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煤炭网 » 煤炭行业新闻 » 煤炭媒体聚焦 » 正文

减产瘦身实现煤炭脱困发展

日期:2016-06-01    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

国际煤炭网

2016
06/01
16:47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煤炭脱困 煤炭供给侧改革 煤炭去产能

近日,国家发改委、人社部、国家能源局、国家煤矿安监局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和改善煤炭生产经营秩序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再次要求煤炭企业严格执行276个工作日生产规定,减量生产。

这是继今年2月国务院印发《关于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之后发布的又一重磅煤炭供给侧改革政策。政策的连续发布,可见我国对于整顿煤炭行业过剩产能、根本推动煤炭企业摆脱亏损困境的决心。

营造良好煤炭市场氛围 刻不容缓

通知要求,各地区、各企业要充分认识规范和改善煤炭生产经营秩序对促进煤炭行业脱困发展的重要意义,认真落实规范和改善生产经营秩序的主要措施,加强监督监管。那么,规范和改善生产经营秩序对煤炭企业最重要的影响是什么?中国电力新闻网、中电传媒微博、微信、论坛日前对此进行数据调查,详见图1。

如图1所示,业内普遍认为,规范和改善煤炭生产经营秩序可以对煤炭企业产生积极作用。其中,32.77%的受访者认为对煤炭企业产生最大的影响为化解过剩产能,推动煤企实现脱困发展;31.45%的受访者认为可防止恶意降价,杜绝不正当竞争;25.65%的人群认为可加快推进煤炭行业诚信体系建设;还有少量人群(10.13%)认为政策的发布有利于维护煤矿职工休息休假权益。

中国煤炭经济研究院煤炭上市公司研究中心主任邢雷表示,政策发布的具有重要的意义,其目的就是为了营造一个良好的煤炭市场氛围,通过行政手段使煤炭企业控制产能,从而达到煤炭市场上减少供给,恢复煤价,杜绝恶性竞争。

记者采访了电力基层员工,他们对此也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国网吉林长春榆树市供电有限公司党群工作部赵立民认为,煤炭产能释放加快和市场需求放缓的突出矛盾,导致我国市场经营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规范煤炭生产经营秩序的意义在于:一是实施煤企“瘦身”、产能控制、产业布局优化等规范措施,实现市场去“多”,避免市场包袱越来越重;二是遏制各自为战、恶意降价、不正当竞争现象,达到市场治“乱”,推动价格理性回归;三是强化生产经营科学、精益化管理,面向管理除“软”,向安全、精细、诚信要效益,促进煤企扭亏。

国网长春供电公司营业及电费室宁玉涛认为:“当前,煤炭企业面临着产能过剩、需求增幅低位运行、新能源挤压市场空间等生存问题,供大于求的矛盾短时间内不会缓解。煤炭企业只有主动适应市场形势变化,自觉规范经营行为,通过减产、限产,促进价格理性回归,不再因为片面追求产量和效益牺牲资源和劳力,从而杜绝以恶意降价的形式在企业之间开展不正当竞争。”

限产政策提振煤炭市场 只是暂时现象

从中央到地方,政策层层落地,山西、内蒙古、陕西等煤炭主产区相继落实煤炭减量化生产要求,严格落实276个工作日,煤炭去产能进入全面执行期。

(数据来自山西省统计局、内蒙古自治区统计局、陕西省统计局官网)

受此影响,煤炭供应明显收缩,如图2所示,全国煤炭产能大省例如山西、内蒙古、陕西等地的1-4月原煤产量较2015年分别同比下降了7.3%、16.75%、13.8%。同时,各地煤价也相继上涨。5月初,陕西煤价普涨每吨10元左右。

这是否说明煤炭行业供需格局在短期内得以改善?“通知发布不可能产生立即见效的效果,但从长期来看,必定会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由于煤炭企业的主体不同,省别不同,能在多大程度上不扣地执行此项规定,存在一定的难度。”邢雷表示。

大唐集团在近日召开的下半年煤炭形势分析座谈会上表示,当前,我国煤炭“供大于求”的基本面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煤炭与铁路运力总体宽松。而国家煤炭、钢铁去产能政策深入推进,煤矿长期化去产能、短期内减量化生产,近期煤炭市场的变化是市场与政策综合作用的结果。但后期煤炭需求不旺,供需双弱的局面仍将持续,预计短期内煤价温和回升,中长期看煤价逐渐恢复的一个理性水平。但各区域不平衡,差别较大。

对于未来我国煤炭行业脱困发展,邢雷建议,从长远看,煤炭行业要想实现供需平衡,归根到底还是要用市场的方法进行调整,而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提高产业集中度,大幅度减少企业数量,建立跨行业跨区域跨所有制的大型能源企业集团。只有这样,才能提高煤炭行业的竞争力,实现煤炭市场的供需平衡。
 

返回 国际煤炭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