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煤炭网 » 煤炭行业新闻 » 中国煤炭要闻 » 正文

中国山西产煤区付出沉重“村庄搬迁”代价

日期:2014-11-18    来源:新华网  作者:本站整理

国际煤炭网

2014
11/18
12:30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山西 煤炭

国际能源网讯:  新华网太原11月18日电(记者吕梦琦)“今年我们终于可以搬进新房子了,新房子还不错。”面对搬迁,山西省长治市襄垣县辘轴凹村村民王二官脸上显得很平静,在近10年的等待之后,他已经很难找到喜悦的感觉。

  辘轴凹村是一个小山村,全村共有252口人。由于地下长期采煤,这里变成了“采空区”,土地严重塌陷,房屋也变成危房。2010年得到政府搬迁承诺。

  尽管过程曲折,但辘轴凹村的村民们仍然是幸运的,因为在中国的产煤区还有大量和他们处境一样的村民仍在等待。一位煤炭专家表示,由于中国大多数煤矿在采煤之后并不进行“回填”,因此产生大面积采空区,这在山西、河南、河北等地都存在。

  例如山西省1949年以来累计产煤150多亿吨,形成了约5000多平方公里的采空区,造成大量土地塌陷、房屋开裂、道路毁损等情况。“煤炭采空区给村民造成严重威胁,仅2002年至2006年,山西就发生地质灾害362起,死亡151人,其中因采矿引发的地质灾害占到了70%。”山西省发改委调研员张元壁说。

  彻底解决问题的唯一办法就是对村庄进行异地搬迁,但搬迁所需资金惊人。例如山西省共有656个因采煤造成的地质灾害“重灾村”,涉及村民2.7万户,未来7年将全部面临搬迁,仅以现有标准计算,资金投入也将超过16亿元。

  由于很多煤矿已经多次被转让,多数采空区治理责任主体已经无法认定,因此搬迁资金将几乎全部由政府承担,这让很多地方政府感到捉襟见肘。“政府必须要深刻反思过去重开采、轻治理的采煤方式,只有坚持走绿色开采的道路,才能避免类似情况发生。”一位政府官员说。

返回 国际煤炭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