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第四届中国散煤综合治理大会在北京召开。本届大会旨在持续推动 “十三五”期间有效解决散煤问题和实现大气污染防治第二阶段的目标。会上发布了《中国散煤综合治理调研报告2019》和《建筑领域“十三五”规划实施煤炭消费中期评估及后期重点工作研究》两份报告。
中国节能协会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江亿在致辞中指出,2018年,国务院发布了《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北京、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等地方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关于
散煤治理、
清洁取暖的政策,实现了散煤削减量约6100万吨,促进了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就如何实现散煤治理,江亿院士提出了三点建议:首先应该是严控散煤市场,从源头控制,防止劣质散煤流入市场;其次是大力推行优质煤替代、清洁能源替代,实现清洁利用;第三是通过淘汰落后,提高准入标准,应用先进高效节能技术等多重手段、多措并举实现煤炭的减量化。
煤控研究项目核心组专家、自然资源保护协会高级顾问杨富强指出,北方清洁取暖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农村清洁取暖的重点和难点是落实“宜”字原则。散煤治理应坚持“清洁能源替代优先,
洁净煤保底”的基本原则,保障农村居民平等获取和使用清洁能源权利的同时,确保财政补贴的可持续性和居民经济的可承受力,保障持续有效的散煤治理工作,力争在2020年基本解决散煤问题。
《中国散煤综合治理调研报告2019》指出, 初步统计2018年全年共削减散煤使用量约6100万吨。2018年,散煤治理战场扩围,纵向深入。报告预测,按照当前国家和各省市工作部署,2019年散煤削减量有望达到4500万吨。报告建议,工业散煤治理方面,京津冀及周边“2+26”个城市重在巩固,汾渭平原需加大力度,非重点区域则要快速跟进;民用散煤治理方面,应遵循建筑节能先行,并坚持“替代优先、清洁煤保底”的思路,充分落实“四宜”原则(宜电则电、宜气则气、宜煤则煤、宜热则热)中的“宜”字,解决相关配套问题。政府补贴需进一步优化,同时,政府应加强实地调研和信息公开,完善目标考核方式、评估机制和信息反馈机制。
《建筑领域“十三五”规划实施煤炭消费中期评估及后期重点工作研究》报告分析了“十三五”中期建筑领域煤炭消费情况,评估了“十三五”中期建筑领域热源侧煤炭替代和用户侧能效提升进展情况。报告预计到2020年,北方地区建筑领域煤炭消耗为2.66亿吨标煤,比煤控研究项目提出的煤控目标2.30亿吨高出15%。报告指出,用户侧能效提升和热源侧煤炭消耗替代是降低我国建筑领域煤炭消费的主要手段。报告建议未来我国应全面提升建筑节能水平、深入推进清洁取暖工作,并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积极推进国际科技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