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煤炭网 » 煤炭相关行业 » 水泥要闻 » 正文

水泥企业“走出去” 发挥优势创品牌赢未来

日期:2015-02-11  

国际煤炭网

2015
02/11
14:48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水泥企业 一路一带


    41号文件中提出的任务还包括积极拓展对外发展空间。鼓励优势企业以多种方式“走出去”,优化制造产地分布,消化国内产能。建立健全贸易投资平台和“走出去”投融资综合服务平台。推动设立境外经贸合作区,吸引国内企业入园。按照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原则,发挥水泥等产业的技术、装备、规模优势,在全球范围内开展资源和价值链整合。
 
     “走出国门、海外发展,一路一带建设拓新路”被中国水泥协会评选为行业2014年度十大新闻(事件)中之一,突出了行业优势企业拓展海外发展的重要意义。2014年水泥企业在外投资更具规模,中央提出“一带一路”的大战略背景下,一批水泥企业积极响应号召,扩大对外投资。9月13日,在习近平主席和塔吉克斯坦国拉赫蒙总统见证下,华新水泥与塔国签署投资协议,追加投资2.5亿美元,在塔国建设运营再建两条水泥生产线项目。目前,华新在塔国的亚湾水泥公司已成功运行一年多时间,取得了较好的经营业绩。11月18日,由海螺投资建设的印尼南加海螺3200t/d熟料水泥生产线一期工程点火成功,12月4日,海螺水泥与印尼科达巴鲁项目成功签约,海螺还准备积极推进东加省的丹纳戈洛格的项目。11月17日,上峰水泥与吉尔吉斯ZETH国际公司签订了《关于组建上峰ZETH水泥有限公司的合作出资协议》,拟在吉国建设一条2800t/d水泥熟料生产线及配套水泥粉磨生产线等项目。项目于年底开工建设,计划2016年4月投产。中国水泥企业已经走出国门,踏上了海外投资建厂的征程。这些企业在海外市场的瞩目成绩吸引了不少媒体的关注,认为“走出去”是化解产能过剩的创新思路。
 
    中国水泥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孔祥忠近期发表的《中国水泥企业"走出去"的本质 与行业协会功能的发挥》一文中作了如下分析:“走出去”就是转变投资方向,对化解国内水泥产能过剩来说,只是缓解投资压力,并未改变现有国内产能过剩实况。未来,国内水泥生产线至少要关闭一半,虽然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但也是一个不可回避的“去产能”结果。如果国内经济一旦出现“泡沫”,“走出去”的水泥企业抗风险能力就一定最强。行业协会与企业发展同步,与行业兴衰同在,其服务功能的强弱,不仅影响行业的发展,也决定了自身未来的生存”。
 
    文中,孔祥忠秘书长一语道出了行业未来将面临的情况,以及企业“走出去”的重要意义,眼下,企业依靠“走出去”加强品牌建设是未来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选择之一。
 
 
返回 国际煤炭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