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煤炭网 » 煤炭企业 » 煤炭企业动态 » 正文

郑煤集团芦沟矿:改革带来的新变化

日期:2016-10-11  

国际煤炭网

2016
10/11
10:32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郑煤集团 芦沟矿 煤企改革

(一)

“改革让芦沟矿分享了红利!”说这话的时候,郑煤集团芦沟矿矿长宋文献的语气里透露出一种深深的自豪。

这种自豪是有底气的:从6月份开始,芦沟矿扭亏为盈,持续实现盈利。吨煤成本也基本达到了集团公司的要求。

而在去年年初的一个月,这位瘦瘦的矿长心里满是苦涩。到了发工资的时候,却拿不出一点钱。不得已,宋文献追着总经理,从总部追到下边的一个矿上,请求借钱发工资。

从苦涩到自豪,从借钱到盈利,一切的转变都与芦沟矿的改革有着莫大的联系。

2015年,堪称是芦沟矿的改革元年。借钱的经历深深刺痛了芦沟矿领导的心,更加坚定了他们改革的决心。不再是小打小闹,而是大刀阔斧,真刀真枪,动起了真格。机构精简,岗位竞聘,服务拍卖,芦沟矿迅速掀起了改革的大潮。

“企业改革总要有人做出牺牲,要正确面对。”在新岗位上工作了多日的李继敏看上去很平静。这位四十多岁的汉子,干过巷修队支部书记,在区队的优化重组中,被调到了后勤科当副科长。在科室的竞聘中,李继敏由于文凭不符合标准而失去了竞聘资格,后来走上了工勤岗位。

正是明规则、严执行,通过全过程录像监督的竞聘上岗办法,确保公开、公平、公正,芦沟矿的改革进展得比较顺利。

截至去年10月底,芦沟矿精简机关科室10个,原科室管理人员由141人减至60人,工勤人员由145人减少至77人;整合业务范围,合并区队5个,减少区队6个,精简区队管理人员42名。同时,对职工医院、幼儿园、北山物业等部门实行脱钩自养,让机修队、职工食堂、班中餐实行自负盈亏、自主经营。整合后的芦沟矿拥有职工1402名,累计精简人员981人。

让生产准备队支部书记刘超杰印象深刻的是:原来向井下运送五六车材料,需要三四十个人,打信号的打信号,开绞车的开绞车,推车的推车,各管一摊,各负其责。改革后,运送同样的材料,六个人就搞定。

“打信号的要开绞车,开绞车的要推车帮助运输。”“以前是有人等活干,现在是活在等人干!”

刘超杰所在的生产准备队由回收准备队和机电运输队合并组建而来,全队176人。这百十号人的业务范围非常广泛:平地装料卸料、轨道运输管理、巷道回收、水仓清挖、架空行人装置管理、设备搬运安装等等。

“除了不挖巷道不采煤,剩下的与生产相关的活儿几乎都由生产准备队管。”这些工作以往涉及到回收准备队、安装队、机运队、机电三队和供应科等5个部门,将近400人干,现在176人全部干完。

刘超杰感慨良多:以往干活,各个区队之间需要矿上协调安排,即便如此,扯皮不断,现在不存在这些现象了。

不仅井下,平地后勤服务人员也大幅压缩,以往公寓楼一层配一个清洁员,现在是一栋楼配备一个人。

芦沟矿根据工作内容和工作量,实行岗位拍卖、包干工资,不再按出勤工数算工资,压缩出勤人数,提高工效。

“以往可能是数人头发工资,现在就看干活,鼓励多劳多得。”矿长宋文献说。

改革并未就此结束。在今年6月份,芦沟矿被定为契约化管理首批试点单位以后,新一轮的改革正在进行。

契约化管理最大的亮点就是赋予基层单位更多的人权、事权和财权。集团公司由管全部变为管重点,由管全程变为管结果,只对目标进行考核,完成目标有奖,完不成就处罚。

此次契约化管理,集团公司共下放人事、用工与工资分配,甚至包含煤炭销售在内的9个事项自主权。而对芦沟矿考核的只有两个目标:吨煤成本和利润指标。

针对契约目标,矿长宋文献亲自主持经济指标测算工作,组织各系统、各科室对所辖岗位职责、业务范围及经济指标逐项详细测算,将成本构成分解为44项。并对可控部分进行了精准测算,制定出各系统、各科室的契约化管理个性指标,与月度绩效工资和年终契约保证金考核挂钩。

为了确保目标完成,这位矿长变得非常抠门。有区队打报告需要铁丝,宋文献愣是三个月没批:“井下回收的就够用。”在物资采购方面,“只有矿井必须的东西才进行采购,千把块钱的物品也要进行询价招标。”在去年机构精简的基础上,芦沟矿实施大部室联合办公,计划设立6个部室,科室比2016年初再精简50%。

宋文献表示,部室的所有人员都要取消内部职级,档案封存,实施全员竞聘制、任期制、岗薪制、末位淘汰制,形成干部能上能下、工资能增能减的管理机制。

(二)

在芦沟矿东北方向,大概20分钟左右车程的距离是振兴二矿,也是集团公司首批契约化管理试点单位。

和芦沟矿相比,振兴二矿的规模要小许多,年设计产能只有30万吨。就是这样一个小矿,前几年高峰时拥有职工将近1500人。即便是在此次改革前全矿仍有842人。

人员众多,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的现象非常严重。

该矿副总经济师王宁讲了一个小故事:以往,振兴二矿的大院里有几盏长明灯,白加黑、五加二地亮着,从没有人管过。

改革中,振兴二矿的职工总数由842人减为475人,压缩比43.6%。其中管理人员由75人减为35人,压缩比53.3%。

按照扁平化管理模式,减少管理层级,振兴二矿把原有的8个科室压缩为生产管理部、安全通风部和综合管理部三个部室,部室负责人全部由矿领导兼任,其余人员全部竞聘上岗。

曹佩昌是振兴二矿的总工程师,同时兼任该矿安全通风部副部长,部长是安全副矿长。据他介绍,安全通风部由原来的安全监察科、通风防突科、地质测量科合并组建而成,原有人员25人,现在算上他和部长总共8个人。

“人员略显紧张,有时候不够用!”

感到人手紧张的还有综合管理部综合业务组主管吴少华。综合管理部由原来的政工科、综合办、后勤管理部及经营管理科部分人员组建而成。下设综合业务组、财务业务组和经营业务组。相比较而言,综合业务组管的事情最杂最多。

“纪检工会、组织宣传、工农关系、后勤服务,除了劳动、供应、销售和财务不管,其余的只要是平地上的事情,我们都要管。”

而配给吴少华的只有四个人,两个管理人员,两个工勤人员。遇到大型活动,食堂招待忙不过来,这位曾经的综合办主任,现在的综合业务组主管,还要自己跑到食堂端盘子。

“天天忙得焦头烂额。”

实行契约化管理,大大激发了经营活力。

振兴二矿董事长苏东林说,以往是区队向矿,矿向集团公司要照顾要工资,现在是从班组、区队到矿上,算投入账、生产账,算人工成本和效率账,自己想法挣工资。

据统计,振兴二矿通风抽探准备队加强小改小革,利用旧材料设备改造成专用工具,对大立柱及单体柱自行修理,月节约修理费用7.8万元;采煤队加强材料分解分管,每一班都核定材料定额、核定回收率,8月份节约材料费用1.2万元;采煤队优化采煤工艺,工效提高了2吨/工。整个矿井8月份的煤炭生产成本低于计划成本,利润比计划减亏135.32万元。

在推行契约化管理中,为了增强矿井管理人员的责任感,集团公司要求缴纳契约保证金,契约目标实现了给予一定的奖励,完不成目标就要收缴对应的保证金份额。

对此苏东林深表认同,“通过缴纳保证金,这样就形成了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格局,千斤重担大家挑,人人头上有指标。管理团队的责任心明显加强!”

从芦沟矿和振兴二矿的情况来看,改革是成功的。精简了机构,裁汰了冗员,优化了管理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产生了较为理想的经济效益,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但改革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让我们高举改革大旗,将改革进行到底,使我们的企业进一步迸发活力,走出困境,实现新生!

返回 国际煤炭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