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煤炭网 » 煤炭行业新闻 » 煤炭行业观察 » 正文

中国制造2025下我国煤炭产业的未来

日期:2017-01-31    来源:中国财讯网

国际煤炭网

2017
01/31
10:36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煤炭产业 燃煤设施 煤炭企业

去年年底至今年年初,华北地区频繁出现持续的强雾霾现象,引起了政府和各界人士的极度关注,给大众生活带来诸多的不便。分析指出,雾霾中的污染物主要源自于燃煤和煤油的排放。防治雾霾需要从源头抓起;因此,提升燃煤的质量,提高洁净煤技术,在生产时做到排放污染物的净化处理是我国煤矿产业当务之急的任务。多地政府业相应实施了防治对策,包括对个大重点企业及燃煤设施进行24小时的全方位督查,该整顿的整顿,该停产的停产。除了今年煤矿产业该关注的环保议题之外,随着煤炭行业去产能的继续推进,2017年多项整改制度将有机会面世。相信我国煤炭行业将逐步进入全行业的调控时代,煤价也会开始理性回归,煤炭行业应该抓住时机,深化改革,进一步地完善行业供需格局,为长期的盈利能力提供强有效的支持。同时,煤炭行业作为我国各行制造业的根本,更加应该积极参与到《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计划中来,让我国在2025年实现从“制造大国”变身为“制造强国”的目标。

煤炭产业是我国主体能源,也是国民经济基础产业。我国煤炭行业经历过因为市场供需所造成的高低起伏的价格,有过巅峰也有过低谷,目前更因为产能过剩,遭受低价位的困扰。纵观我国煤炭产业,一直以产量高而著称,从建国开始就为我国现代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做出了非凡的贡献。近几年,由于市场持续的低需求,煤炭市场开始下行,给存货过量的煤炭企业带来负面的经济影响。2015年,我国煤炭规模企业实现利润440.8亿元,是前一年的三分之一。实际情况是从2011年开始,煤炭企业利润逐年大比例下降,开始陷入困境。

所幸的是,去年印发的《关于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给予了今后一个时期化解煤炭行业过剩产能、推动煤炭企业实现脱困发展的总体要求及部署,加上去产能的有效实施,2016年,煤炭价格开始往上升。然而,煤炭行业需要注意的是:切勿因为自身利益,趁着价格上涨而再次开始推动煤产能。一切都要从长远利益来看,寻找到行业问题所在的根本原因,探寻可实施的有效方案,才能摆脱此困境,取得实质性进展。

现阶段产业状况

产业现阶段问题主要有三点:产品结构不优,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以及薄弱的环境保护意识。

产业结构不优主要体现在产业结构连单一,并没有形成一条很长的再利用加工的循环型产业。许多民营企业都盲目扩张,忽略可持续性发展的理念。再者,产业集中度不高,资源并没有很好的整合,造成许多煤炭市场占有率高的企业并没有相对高的话语权。以山西的煤炭产业为例,2015年产量为9.75亿吨,煤炭工人约113万人;相比之下,内蒙古的神华集团产量是山西煤炭的一半,而所需工人则是其十分之一。这说明了山西煤炭人均效应低。同时,神华集团的产业链非常完整,从上游至下游,多种运输渠道,这些优势都是值得产业其它的公司学习的。另一方面,分散的产业使得中小型煤矿遍地而生。有些小型作坊式作业的煤矿,不仅在生产中存在安全问题;在去年12月中,突击检查的湖南省衡阳和郴州两市小煤矿,更发现弄虚作假和违规生产。由此可以想象,我国生产出的煤炭质量想必参差不齐,劣质煤更会因此带来严重的空气污染。

由于是传统老产业,大家习惯于延续之前的做法而忽略技术创新。之前依靠数量、速度、粗放型的发展模式建立起来的模式存在着不少隐患。煤炭企业必须坚定不移的走科技兴煤之路,大力实施人才战略,加快推进煤炭生产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建设,进一步提升煤炭行业的科技贡献率。当前,我国经济已经进入新常态。这就意味着我国经济发展的条件和环境已经发生诸多重大转变,中国经济发展正从高速增长向中高速转变。大量产出将不再是行业领先的重要标志;相反,高效、绿色和智能化开采和集约化利用将成为重要的衡量标准。各企业应积极配合,为打造一个全新的煤矿产业形象而努力。

环境污染一直是煤炭产业顽固的老问题。据报道,近日山西临汾频现超高浓度二氧化硫污染事件,经环保部与山西省政府联合派出专家组调查后发现,临汾二氧化硫居高不下存其中的大原因,包括临汾市区86台130蒸吨燃煤锅炉基本上无脱硫措施,东城集中供热脱硫装置形同虚设等。有关部门已经展开更具体的应对措施以及处理方案。除此之外,水污染也一直是煤矿等高耗能产业的一大问题;在去年“十三五”计划中的环保号召下,全国上下煤炭产业大量投入到提标改造等环保项目中,为打赢“天蓝水清“攻坚战斗做好准备。另一点需要强调的是,煤炭产业并不是自己独立单一的存在。煤炭产品的环保性跟质量将影响到其它产业链;比如:电解铝生产中所需用到的煤炭如果不是净洁煤的话,将在生产中产生大量的污染。也正因如此,煤炭产业更需加强,落实环境意识,做一个有担当、有领导力的领军产业。

我国煤矿产业即处于最坏的时代,也处于最好的时代。产业发展的同时也要顾虑到民生,积极响应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再度被讨论的可持续性发展,才会有更辉煌的未来。

煤炭产业未来走向

根据预报情况,春节前将有一轮重污染天气过程影响京津冀及周边地区。这又一次给煤炭行业敲响了警钟。冬天是北方烧煤的季节,污染比平时更为严重。如何更好地在满足燃煤需求和有效地控制污染物排放将是煤炭产业的一大难题;同时也意味着煤炭产业未来走向需要在四个大方面的提升:创新技术,去产能进度,监督管理透明化,加强金融支持煤炭企业力度。

煤炭产业政策指出煤炭的发展需要坚持依靠科技进步和体制创新,才能推进煤炭产业的进程。煤炭公司需要全面掌握洁净煤技术,同时研发,学习国外先进技术,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在煤炭加工、高效洁净燃烧、煤炭转化跟污染排放控制与废弃物处理,这四个领域有所作为。兖矿集团有限公司与华东理工大学合作完成的大型高效水煤浆气化过程关键技术创新及应用”在2017年1月9日人民大会堂举行的201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这说明技术我国是有的,采用和落实才是问题关键。

创新技术的另一方面包含着信息化管理和完善物流运输配套措施。中天合创鄂尔多斯煤炭深加工项目就是一个很好的范例,作为国家确定的煤炭深加工示范项目,其显控系统近日顺利通过验收。这将使项目的指挥生产营运、全过程调度有了全面、实时的可视化技术支撑,成为我国煤矿工业智能生产和信息集成时代的可视化典型项目。转型的煤炭电商是行业去产能的“利器”,因为它不仅能降低煤企以及煤炭贸易商的成本,并快速提高销量,助力煤企较为轻松的消化过剩产能,还能更好的预测实际所需产能,使煤炭产业摆脱盈利困境。宁夏自治区环保局表示将在2018年年底前,银川市、石嘴山市、吴忠市基本建成以县(市、区)为单位的全密闭配煤中心,覆盖所有城中村、乡镇(村)的洁净煤供应网络,洁净煤使用率达到90%以上。如果此项专项计划顺利实施;将有效打击散煤污染。

古人云:“道,有因有循,有革有化,因而循之。”这也与我国反复重申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谋而合。去年全国去产能计划得到很好的完成,举例北京地区化解煤炭产能180万吨,陈给首个通过国家煤炭去产能工作验收的省份。北京预计2020年将实现煤矿全部退出的目标。煤价的上升可喜可贺,煤炭公司切不可因此,掉以轻心,再次蓄势重新复产;相反,煤炭产业需牢牢的抓住目前的成效,乘胜追击,在2017年达成部署的战略-力争压掉1000处矿产,产能6000吨。

去年环保部门频频抽查,为督查带来了良好的反响,同时产生了巨大地震慑。抽查机制具有时效性,需要在2017年走向透明化、常态化、系统化。环保部门可定期安排例行检查,每项检查内容都需要提前下发到企业去,同时每年给煤炭企业进行培训以及环保技术上的支援;最后,例查的结果都需要公开发布出来以便大众监督。对于给予的惩罚应该更加严格,以防止因为罚款金额不大而重蹈覆辙。对于偷排现象,民众反应,许多企业会在监督部门下班,无人监控的时候进行。对于此种状况,在排放口装24小时电子监控以及夜里突击检查或许使良好的对策。经济发展不应和绿色生态背道而驰!对于很好完成环保生产及排放的公司应该给予高度表扬以及一定奖励,如此循循善诱,相信煤炭产业的绿色转型将会相当成功。

决定煤炭产业走向跟转型很重要的另一个因素便是金融机构的大力支持。我国贵州省在2016年底举行了金融机构支持煤矿企业对接会。贵州银行,省农村信用社等三家银行,与当地煤矿、煤炭企业签署了协议,帮助它们顺利运营。国家办法的《关于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金融债权债务问题的若干意见》中明确表示:支持钢铁煤炭企业合理资金需求;对符合并购贷款条件的兼并重组企业,并购交易价款中并购贷款所占比例上限可提高至70%;鼓励银行金融机构对去产能的钢铁煤炭困难企业进行贷款重组;支持对钢铁煤炭企业开展市场化债转股;推动组建债权人委员会对困难钢铁煤炭企业实施债务重组。这些有利举措都将使去产能以及煤炭转型变得更加顺利。

回首2014年提出的《中国制造2025》,我国工业制造方面正在向德国4.0靠近,目前的多项政策都逐步推行着这项宏伟计划。22日举行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第三十八次集体学习中再次确认:改善供给侧结构将会作为主攻方向,用于推动经济朝着更高质量方向发展;而“质量为先”则是中国制造其中的一个方针。响应达沃斯上对去年巴黎气候协定的签署国应该遵守该协议的重申,煤炭作为经济发展的根基产业,应该以身作则,环保优先,全方位支持我国制造业的变革,为提升综合国力奠定基础,向世界展示我国领导力地位,并朝着“制造强国”方向迈进。

返回 国际煤炭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