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煤炭网 » 煤炭行业新闻 » 中国煤炭要闻 » 正文

三月煤炭市场偏冷加剧煤企要学会“冬泳”

日期:2013-04-30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  作者:本站整理

国际煤炭网

2013
04/30
11:18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和中国煤炭运销协会近日发布数据显示,3月,全国煤炭市场景气指数为-27.6,比2月下滑8.3点,反映煤炭市场依然偏冷,且程度加剧。

  从各项基础指标看,受多重因素影响,在一季度国内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新开工情况都不够理想的情况下,经济基本面对煤炭需求的拉动力度低于预期。同时,由于3月正值汛前放水清库期,水电处于高发状态,水力发电量同比增长23.6%,火电厂发电量仍低速增长。3月,煤炭需求同比增长0.75%,比前2个月的月均水平回落2.8个百分点,增幅明显低于正常水平,煤炭需求偏异指数比2月回落4.5点,跌至-14.7。

  3月,国内煤炭产量同比下降1.7%,但进口量大增,同比增长22.2%。当月煤炭供给增量大于消费增量,全社会煤炭库存量继续增加,致使供求平衡指数比2月回落0.3点,跌至-13.2,煤炭供求总体上处于宽松状态。3月,国内煤炭市场价格行情稳中有跌,动力煤价格普遍比2月下旬每吨下降5元左右,局部地区的个别品种每吨下降20元。3月的煤炭价格偏异指数为-11.8,环比回落4.5点。

  从经济基本面来看,4月初以来,各地基础设施项目的启动加速,但受房市预期不确定性增大的影响,房屋新开工情况仍可能低迷,经济基本面对煤炭需求的拉动力度仍将偏小。从气候因素来看,据有关部门通报,4月来水较好,华中地区水电出力明显增加,水电对煤电的替代仍将十分明显,同时风电也将进入高发状态。电力结构的变化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煤炭需求的增长。据初步判断,4月煤炭需求仍将偏少,煤炭需求偏异指数将小幅走低。

  从供应侧看,4月地方煤矿将继续复产。据了解,山西省今年将有1亿吨年产能释放;同时,国际煤炭市场总体供大于求,煤炭进口量仍将处于高水平。预测4月煤炭供给大于需求的可能性较大,煤炭供求平衡指数将继续回落。近期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继续呈现小幅下降态势。4月初国内炼焦煤价格出现了新一轮下调,个别钢厂要求煤矿降低焦煤价格。

  国际煤价继续走低。预计4月中下旬煤炭市场价格走势将进一步偏弱,但考虑到目前国内煤炭价格已经接近成本,下跌空间有限,预测价格偏异指数将小幅回落。综合分析,由于需求偏异指数、供求平衡指数和价格偏异指数皆可能不同程度回落,预计4月份煤炭市场景气指数将继续下滑。

  岳福斌:煤炭企业要学会“冬泳”

  2013年一季度,中经煤炭产业景气指数降幅明显趋缓,表明行业调整最痛苦阶段已经过去。但预警指数仍在“蓝灯区”中缓缓下行,煤炭产业仍处寒冬期。

  2013年一季度,中经煤炭产业景气指数虽继续下滑,但与过去4个季度大幅下滑态势不同,降幅明显趋缓,表明行业调整最痛苦阶段已过去。鉴于预警指数在“蓝灯区”中缓缓下行,产业仍处寒冬期。

  目前,煤炭产业的最大暖意在于市场回暖。一季度,生产者出厂价格总水平同比下跌10.9%,但销售收入同比微增0.2%,表明煤炭消费量有较大幅度增加。根据中国煤炭经济研究院测算,一季度煤炭消费量超过10亿吨,其中包括8000万吨进口煤。另外,全社会库存已连续两个季度快速回落。种种迹象表明,煤炭市场确实在回暖。

  值得注意的是,在市场回暖的同时,煤炭产业的主要矛盾也发生了变化。2012年,在国内外经济增速放缓,煤炭市场需求萎缩的情况下,煤炭产能集中过快释放,导致价格暴跌。管理部门曾提出“限产保价”,但“限产令”没有让煤炭价格稳住,反而给进口煤大量涌入创造了有利条件。由于国内外价格倒挂,进口煤价对国内煤炭价格造成了抑制。一季度末,秦皇岛5500大卡动力煤价格从上季度末的633元/吨下跌至618元/吨。煤炭价格持续疲软已成为煤炭产业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矛盾。

  一季度,煤炭产业利润同比下降34.1%,但税收收入同比下降10.6%,说明煤炭产业税负相对较重,也使推进清费正税的呼声更有意义;应收账款同比增长18.4%,总体规模偏大,回款周期延长,表明企业现金流并不乐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4.7%,增速低于劳动力增速,可能出现潜在劳动生产率下降的问题。

  总的来看,煤炭产业深度调整已基本到位,煤炭价格继续大幅下跌的空间不大,行业景气度也不太可能出现骤降。但是,企业不能盲目乐观或麻痹大意,而要千方百计求生存、谋发展,靠发展化解逆境中的问题。山东能源集团董事长卜昌森提出“冬泳论”,笔者认为,学会“冬泳”对整个煤炭产业具有普遍意义。煤炭企业应该在寒冬环境中通过冬泳苦练内功、抓好管理、控制成本、促进销售,确保企业在逆境中能生存;要调结构、抓转型、促升级,加快淘汰低效率项目和落后产能。

  事关国家能源安全和国民经济安全的煤炭产业“伤不起”。煤炭产业应燃起“一把火”,使整个产业尽快走出“寒冬”。目前,煤炭产业迎来兼并重组的好时机。要加大煤炭企业兼并重组力度,大胆开展资本运作,学会吃“休克鱼”,掀起兼并重组的新高潮。

  政府应适时出台给予性政策,抓紧推进清费正税,减轻企业负担;推出倾斜性融资政策,为优质企业发展输血;设立专项基金,支持优质企业开展兼并重组;在坚持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政策不变、不违背WTO规则的前提下,建立煤炭进出口市场动态调节机制,加强进口煤管理,向劣质煤进口亮红灯。

返回 国际煤炭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