需失衡的市场,是煤炭价格走跌的主因。
用电量是经济运行的晴雨表。据中电联《2012年上半年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及全年分析预测报告》显示,上半年,全国社会用电量为2.38万亿千瓦时,同比仅增长5.5%,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6.7个百分点,为近年来较低水平。
电力行业是煤炭消耗大户,占我国煤炭消费量近60%。数据显示:2012年上半年,电力行业耗煤9.9亿吨,同比增长2.7%,增幅回落9.4个百分点。
受钢铁、建材、化工等行业相对低迷的影响,以及其他替代能源的发展及节能指标的提升,全社会的煤炭需求量明显下降。
同时,入夏以来,水电进入旺季,也间接导致火电对煤炭需求的大幅减少。
在需求相对疲软的背景下,由于煤炭产能过快释放和国际煤价波动影响,国内煤炭供给较快的增长态势,使得市场供需出现失衡。
有关数据显示,中国目前煤炭供应的能力大幅度增加。“十一五”期间,中国煤炭开采及洗选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为2.5万亿元,是“十五”期间年均的5.5倍。而今年1至5月份,全国煤炭产量为15.62亿吨,同比增长6.59%。前6个月,我国煤炭进口1.4亿吨,增加65.9%;累计出口578万吨,同比下跌34%。
对此,中国煤炭经济研究院院长岳福斌分析认为,“当前煤炭产业过快而又集中地将产能转化为产量,在需求疲软的背景下加剧了供给相对过剩的局面,这是导致产业景气下行的重要原因。”
八月份企稳
这一轮煤炭产业的下行趋势将会持续多久?
梁敦仕认为,下半年煤炭进口量将继续增加,煤炭供应继续保持小幅增长,而需求可能继续回落,煤炭市场仍将显现供大于求的形势。
东方证券分析师吴杰则从成本曲线角度推算,目前煤价已到边际成本支撑区间。“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在600元/吨-630元/吨之间有较强支撑。”
吴杰告诉《上海国资》,通过对全国各地煤炭产量和利润的整理,他们推导了用于描述不同利润区间的煤炭产量分布的利润产量曲线。根据该曲线显示,2012年全国有6.8亿吨煤炭产量的吨煤利润总额在50元以下,有23亿吨产量的吨煤利润总额在100元以下,也就是说如果全行业利润下滑50元,则行业会有6.8亿吨产量陷入亏损,如果考虑折旧(全行业吨煤折旧摊销假设为30元),则企业利润产量曲线上移30元得到停产曲线。也就说:如果煤炭行业利润下滑80元,则有6.8亿吨产量将面临无法收回现金成本而停产的风险。
由于价格下跌,陷入亏损的煤炭生产企业将会停产。有关数据显示:目前内蒙古已有50%—60%煤质较差的企业陷入停产状态,鄂尔多斯(8.50,-0.13,-1.51%)300余煤矿中,有200个停产或半停产;陕西榆林也有70%左右的煤矿停产、半停产,这些停产和半停产的煤矿以中小型煤矿为主;山西、河南煤矿开工率均在五成左右,这种情况已持续1个月左右,且目前开工时间仍然待定。
同时,进口国际煤的比例也可能缩小。吴杰表示,8月份以后,中国进口国际煤的上升幅度会明显减少。“国际煤炭公司相对中国并没有明显的成本优势,低成本倾销中国很难。据统计,澳洲、印尼、南非、美国等部分上市公司计有近7亿吨产量,其中近5亿吨产量的利润低于我国平均利润。而全球各国销售港口煤的盈利仍是中国相对较高,因此,中国受国际煤低成本倾销冲击的可能较小。”
随着更多的煤矿减产,煤炭产量将进一步下滑,在进口煤也缩减的情况下,市场供需最终会回归平衡状态,价格也会逐渐企稳。
吴杰表示,当前煤炭价格下滑的趋势可能不会持续很久。因为需求不会持续变差。从发电量角度推算,五六月份发电量增速下滑的情况,在未来1—2年内不一定持续。因为按照发电量增速是GDP增速的70%推算,7%的GDP增速仍会有5%左右的发电量增速。“未来需求改观的概率较大,不用太过于悲观。尤其对动力煤而言。”
绿地能源集团副总经理卢铭告诉《上海国资》,“今年3月份他就提出,煤炭价格会在8月份企稳,并缓慢回升,到年底预计增长15%—20%。因为年初至今已出现40%的下滑,全年煤价会下降20%左右。”卢铭强调,8月份以后的缓慢回升,主因将是夏秋用电高峰的拉动以及水电淡季来临后的火电替代增长带动,属于市场本身的恢复。随着十八大的召开,明年煤炭行业会有政策性的增长。
一个有力的佐证是,最近两周,“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的下跌幅度已经大幅收窄,仅下降5元/吨,而在6月中旬到6月底,单周跌幅高达26元/吨—27元/吨。煤价下跌幅度缩小的同时,港口库存也降低至接近800万吨的水平。
岳福斌则认为,虽然煤炭产业在今年三季度末、四季度初可能出现止跌反弹的行情,但这并非产业景气走势反转的拐点。这次发生在国际经济不稳定、国民经济增速减缓、下游产业逆向拉动而形成的煤炭产业周期性调整,至少需要2至3年左右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