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5年来,“积极稳妥去杠杆,控制债务规模,增加股权融资,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连续下降,宏观杠杆率涨幅明显收窄、总体趋于稳定”。那么,
钢铁行业去杠杆的进展如何呢?3月6日,《中国冶金报》、中国
钢铁新闻网记者就此问题专访了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屈秀丽。 “2017年,钢铁行业去杠杆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特别是在
钢铁企业仍面临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的前提下,资产负债率有所下降,这非常不容易。”屈秀丽介绍。 而就在一年前,钢铁行业“去杠杆、防风险、增效益”专题座谈培训会召开,标志着行业去杠杆战役的正式打响。该会议提出,经过3年~5年的努力,行业平均资产负债率要降到60%以下。 “这次会议对于钢铁行业去杠杆工作起到了很大的引领和促进作用。会上,钢铁企业普遍认为资产负债率偏高,企业债务负担过重,制约了企业的转型发展,并对努力做好去杠杆工作非常认可。”屈秀丽说,“企业是去杠杆的主体。钢铁企业应该抓住机遇,不等不靠,主动作为,以市场化理念积极稳妥推进去杠杆。” 去年会员钢企资产负债率有所下降 屈秀丽表示,2017年,在国家去产能政策的强力支持下,钢铁企业效益显著好转。数据显示,2017年,钢协会员企业累计实现利税3018亿元,实现利润1773亿元,均大幅高于2016年。与此同时,行业去杠杆的成效也逐步显现。 一是钢协会员钢铁企业的资产负债率有所下降。钢协快报数据显示,2017年末,钢协会员钢铁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为67.23%,比2016年末下降了2.56个百分点,大于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0.6个百分点的降幅。 “目前,钢铁企业仍面临着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客观上需要增加负债。在这样的前提下,行业整体资产负债率同比下降,是很不容易的。”屈秀丽说,“同时,钢铁企业的银行贷款规模相对平稳,2017年财务费用同比下降了3.48%。” 二是部分企业资产负债率和财务费用下降明显。屈秀丽介绍,钢铁行业总体负债率虽然偏高,但差异也是较大的,高的企业达到80%~90%,低的只有30%~40%。从2017年来看,不仅负债率高的企业负债率有大幅下降,而且负债率低的企业也明显下降,不过也有少数企业负债率上升。为了降低负债率,企业采取了许多措施。如有的利用盈利好转、现金流增加的机会,主动减少银行贷款;有的积极协调有关机构实施债转股;有的结合债务重组,引入新的投资者,等等。如华菱钢铁、太钢、南钢、安钢、鞍钢、马钢、沙钢、福建三明、方大特钢等企业,2017年负债率均大幅下降,财务费用大幅减少。
钢铁行业去杠杆工作仍面临困难 2017年,钢铁行业运行稳中向好,去杠杆工作取得成效。不过,屈秀丽表示,钢铁行业去杠杆还是比较艰难。 2016年以来,为做好防风险、去杠杆工作,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如《国务院关于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率的意见》(国发〔2016〕54号)、《关于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金融债权债务问题的若干意见》(银监发〔2016〕51号)等,对去杠杆的总体要求、政策原则、实施路径作了明确规定。 “国家出台的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产融结合、降低杠杆率、减轻企业债务负担等一系列政策,符合钢铁行业的实际。但在政策落实过程中,与企业的期望差距较大。债转股政策落实存在着‘明股实债’的问题,这与金融机构自身的利益需求和资金成本较高都有关系。”屈秀丽说。 目前,对化解过剩产能过程中的债务处置问题,国家尚未出台明确的政策。关于企业破产清算、破产重组,我国都有明确的法律程序,但针对去产能涉及的债务重组、债务核销,以及兼并重组企业经营困难情况下如何进行债务处理等问题,尚没有明确的政策。 屈秀丽也解释说,这也有其特殊的原因。在去产能过程中,大部分企业都是部分产能退出,资产相对容易界定,但因为不是独立法人单位,其对应的债务难以分割,企业的融资渠道又涉及很多金融机构和非金融机构,资金来源复杂,债务认定比较困难。钢协也一直向国家部委呼吁,希望去产能后的资产、债务处理政策能尽快明确。据了解,近期资产处置政策国家已经发文明确,债务处置政策正在研究中。 此外,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依然存在。2012年以后,随着企业效益的下滑和产能过剩的显现,金融机构对钢铁行业的热情不断减弱,钢企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越来越突出。 “虽然2017年钢铁行业运行情况趋稳向好,但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依然存在,还存在着金融机构抽贷的现象。”屈秀丽说,“在国家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大环境下,金融机构调整优化贷款结构,压缩产能过剩行业的整个信贷规模,对钢铁企业的贷款规模控制得很严格。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
以市场化理念寻求去杠杆有效途径 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之一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宏观杠杆率保持基本稳定,各类风险有序有效防控”,并提出“提高直接融资特别是股权融资比重。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用好差别化准备金、差异化信贷等政策,引导资金更多投向小微企业、“三农”和贫困地区,更好服务实体经济。” 屈秀丽表示,钢铁行业是重资产行业,资金规模和债务规模较大,去杠杆要做的工作不少,空间也非常大。钢铁企业要抓住机遇,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创新思路,拓展渠道,以市场化理念积极寻求去杠杆的有效途径。 首先,去杠杆必须以企业为主体,要靠企业自身努力。企业要积极学习相关政策,借鉴其他企业的成功经验,主动推进去杠杆工作。一方面,企业要两眼向内,深挖潜力,通过加强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提高还本付息的能力;另一方面,要加强与政府部门和金融机构的沟通协调,在债转股、减免债务和利息、债务重组等方面,争取多方的支持。1月25日,国家发改委、央行、财政部、银监会等七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市场化银行债权转股权实施中有关具体政策问题的通知》(发改财金〔2018〕152号),在股债结合方式、资金来源、实施对象、债权类型以及金融工具等多方面放宽了实施要求。钢铁企业要学习政策,努力结合自身特点使政策落地,取得实效。 其次,用好增量,拓展直接融资渠道。利用好资本市场和债券市场,提高直接融资的比重,减少对银行贷款的依赖。通过发行企业债券替代银行贷款,减轻企业支付利息的压力。积极进行资产证券化和资本运作,将股权融资与混合所有制改革、增资扩股、股份制改革相结合,开展项目融资,增加海外低成本融资,通过扩大资本金降低资产负债率。 最后,创新思路,通过多种形式引入社会投资者,增强企业的“造血”功能。例如,2016年以来,一些地方政府成立了各种投资基金,一些钢铁企业与金融机构合作,也成立了各种产业结构调整基金。通过引入国内国际资本,基金可以发挥其资金优势,在债务处置、资产盘活、提高融资能力、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发挥作用,为企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开辟一条融资新路。 “2017年钢铁行业的经营环境改善,更有利于今年去杠杆工作的推进。降低资产负债率,归根结底还是要依靠企业盈利能力的提高和改革创新步伐的加快。国家政策导向是非常明确的,只要全行业共同努力,就能实现去杠杆目标。”屈秀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