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价企稳仍需时日
4月下旬以来,钢价大幅下跌,目前仍处于筑底行情。唐山地区钢厂焖炉限产对稳定短期市场有一定利好,但整体上看,钢厂产量依然维持在高位运行。长期来看,供给侧改革有助于推动行业复苏,但对改善短期市场形势收效甚微,且推动进程受制于钢铁行业的结构性矛盾而步履维艰。
从季节性角度看,基于历史数据,未来一个月,仍属于钢铁行业的消费淡季:一是华东地区梅雨天气影响工地开工,拖累采购进展;二是年中市场资金面紧张,备货行情也可能受制于流动性不足而难以启动;三是市场仍处于弱平衡周期,钢厂库存充足,以降价去库存为主。
行业定价能力弱化
在黑色金属产业链价格传导中,各环节议价能力对其市场走势具有重要意义。当市场由供不应求向供过于求转化,焦炭行业的议价能力也在不断弱化。5月以来,钢铁行业盈利面持续萎缩。根据Mysteel调查163家钢厂盈利面情况,截至6月17日,全国钢厂盈利面为48.47%。从目前形势看,通过供应端层面收缩产量将是降低价格下跌风险的唯一手段。事实上,钢厂也确实开始进行新一轮的停产、限产检修。数据显示,截至6月17日,全国高炉开工率降至75.28%,唐山地区降至51.22%。钢厂产量收缩,叠加其在产业链定价权的相对优势,其成本转移能力将逐步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