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煤炭网 » 煤炭财经 » 煤炭财经资讯 » 正文

五大发电集团近3亿吨煤炭板块何去何从

日期:2016-07-26    来源:煤文化

国际煤炭网

2016
07/26
09:31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资讯

关键词: 煤炭板块 煤炭产业 煤炭资源 煤电一体化

7月22日,中国华电集团公司(以下简称华电)官网公布了其在京召开2016年半年工作座谈会的消息,这意味着五大发电集团均已结束其年中会议。华电董事长赵建国表示,华电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对象,应该成为改革的推进者和引领者。华电提出,其将加大闲置资产处理力度,研究降低杠杆率。

与此同时,其他四大发电集团均在官网上披露了其年中会细节并均在会议上提及要加快处理低效无效资产,降低资产负债率。

中国国电集团公司(以下简称国电)董事长乔保平则在年中会上坦承,当前形势更加复杂严峻,产能过剩问题日益凸显,产业政策发生重大变化,国资国企和电力市场改革加快推进,发电行业面临着一个历史性的拐点,正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攻坚期和经营发展转折期的“三期叠加”特殊历史阶段。

席信息官韩晓平则对记者表示,作为央企的五大发电集团累积众多无效资产,现在剥离很多亏损资产有一定难度,更结合实际的是将众多项目“关、停、并、转”。

发电集团齐降资产负债率

在“三期叠加”特殊历史阶段,五大发电集团均有了切实去无效资产打算。

华电总经理程念高在年中会上披露,截至6月底,华电资产负债率80.79%,赵建国则明确表示,要严格执行国家化解过剩产能相关政策,转变原有惯性思维,择优择机有序推进煤电发展,加大闲置资产处理力度,研究降低杠杆率具体措施。

实际上,华电并不是个例,中国华能集团公司(以下简称华能)总经理曹培玺也在年中会上表示,要进一步加大百亿低效无效资产处置力度,按时保质完成处置任务。

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公司(以下简称国电投)董事长王炳华明确提出,要坚决推进“去过剩产能、去亏损企业、去低效无效资产”,国电投总经理孟振平则透露,下半年力将把资产负债率控制在81.05%以下。中国大唐集团公司(以下简称大唐)总经理王野平提出,大唐将切实提升资产质量,加快推进资本运作,进一步降低资产负债率。

据国电《2015年社会责任报告》披露,其资产负债率已连续三年下降,据《中国电力报》披露,截至5月底,国电资产负债率较年初再降低0.08%,国电则在《社会责任报告》中解答了其降低资产负债率部分方式。

据国电《2015年社会责任报告》披露,其力图抓好营销、燃料和成本资金三条防线,强化关键要素控制,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持续提升,加强成本资金管控,应收账款周转率同比提高0.07次,流动资产周转率同比增加0.16次,负债总额和负债率实现“双降”;

另一头则是国电在金融端的发力,其构建“集团公司统筹管控,二级公司集中管理,金融产业专业协同,基层单位集体实施”的资金管控架构,使综合资金成本率较2015年年初下降0.53%。

化解无效资产老问题

五大发电集团资产负债率均在80%左右,在韩晓平看来,这和国际同行相比显得有点高。

对于五大发电集团剥离无效资产的途径,韩晓平认为其实有限,他提出五大发电集团处置的资产大多处于亏损状态,市场上也罕见买家,解决的更多方式在于内部消化,“关、停、并、转”。

据此前报道,大唐集团旗下上市平台大唐发电一直打算剥离其煤化工板块,但过程并不顺利,大唐发电曾寄希望于将煤化工板块转让给同为央企的中国国新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但并未成功,最终其母公司大唐集团接盘,截至2015年底,大唐发电煤化工板块负债653亿元,负债率超过95%。

对于五大发电集团剥离无效资产的解决之道,韩晓平认为还得看国资委的政策,发电集团回旋的空间实际上很小。

在7月14日召开的国资委媒体通气会中,国资委相关人士公开表示,将带头做好处置“僵尸企业”和开展特困企业专项治理工作,要求中央企业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因企施策,分类分业处置,多兼并重组、少破产清算,依法合规操作,综合采取强化管理、业务整合、债务重组、兼并重组、减员增效、破产重整、破产清算等多种措施,确保按时间要求完成年度和总体工作任务。

回顾,五大发电企业煤炭板块何去何从?

经过几年来的大规模投资建设,五大发电集团煤炭板块在煤市寒冬中迎来了产能集中释放期,许多新建矿井在2014年实现了投产。

产能金秋遭遇煤市寒冬,五大发电集团煤炭板块沦为其亏损大户。在煤市持续低迷的背景下,五大发电集团煤炭板块何去何从?

煤炭板块亏损,

今年产量将与去年持平

“由盈利到亏损,这是我们2014年的变化。”华电集团煤炭产业部相关负责人说,“2014年,我们大矿盈利、小矿亏损。今年以来,两个主力大矿开始亏损。新一轮降价之后,预计亏损面将持续扩大。”

“2014年,只有平庄煤业公司基本持平,其他煤矿都有不同程度的亏损。”国电集团燃料公司相关负责人说,“平庄煤业公司靠近辽宁市场,所以有一定利润。锡林郭勒盟的白音华露天矿生产的是褐煤,且交通不便,亏损严重。”

“2014年,产量增长,但亏损很严重。”华能集团煤业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2014年,华能集团生产原煤7418万吨,中电投集团煤炭产量为7250万吨,国电集团煤炭产量为6815万吨,华电集团煤炭产量为4478万吨,大唐集团煤炭产量为757.81万吨。

与2013年相比,除大唐集团煤炭产量有所下降外,其他企业的煤炭产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国电集团煤炭产量增长了32.9%,增幅最大。

据了解,2015年五大发电集团原煤产量将基本与去年持平。

积极“瘦身”,推进资源整合、专业化改革

记者了解到,目前,五大发电集团都在积极“瘦身”。“我们参股的一些煤矿,退出相对容易一些,独资或控股的煤矿想要退出比较困难。”华能集团煤炭事业部相关负责人说。

华能集团煤炭资源量为433亿吨,分布在内蒙古、新疆、甘肃、陕西、云南、山西、山东等地。目前,该集团有生产煤矿24个、基建煤矿11个。该集团正在对旗下的煤矿进行评估,计划今年内退出一些亏损矿井。

今年以来,国电集团一直在积极整合内部煤炭资源。“因为前几年大量圈占资源,导致煤炭板块近几年都处于无序发展的状态,集团旗下有五六个二级公司涉足了煤炭产业,在煤炭市场低迷的情况下矛盾日益突出。”国电集团燃料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2015年,国电集团将集中优势力量建设内蒙古中东部、山西2个煤炭工业基地,并尽可能全部退出其在贵州、河南、陕西的煤矿。

“国电集团燃料公司将以平庄煤业公司为整合主体,整合周边白音华、贺斯格乌拉等煤矿。国电集团电力公司将整合山西境内7个煤矿。2个基地建成后,年产能将分别达到4000万吨和2000万吨。”国电集团燃料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2015年,华电集团将整合其在贵州的26个煤矿,减少到11个。“目前我们一半的煤矿处于停产状态,如果煤价持续下跌,很可能将全部退出没有边际贡献的煤矿。”华电集团煤炭产业部相关负责人说。

此外,华电集团在2014年10月制定了煤炭专业化改革方案。“目前集团有8个二级单位在9个省(自治区)控股56个煤矿,煤矿分布区域广、资源条件差异大,管理起来难度比较大。”华电集团煤炭产业部相关负责人说。

据了解,华电集团此次改革主要按照两权分离方式推进,所有煤矿将移交华电煤业管理,涉及基建投资等重大事项时,由华电煤业和原资产方协商决定。改革后的华电煤业拟设立山西、陕西、内蒙古、新疆区域分公司。

加快推进煤电一体化,提高煤炭自给率

对于发电企业而言,加快推进煤电一体化,提高煤炭自给率,盘活旗下煤炭资源,不失为一条捷径。

“在此次资源整合中,国电集团电力公司之所以成为整合主体,是因为该公司在山西有多个火电厂,建成煤炭工业基地后,争取实现煤矿与电厂参股经营,以此达到救活煤矿的目的。”国电集团燃料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去年以来,国电集团在其内部强制推行煤电互保政策,即将煤矿卖不掉的煤全部销往内部电厂,有力保证了煤炭销售,基本实现了煤矿零库存。

华能集团煤炭事业部相关负责人坦言:“目前,只有煤电一体化的煤矿还有一定的利润,今后煤矿的发展将很大程度上依托煤电一体化。”2014年,华能集团煤炭自给率达到55.37%,同比提高了2个百分点。

2014年,大唐集团谢尔塔拉、马福川煤矿项目获得核准,将新增煤炭年产能1200万吨。据该集团相关负责人透露,在煤炭市场不景气的当下积极建矿,主要是为了配套建设坑口电厂,发展煤电一体化。

2015年,华电集团将在山西建2个坑口电厂,加快推进煤电一体化,目前2个项目已经获得批复。

同时,华电集团千方百计提高煤炭自给率。“集团现有7艘货船,船舶年运量达到1956万吨。去年建设的莱州、可门、句容码头今年已经投入使用,加上已有的秦皇岛码头,海运量已占煤炭产量的一半。今年我们将积极突破铁路运输瓶颈,实现铁路、海路贯通,将煤炭自给率提高到50%。”华电集团煤炭产业部相关负责人说。

返回 国际煤炭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文章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