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短缺年代,煤炭企业过的是好日子,现在日子突然不好过了,我们要冷静看待‘新常态’下的‘新问题’。”今年河北“两会”上,谈及当前煤炭行业困境,河北省人大代表、开滦集团公司原总经理裴华如是表示。
产能严重过剩、价格大幅下跌,中国煤炭行业正遭遇“寒冬”。河北是钢铁生产大省、煤炭消费大省,如何化解过剩产能,推动钢铁、煤炭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引发河北“两会”上众多代表、委员热议。
有137历史的开滦集团,同样站在了化解过剩产能和调整产业结构的“关口”,这家百年老矿将怎样熬过“寒冬”?
开滦集团始建于1878年,当时名为开滦矿务局,作为中国洋务运动中最为成功的企业,被誉为“中国煤炭工业源头”。到2014年末,总资产748亿元人民币,在册员工6万多人,是世界500强企业之一。
1971年,裴华进入开滦集团工作,从井下工人做起,2012年升任开滦集团总经理。45年中,他见证了煤炭行业的兴衰起伏。
裴华回忆,2002年到2011年,煤炭大量消费,煤价不断走高,“那是疯狂的十年,不论搞石油的、钢铁的,还是办学校的都来搞煤炭,煤炭当时是暴利。”
然而,在当前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下,煤炭企业尚未适应。裴华说,随着产能过剩,煤炭价格不断下跌,陷入价格和价值背离的窘境。裴华认为,“过去贪大,吃了‘大’的亏”。
去年12月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去产能”被列为2016年五大结构性改革的任务之首。2016年伊始,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到山西考察钢铁、煤炭企业,在部署“去产能”时明确提出抓好三项任务:严控增量、主动减量、优化存量。
眼下,传统优势产业、非煤产业的发展都在开滦等煤炭企业的考虑当中。“在转型中去产能,存量部分应追求中高端。”裴华说,该集团下一步转型从提高效率和质量入手,并根据市场需求发展一批有竞争力的中小企业。
事实上,早在数年前,这家百年老矿就开始谋划转型之路。2002年至2006年间,开滦相继安排400多名高管到德国鲁尔工业区学习培训。裴华说,鲁尔在转型中改造传统产业,发展新兴工业,培育高新技术产业,这一理念被开滦借鉴。
在传统煤炭产业上,开滦通过技术进步和管理创新,推进产品研发和成果转化,此外,其转型“触角”还伸向社会多个方面。
甲醇汽油、聚甲醛等新能源新材料,蒸汽机车博览园、开滦国家矿山公园等工业旅游项目,工程设计和施工、煤矿技术管理咨询等生产服务,以医院为主体的医疗、养老、康复等健康服务业……2014年,煤化工、现代物流、文化旅游、金融服务等非煤产业收入比重已达80%以上。
裴华笑称,“这些都是‘过冬’的粮食”。
同样,在以煤炭为主业的大型国有企业冀中能源,打造以煤为基础的多元支撑的布局也是他们的转型方向。“供给侧改革是诊疗煤炭企业病症的好药方。”河北省政协委员、冀中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祁泽民说,未来他们除了“做活做强”传统产业外,还将发展新能源、开发旅游业等新兴业态。
裴华同时坦言,虽然转型收入超过了煤炭,但利润率不高,尚不能抵上煤炭的亏损,“转型还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