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煤炭网 » 煤炭政策 » 中国煤炭政策 » 正文

《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解读

日期:2014-11-21    来源:本站整理  作者:本站整理

国际煤炭网

2014
11/21
20:57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资讯

关键词: 能源 政策

国际能源网讯:  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下称“能源行动计划”)是今后一段时期我国能源发展的总体方略和行动纲领。“能源行动计划”在时间上延续至2020年,是“十二五”、“十三五”阶段纲领性文件。

  十八大之后,国家重视能源战略规划的编制实施,以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打造中国能源升级版。今年4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主持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

  “能源行动计划”开篇就指出能源是现代化的基础和动力,事关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在肯定了我国能源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之后,分析在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深刻调整的局势下,能源供求关系也发生深刻变化。在新常态下,我国能源生态环境问题突出,调整结构、提高能效和保障能源安全的压力进一步加大压力,也存在发展新机遇。

  一、战略解读

  构建清洁、高效、安全、可持续的现代能源体系需要重点实施四大战略:

  战略1.从消费角度来看,要坚持节约优先

  “推进能源消费革命”是能源革命的内容之一。革命路径是:通过强化工业、交通、建筑节能和需求侧管理,重视生活节能,严格控制能源消费总量过快增长,切实扭转粗放用能方式,不断提高能源使用效率。

  说到底,以较少的能源消费支撑经济社会较快发展。实行能源消费总量控制是未来重要能源战略。按照规划,到2020年,一次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48亿吨标准煤左右,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在42亿吨左右。

  2013年我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是37.5亿吨标煤,2020年控制在48亿吨标煤左右,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59%;2013年我国煤炭消费总量是36.8亿吨,在2020年控制在42亿吨左右,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2%;

  

  值得注意的是对煤炭的消费提出了总量控制,这个42亿吨的指标并没有折算成标煤.

  目前中国煤炭产能已经达到40亿吨,进口量也达到3亿吨左右,煤炭消费量已经达到42亿吨。这意味着煤炭产能已经完全能够满足我国煤炭的需求,新建矿井数量将会大幅减少,煤炭行业的固定投资也将大幅下降。

  战略2.从供应角度来看,以国内能源生产作为主渠道

  到2020年,国内一次能源生产总量达到42亿吨标准煤,能源自给能力保持在85%左右,也就表明中国届时需要进口7.2亿吨标煤左右的能源,按照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2年石油、煤炭、天然气的进口量,已经达到了6亿吨标煤。

  

  备注:1吨原油=1.43吨标准煤 1立方米天然气=1.33Kg标准煤 1吨原煤=0.714吨标准煤

  在保障国内稳定供应的前提下,预计能源进口总量不会大幅增加。不同能源品种情况有所不同,预计天然气进口量将会增加,煤炭、石油的进口将会相应减少。

  战略3.从能源结构来看,绿色低碳能源是主力

  我国优化能源结构的路径是:降低煤炭消费比重,提高天然气消费比重,大力发展风电、太阳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安全发展核电。

  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约为7.2亿吨标煤;天然气比重达到10%以上,即4.8亿吨标煤以上;煤炭消费比重控制在62%以内,即小于30亿吨标煤,折算到原煤约为42亿吨;石油比重为剩下的13%,约为6.24亿吨标煤。

  

  从这个表对比分析,石油消费必须减少,但这个似乎和现实不对应;

  反观煤炭消费虽然消费比重有4%的降低,但消费总量的增幅还是给留下不小的空间,为煤炭行业的未来我们又充满了信心!

  天然气和非化石能源的消费总量几乎是翻倍增加。

  战略4.从能源体制改革来看,需要创新驱动

  加快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完善能源科学发展体制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能源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建设能源科技强国。

  到2020年,基本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能源市场体系。

  二、主要任务解读

  供应侧分析

  一).煤炭:重视清洁高效开发利用

  1. 煤炭的清洁化利用与发展非化石能源同等重要

  中电联秘书长王志轩认为能源战略价值导向体系由“国家能源安全”“可持续能源供应”“清洁、高效、低碳”和“经济”四个要素组成。“国家能源安全”位于体系的顶层位置,表明能源战略的目的是国家能源安全;能源战略安全的核心是可持续的能源供应,能源战略安全与可持续能源供应是一体两面;支撑可持续的能源供应的基石则是“清洁、高效、低碳”及“经济”。清洁是指能源活动造成的环境影响要满足环境的自净能力(即环境容量内),高效是能源活动要尽可能地不断提高能源的生产、转换和利用效率,低碳是指减少能源活动的温室气体排放。能源战略价值导向体系图既清楚地表明了目标和支撑条件的关系,也表明了“清洁高效低碳”与“经济”两大条件之间的同等重要性。

  

  煤炭的清洁化和提高煤炭转化为电力的比重,是当前推动中国能源革命最为迫切的任务。中国能源与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根源从表象上看是由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造成,但从本质上看主要是由对煤炭的不合理利用造成。长期以来,我国煤炭转换为电力的比重在55%以下,而发达国家基本上在90%以上。由于中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是先天禀赋,不论愿意不愿意,都必须充分认识到中国能源革命第一步(或者第一阶段)的成功并不是以可再生能源发展快慢为标志,而是以煤炭是否合理利用为标志,特别是提高煤电转换为电力的比重是中国能源转型成功的标志之一。

  2. 提高煤电机组准入标准,新建燃煤发电机组供电煤耗低于每千瓦时300克标准煤,污染物排放接近燃气机组排放水平。

  目前机组的供电煤耗如下:

  

  只有60万千瓦的超超临界达到了供电煤耗低于每千瓦时300克标准煤,其他的非超超临界机组均不达标。电力行业污染物排放的平均水平也未达到燃气机组排放水平,改造的任务量依然很大。

  3. 发挥大基地、大通路的骨干作用

  14个亿吨级大型煤炭基地产量占全国的95%。

  9个千万千瓦级大型煤电基地。

  扩大西电东送规模,实施北电南送工程。

  加强煤炭铁路运输通道建设,全国煤炭铁路运输能力达到30亿吨。

  4. 煤质管理分质利用

  加大煤炭洗选比重,鼓励煤矸石等低热值煤和劣质煤就地清洁转化利用。

  加强进口煤炭质量监管。

  大幅减少煤炭分散直接燃烧,鼓励农村地区使用洁净煤和型煤。

  二)石油

  巩固老油田,开发新油田,突破海上油田,建设9个千万吨级大油田

  加强渤海、东海和南海等海域近海油气勘探开发,

  加强南海深水油气勘探开发形势跟踪分析,积极推进深海对外招标和合作,尽快突破深海采油技术和装备自主制造能力,大力提升海洋油气产量。

  大力支持低品位资源开发

  鼓励难动用储量和濒临枯竭油田的开发及市场化转让,支持采用技术服务、工程总承包等方式开发低品位资源。

  三)天然气

  加快常规天然气勘探开发。建设8个年产量百亿立方米级以上的大型天然气生产基地。到2020年,累计新增常规天然气探明地质储量5.5万亿立方米,年产常规天然气1850亿立方米。

  重点突破页岩气和煤层气开发。提高四川长宁-威远、重庆涪陵、云南昭通、陕西延安等国家级示范区储量和产量规模,同时争取在湘鄂、云贵和苏皖等地区实现突破。到2020年,页岩气产量力争超过300亿立方米。

  以沁水盆地、鄂尔多斯盆地东缘为重点,加大支持力度,加快煤层气勘探开采步伐。到2020年,煤层气产量力争达到300亿立方米。

  四)能源替代的主力是煤化工

  煤化工:形成适度规模的煤基燃料替代能力。表明煤制油的地位已经确立,成为替代石油的主力。

  电动车:加快发展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扩大交通燃油替代规模。

  在交通领域,使用更加清洁的电力能源替代石油是大势所趋。

  五)加强储备应急能力建设

  扩大石油储备规模。建成国家石油储备二期工程,启动三期工程

  国家石油储备一期工程包括舟山、镇海、大连和黄岛等4个国家石油储备基地,总储备库容为1640万立方米,储备原油1243万吨。

  提高天然气储备能力。

  加快天然气储气库建设,鼓励发展企业商业储备,支持天然气生产企业参与调峰,提高储气规模和应急调峰能力。

  建立煤炭稀缺品种资源储备。

  煤炭稀缺产品主要是指优质炼焦煤和高品质无烟煤,国际鼓励优质、稀缺煤炭资源进口,支持企业在缺煤地区和煤炭集散地建设中转储运设施,完善煤炭应急储备体系。

  消费侧分析:

  1.严格控制能源消费过快增长。

  推行“一挂双控”措施。将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挂钩,对高耗能产业和产能过剩行业实行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强约束,其他产业按先进能效标准实行强约束,现有产能能效要限期达标,新增产能必须符合国内先进能效标准。

  推行区域差别化能源政策。在能源资源丰富的西部地区,根据水资源和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在节水节能环保、技术先进的前提下,合理加大能源开发力度,增强跨区调出能力。合理控制中部地区能源开发强度。大力优化东部地区能源结构,鼓励发展有竞争力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控制煤炭消费总量。制定国家煤炭消费总量中长期控制目标,实施煤炭消费减量替代,降低煤炭消费比重。

  2.着力实施能效提升计划。

  坚持节能优先,以工业、建筑和交通领域为重点,创新发展方式,形成节能型生产和消费模式。

  实施煤电升级改造行动计划。实施老旧煤电机组节能减排升级改造工程,供电煤耗降至每千瓦时300克标准煤左右。

  实施工业节能行动计划。严格限制高耗能产业和过剩产业扩张,加快淘汰落后产能;

  实行绿色交通行动计划。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加快推进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

  提高车用燃油经济性标准和环保标准。

  3.推动城乡用能方式变革。

  按照城乡发展一体化和新型城镇化的总体要求,坚持集中与分散供能相结合,因地制宜建设城乡供能设施,推进城乡用能方式转变,提高城乡用能水平和效率。

  实施新城镇、新能源、新生活行动计划。

  开展全民节能行动

  优化能源结构分析

  积极发展天然气、核电、可再生能源等清洁能源,降低煤炭消费比重,推动能源结构持续优化。

  1.降低煤炭消费比重

  加快清洁能源供应,控制重点地区、重点领域煤炭消费总量,推进减量替代,压减煤炭消费,到2020年,全国煤炭消费比重降至62%以内。

  削减京津冀鲁、长三角和珠三角等区域煤炭消费总量。到2020年,京津冀鲁四省市煤炭消费比2012年净削减1亿吨,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煤炭消费总量负增长。

  控制重点用煤领域煤炭消费。以经济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为重点,有序推进重点用煤领域“煤改气”工程。

  2.提高天然气消费比重。

  到2020年,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提高到10%以上。

  实施气化城市民生工程。到2020年,城镇居民基本用上天然气。

  稳步发展天然气交通运输。

  适度发展天然气发电。

  加快天然气管网和储气设施建设。到2020年,天然气主干管道里程达到12万公里以上。

  扩大天然气进口规模。加大液化天然气和管道天然气进口力度。

  3.安全发展核电。

  适时在东部沿海地区启动新的核电项目建设,研究论证内陆核电建设。

  重点推进AP1000、CAP1400、高温气冷堆、快堆及后处理技术攻关。

  到2020年,核电装机容量达到5800万千瓦,在建容量达到3000万千瓦以上。

  4.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

  按照输出与就地消纳利用并重、集中式与分布式发展并举的原则,加快发展可再生能源。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

  积极开发水电。到2020年,力争常规水电装机达到3.5亿千瓦左右。

  大力发展风电。到2020年,风电装机达到2亿千瓦,风电与煤电上网电价相当。

  加快发展太阳能发电。到2020年,光伏装机达到1亿千瓦左右,光伏发电与电网销售电价相当。

  积极发展地热能、生物质能和海洋能。到2020年,地热能利用规模达到5000万吨标准煤。

  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水平。加强电源与电网统筹规划,科学安排调峰、调频、储能配套能力,切实解决弃风、弃水、弃光问题。

  非化石能源发电 (标煤) 2020年

  

  非化石能源转化的电力,如果按照电力(当价)系数0.404kg/kwh折算标煤的话,合计折算标煤9.2亿吨,占到总能源消费量48亿吨的19%,远超过拟定的15%的目标。

  (四)国际合作。

  着力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和 中巴经济走廊。

  加强俄罗斯中亚、中东、非洲、美洲和亚太五大重点能源合作区域建设

  在APEC会议上,我们展现了国际合作的信心和诚意,未来能源的国家合作力度将会不断加大,广度将会不断拓宽。

  三、保障措施解读

  1.深化能源体制改革。

  实行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在制定负面清单基础上,鼓励和引导各类市场主体依法平等进入负面清单以外的领域,推动能源投资主体多元化。

  实行负面清单准入管理方式,是一项重大而意义深远的改革。所谓负面清单管理,是指政府列出禁止和限制进入的行业、领域、业务等清单,清单之外的领域都可以自由进入,即所谓“法无禁止即可为”。 与正面清单规定企业“只能做什么”相比,为市场发挥作用提供了更大空间,体现了在政府与市场关系上思维方式的重要转变。负面清单大幅度收缩了政府审批范围,条款相对清晰,有助于实质性推动政府审批制度改革,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减少自由裁量权和相应的寻租空间。

  鼓励利用期货市场套期保值,推进原油期货市场建设。

  国家首次提出鼓励能源行业的企业利用期货,提出建设原油期货。

  推进石油、天然气、电力等领域价格改革,有序放开竞争性环节价格,天然气井口价格及销售价格、上网电价和销售电价由市场形成,输配电价和油气管输价格由政府定价。

  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重点推进电网、油气管网建设运营体制改革,明确电网和油气管网功能定位,逐步建立公平接入、供需导向、可靠灵活的电力和油气输送网络。加快电力体制改革步伐,推动供求双方直接交易,构建竞争性电力交易市场。

  2. 健全和完善能源政策。

  完善能源税费政策。加快资源税费改革,积极推进清费立税,逐步扩大资源税从价计征范围。

  研究调整能源消费税征税环节和税率,将部分高耗能、高污染产品纳入征收范围。完善节能减排税收政策,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加快推进环境保护税立法工作,探索建立绿色税收体系。

  完善能源投资和产业政策。

  完善能源消费政策,实行差别化能源价格政策。

返回 国际煤炭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文章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
×

购买阅读券

×

20张阅读券

2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19.9

  • ¥40.0
  • 60张阅读券

    6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49.9

  • ¥120.0
  • 150张阅读券

    15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99.9

  • ¥300.0
  • 350张阅读券

    35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199.9

  • ¥700.0
  • 请输入手机号:
  • 注:请仔细核对手机号以便购买成功!

    应付金额:¥19.9

  • 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 同意并接受 个人订阅服务协议

    退款类型:

      01.支付成功截图 *

    • 上传截图,有助于商家更好的处理售后问题(请上传jpg格式截图)

      02.付款后文章内容截图 *

    • 上传截图,有助于商家更好的处理售后问题(请上传jpg格式截图)

      03.商户单号 *

      04.问题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