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煤炭网 » 煤化工 » 煤化资讯 » 正文

现代煤化工效益“贫富差距”拉大 但煤制油、煤制乙二醇前景仍较乐观

日期:2018-06-21    来源:中国煤炭资源网

国际煤炭网

2018
06/21
13:54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煤制乙二醇 煤化工 煤制天然气

  随着上市公司年报、季报的公布,煤化工企业的成绩单陆续亮相。可以发现,2017年以来,传统煤化工普遍业绩超预期,但现代煤化工业绩增长普遍低于预期,企业“贫富差距”继续拉大,甚至造成业绩冰火两重天的现象。据分析,真正影响项目业绩原因主要有国内成品油价格整体下降、煤炭价格持续上涨且高位运行,以及税负的居高不下。
 
  传统煤化工普遍业绩超预期
 
  4月19日,山西焦化股份有限公司公布了2017年经营业绩报告。2017年,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9.95亿元,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9192万元,同比分别增长48.46%和107.89%。4月26日公布的该公司业绩报告显示:今年1~3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18.02亿元和3.4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9.29%和2543.53%,继续保持强劲增长。
 
  山东鲁西化工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也实现营业收入157.62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3.96%和671.95%。同样的业绩超预期喜讯还包括陕西黑猫焦化股份公司、山西阳煤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华鲁恒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就连因连续亏损面临退市的山西三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也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2.9亿元,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高达1.06亿元,同比激增115.72%。
 
  非上市的传统煤化工企业中,陕西渭河煤化工集团有限公司2017年实现销售收入21.4亿元,实现利润1260万元,成功扭亏为盈。今年一季度,渭化集团实现利润1658万元,超过去年全年利润总额。陕西陕焦化工有限公司2017年实现营业收入73.05亿元、利润1.9亿元,一改前几年动辄亏损成千上亿元的惨淡景象。陕西北元化工集团2017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1亿元、利润12.49亿元。今年一季度,该公司生产聚氯乙烯、烧碱、电石同比分别增长5.1%、5.2%和33.1%,实现营业收入24.3亿元、利润5.53亿元,利润增幅达111.4%。内蒙古美方煤焦化有限公司、江苏灵谷化工有限公司、河南心连心化肥有限公司等一大批传统煤化工企业,均取得了不俗业绩。
 
  粗略统计,2017年,传统煤化工行业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增幅分别超过38%和47%,规模以上亏损企业数量不足企业总数的5%,全行业经营业绩创10年来最好水平。
 
  现代煤化工效益贫富差距大
 
  但与传统煤化工企业利润普涨、行业经营状况全面改善形成显明对比的是,2017年以来,现代煤化工业绩增长普遍低于预期,企业“贫富差距”继续拉大。
 
  煤经甲醇制烯烃企业业绩靓丽,煤制乙二醇企业业绩一扫前尘。
 
  中国中煤能源股份公司年报显示, 2017年,该公司完成聚烯烃产量97.6万吨,同比增涨37.5%;销售聚烯烃97.7万吨,同比增长37.4%;全年聚烯烃综合售价7677元/吨,比2016年上涨688元/吨,涨幅9.84%。现代煤化工板块实现营业收入75.04亿元,同比增长51.02%,实现利润19.33亿元。
 
  此外,神华宁煤集团有限公司、宁夏宝丰能源集团有限公司、中天合创能源有限责任公司的煤制烯烃项目,均为企业带来了巨额利润。其中,陕煤化蒲城清洁能源化工有限公司70万吨/年新一代煤经甲醇制烯烃装置,2017年生产聚烯烃产品61.9万吨,实现销售收入58.3亿元、利润2.5亿元;今年一季度,生产聚烯烃产品18.05万吨,实现利润6131.7万元,同比增长1047万元,涨幅高达20.59%。
 
  与以往煤制乙二醇企业业绩低迷、盈利效益较差不同,2017年,阳煤寿阳20万吨/年、阳煤深州22万吨/年煤制乙二醇项目,分别为其母公司山西阳煤集团有限公司贡献了9500万元和1.5亿元利润。河南能源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已经投产的4套煤制乙二醇项目,实现利润超过3亿元。新疆天业35万吨/年电石炉尾气制乙二醇项目以及山东华鲁恒升5万吨/年合成气制乙二醇装置,分别为其母公司贡献利润1.5亿元和3000余万元。就连近几年业绩始终差强人意的丹化化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也取得了骄人业绩。该公司年报显示:2017年,其控股子公司通辽金煤化工公司全年乙二醇产品实现营业收入8.146亿元,同比增长52.06%,产品毛利率26.33%,同比增长27.28个百分点,最终推动丹化科技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3.31亿元,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2.6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6.98%和262.2%。
 
  在煤制烯烃和煤制乙二醇企业春风得意的比较下,煤制油企业的处境仍很困难,煤制气企业的状况更加不堪。
 
  据陕煤化神木富油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树宽介绍,受税负高企、煤价上涨、油价低位运行、综合成本增加等诸多不利因素影响,2017年,煤制油陷入行业性亏损。其中,陕煤化神木富油能源科技有限公司12万吨/年煤焦油全馏分加氢装置,虽然实现了长周期安全稳定运行,全年装置平均负荷率达109%,但依然亏损3100万元;陕西未来能源化工有限公司因种种原因,导致其百万吨煤间接制油装置未能实现安稳长满优运行,出现较大亏损;神华鄂尔多斯煤制油分公司百万吨煤直接液化示范项目,已经连续多年巨额亏损。
 
  内蒙古伊泰煤制油有限公司高级顾问姜建生透露,2017年,该公司虽然所销售各类化学品成功规避了成品油消费税对企业的冲击,但受煤炭价格持续上涨、国际油价低位运行拖累关联产品价格难以大幅上涨等因素影响,公司全年未能摆脱增收不增利的厄运,亏损达449.5万元。山西潞安煤基合成油有限公司与伊泰煤制油公司的情况十分相似。虽然公司经营尽量避免了各种风险,但由于产品所用原料以无烟煤为主,受煤炭价格持续上涨并高位运行拖累,企业全年仍然微亏。
 
  煤制气企业的状况更是不堪。记者了解到,我国首个投产的煤制天然气项目——内蒙古大唐国际克什克腾煤制天然气有限公司一期13.3亿立方米/年煤制气项目,自投产以来就一直亏损。虽然该项目于2016年6月30日转让给中新能化科技公司,且2017年实现了较高负荷率运行,销售也很顺畅,但由于前期投资大、财务费用高,加之受到管道天然气价格限制,2017年继续亏损。另外2个已经投产的煤制天然项目——伊犁新天煤化工有限公司煤制气项目、新疆庆华伊犁能源有限公司煤制气项目也未能盈利。只有内蒙古广汇能源化工有限公司煤制液化天然气项目因赶上了去年冬季国内液化天然气价暴涨的大牛市行情,实现了盈利。
 
  记者还了解到,国内已经建成的3个煤(合成气)制乙醇装置,有的因刚刚打通流程,尚处于消漏补缺、优化参数阶段;有的因煤价上涨过快而产品价格上涨有限,均未能实现盈利。
 
  业内人士认为煤制油企业业绩不佳主要受3方面因素的影响
 
  其一,2017年,国内成品油价格虽然上涨次数多于下调次数,但平均下调幅度显著大于上调幅度。前10个月,我国成品油价格比年初下跌了50元/吨。这意味着,即便11~12月能够分享成品油价格上调带来的收益,但由于时间短,根本无法弥补前期的亏损。
 
  其二,煤炭价格持续上涨且高位运行,极大地增加了煤制油企业的生产成本。去年,国内煤炭市场在承接了前年的翘尾行情后,始终保持高位运行。2017年1月,环渤海5500大卡动力煤价格高达620元/吨,同比暴涨250元/吨,涨幅达67.57%。随后虽有所波动,但仍攀升至700元/吨左右,与2016年均价450元/吨相比,上涨180元/吨,涨幅达40%。按3.6吨标煤生产1吨油品及化学品计算,煤炭价格的上涨,直接导致煤制油加工成本抬高780元/吨。
 
  其三,税负居高不下令煤制油企业雪上加霜。按照目前税率,结合目前的煤制油成本和价格,若企业全部生产油品且严格纳税,吨产品将亏损1500~2000元。
 
  陕西省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胡海峰也表示,传统煤化工企业业绩好转,得益于化工行业周期性复苏。更重要的是分享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带来的落后产能被淘汰出局、市场供需趋于平衡。但随着更多新增先进产能的释放,市场的供需平衡将再度被打破,类似当前这种‘鸡犬升天’的格局难以持久。
 
  虽然煤制油业绩不佳,但相关企业还是对煤制油的前景表示谨慎乐观
 
  陕煤化神木富油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树宽表示,当煤炭价格300元/吨时,煤制油企业的盈亏平衡点对应国际油价55美元/桶。而今,国际油价已经站稳65美元/桶,直逼75美元/桶,如果不考虑成品油消费税因素,规模企业是可以实现盈利的。如拥有50万吨/年煤焦油加氢的神木天元化工有限公司,继2017年实现1.9亿元利润之后,今年以来,受油价稳步上涨推动,其月盈利均达4000多万元;已经完成扩能改造的神木富油能源科技公司,今年也有望盈利。
 
  山西潞安煤基合成油有限公司总经理胡贤贤则表示,随着新能源汽车规模的扩大,国内成品油消费增速将放缓,甚至可能在5年后出现负增长。这将进一步加剧国内成品油供大于求的矛盾,使成品油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因此,无论是为了规避成品油消费税的当前需要,还是着眼于企业的未来发展,煤制油企业都应在追求装置大型化、规模化的同时,加快特色、专用、高端化学品的研发与生产,避免与石油炼制企业同台竞争。
 
  煤制乙二醇的前景仍被看好
 
  “经过近10年的升级优化,煤制乙二醇的技术日渐成熟,国内需求巨大,供需缺口仍在。加之国际上大多采用乙烯法工艺,使得乙二醇价格与国际原油价格高度关联。在国际油价预期升高并很难再被打回50美元/桶下方的情况下,在富煤地区适当布局煤制乙二醇项目,将具有较好前景。”陕煤集团榆林化学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小军对记者说。
 
  他向记者透露,正是基于上述判断,陕煤集团决定斥资1000亿元,在榆林建设煤炭分质利用制化学品示范项目,并于近日启动了该庞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180万吨/年煤制乙二醇项目。
 
  对于煤制天然气项目的前景,受访专家普遍并不看好。就目前的工艺技术和综合能耗看,煤制气项目消耗大、投资大,在煤炭价格较高的中东部地区甚至西北的陕西、内蒙古、宁夏等地,煤制气项目并无成本优势。新疆地区虽然煤价与项目制造成本较低,但由于所制气需借西气东输等管网输送,价格受到“三桶油”控制,同样难以盈利。若加工成液化天然气,虽然可以随行就市卖个好价钱,尤其冬季取暖季到来时,还能获取高额利润,但数千公里运输的运输费用以及潜在的安全风险,又使不少投资者顾虑重重。加之从全球看,天然气及液化天然气已经过剩。国际天然气价格后期不仅不大可能随油价上涨而上涨,甚至有缓慢走低的可能。专家们建议:投资者应统揽国内外资源,以国际视野看待国内能源供需情况,理性决策,谨慎上马煤制气项目。
 
  虽然煤制烯烃业绩不错,但业内专家提出警告:煤制烯烃正面临利润率下滑的风险,切勿大干快上。
返回 国际煤炭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