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外媒报道,澳大利亚煤矿商们呼吁中国停止最近的限制煤矿进口行为,给两国的官员们一个“评估处境”的机会。作为其“防止空气污染计划”的一部分,中国正对劣质煤的进口、销售和燃烧施加更多的限制。
然而,正如《金融时报》此前曾报道的那样,澳大利亚矿商们声称这些规定不公正地阻碍货船进入中国港口,在海运煤交易面临沉重压力的时候增加了出口商的成本。
能源经济和金融分析所的分析师蒂姆-布克雷在《金融时报》上发表评论称:“海运动力煤市场正处于结构性下滑中,去年,中国将进口煤数量减少了11%,今年,减少的幅度已经加大。”
澳大利亚煤矿商首当其冲受到这些政策变化的沉重打击。自质量控制测试推出以来,矿商们就一直不安地获取实验室出具的有关“他们的煤所含硫磺、灰尘、氟和磷是否在限制水平内”的结果报告。此外,在澳大利亚煤的买家们和卖家们之间进行的讨论明显在“如果煤无法通过质量测试,谁为成本买单”这个问题上陷入僵局。
对此,伦敦金属咨询公司CRU Group报道称,供应商们因这种不确定性正在寻找其他买家,由此导致了交易活动延迟和延误交货。那些出口交易的煤要么得靠其他销售强劲增长的地区来消化,要么面临越来越多的供应中断现象。
最近掀起的“对中国进口煤的质量的限制加大”风波是席卷国际化石燃料市场的防止空气污染的这一更广泛趋势的一部分。印度尼西亚已经发布了一项许可证计划,限制进出口煤数量。而中国也对进口油施加了更多限制,这意味着中国对能源密集制造业的关注正与日俱增。外界建议贸易商们现在考虑“越来越多的进出口限制将对业务造成什么影响”这个问题。
尽管这些针对环境、经济和煤生产商们的新规定的影响尚不明确,但是人们已经在质疑海运煤贸易的长期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