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贵州省煤炭产量达1.42亿吨,居全国第五位,是1949年的473倍;发电总装机容量6078万千瓦,是1949年的2万倍;发电量2117亿千瓦时,是1949年的3万倍。作为贵州支柱产业之一的煤炭,在时代变迁中愈发显得耀眼夺目。
在百废待兴中起步
1 最新数据显示,贵州
煤炭资源远景储量约2588亿吨,保有资源储量733.58亿吨,居全国第五位。
作为不沿边、不靠海的内陆省份,煤炭资源储量如此丰富,无疑成为贵州经济腾飞的内生动力。但在解放初期,贵州煤炭行业可谓是满目疮痍,一片萧条。
1949年,贵州全省煤炭产量仅30万吨;发电装机容量3030千瓦,发电量722万千瓦时,分别占全国总量的0.16%和0.17%。
当时,筑东煤矿是贵州规模最大的煤炭企业,年产量仅2.4万吨。
现年62岁的王学顺对当年的筑东煤矿还有着清晰记忆。他的父亲当时就在筑东煤矿干活:“我父亲干的是小工,负责搬运和运输。”
据王学顺回忆,筑东煤矿最鼎盛时工人多达上千人,既有贵州本地人,也有为躲避战火逃难来的北方人。
“那时候,生产条件很差,安全防护措施几乎没有,经常出事故。”王学顺说,肩挑背扛是运煤的主要方式,工人靠着最原始的劳作方式养家糊口。
1949年11月15日,贵阳解放,贵阳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接管了筑东煤矿。
1951年,贵州第一个地方国营煤矿——翁井煤矿建成。遵义专署接收私人小煤窑组建了遵义煤矿,其中一号矿井年产量5万吨,是当时省内规模最大的矿井。
1958年,国家计委和煤炭工业部经过考察,决定重点开发贵州六枝煤田、扩建林东矿区。两项工程被列入国家“二五”计划后,煤炭工业部从吉林、辽宁、黑龙江、四川、河南、山西、江苏等省和抚顺、开滦、重庆等地调集了3万余人组成建设队伍来到贵州,很快完成了两项工程的前期工作。这期间,全省新开工煤矿44处,总设计年产能达529万吨,贵州煤炭产业初具规模。
不得不说的“三线建设”
2 谈贵州煤炭行业的发展史,不得不说一个特别重要的时间节点——“三线建设”。
“三线建设”是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主席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它是在当时国际局势日趋紧张的情况下,为加强战备,逐步改变我国生产力布局的一次由东向西转移的战略大调整,建设的重点在西南、西北。
1964年,根据“三线建设”和“备战备荒”的需要,国家决定建设与四川省攀枝花钢铁基地相配套的六盘水煤炭基地。
短短一年多的时间,国家从15个省、25个矿务局抽调了28个工程处和8个地质勘探队进入贵州,连同新招工人和外系统支援人员,总人数达10万多。
1966年,六盘水煤炭基地建设进入高潮期。当年开工12对矿井,总设计年产能985万吨。
来自天南地北的工人们斗志昂扬,干劲十足。大用矿主平硐施工创月进360米全国纪录,老鹰山立井施工创月进105.5米全国纪录,汪家寨煤矿斜井施工创月进220米全国最好成绩。
1970年4月24日,水城矿区从野马寨车站开出的第一列煤车驶往四川省攀枝花钢铁基地,六盘水煤炭基地开始发挥与攀钢的配套作用。
今年85岁高龄的宋福林,是当年“三线建设”者之一。“我是1966年2月从辽宁到的贵州。先坐火车,后改坐汽车,最后还要徒步走几十公里,总行程达上千公里。那时的矿区就是荒山野岭。”宋福林说。作为原盘江矿务局党委书记、局长,宋福林和他的工友们,为贵州矿区建设贡献了毕生精力。
“三线建设”时究竟有多苦?
“那时候连一张像样的图纸都没有。大伙儿都是脚踩烂泥、顶风冒雨、人拉肩扛地干活。住的是帐篷,吃的是干粮,十天半月吃不上新鲜蔬菜。”宋福林说,“尽管条件艰苦,但我们憋着一股劲,要早日建设好国家、建设好矿区。”
盘江矿区煤种丰富、煤质优良,是江南地区重要的炼焦煤基地,具备“出好煤、多出煤”的优越条件。
“1965年至1975年,是盘江矿区建设的高潮时期。火烧铺、月亮田、山脚树、老屋基等大矿先后建成投产。但是,随着煤矿基建队伍大批调离,很多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如矿区设计水平低,生产效率低,煤炭生产不出来,也运不出去。”宋福林回忆道。
据悉,贵州以会战的形式大打矿山建设之仗,在荒山野岭中建成六盘水矿区的同时,也建成了由地质勘探、设计施工、采掘洗选、机械制造等组成的生产建设系统。
3 第一支柱产业,发展步入正轨
从1978年起,“调整、改革、整顿、提高”成为贵州煤炭发展的关键词,煤炭逐步成为全省第一支柱产业。
在改革过程中,贵州煤炭企业进行了许多探索:扩大企业自主经营权,推行承包经营责任制,调整企业内部机构,完善企业领导体制和人事劳动制度,以煤为主、多种经营,优化产品结构等。
“只搞煤不行,要全面发展。”进入上世纪80年代,已成为单位负责人之一的宋福林开始着手组织盘江发展战略研究,顶着压力提出了建设现代化、标准化矿务局的想法。随着各种改革思路和举措日渐清晰,走煤电结合的现代化发展之路,逐步被接受和认可。
最辉煌时,盘江矿务局采区的综合机械化采掘水平达到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一刀割下万吨煤,一个工作面年产百万吨煤。
1997年7月1日,盘江煤电集团正式挂牌,宋福林任董事长。由盘江矿务局改制而来的国有独资公司制企业的诞生,宣告盘江现代企业制度初步确立。
1985年至1990年,贵州先后建成设计年产能120万吨与年产能90万吨的土城煤矿和那罗寨煤矿,以及年入选能力60万吨的地宗选煤厂,国有大矿在全省的占有份额日益增加。
同时,受政策影响,乡镇煤矿也在崛起。到1995年,全省乡镇煤矿总数达到14944处,但持证矿井仅5685处,产煤4169万吨,从业人员达25万。
小煤矿为经济建设作出了贡献,但由于规模小、产量低、安全投入严重不足,安全生产形势一度十分严峻。贵州小煤矿百万吨死亡率曾高达26.28。加之无证违法开采泛滥,贵州一度成为煤矿事故的重灾区。
1998年至2001年,受水灾、凝冻、亚洲金融危机等影响,贵州煤炭市场疲软,职工工资被拖欠,企业经营十分困难。
为此,贵州发出“解放思想,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加大国有企业改革力度”的声音,以扭亏增盈为重点,先后完成多家国有煤矿的扩建和新建,同时大力发展采掘机械化,加大安全补欠工程力度,并开始依据国家政策整顿关闭小煤矿。
1999年,贵州关闭非法和布局不合理煤矿5764处,压减产能2572万吨。2000年,全省乡镇煤矿控制在3302处,产煤2294万吨,但百万吨死亡率仍高达25.24。2001年至2012年,贵州省不断提高小煤矿准入门槛,办矿起点由年产3万吨逐步提高到年产6万吨、年产9万吨和年产15万吨,小煤矿总数控制在1000处左右。
这一时期,贵州积极引进省内外优强企业参与重组和开展“大矿带小矿、大矿帮小矿”活动。兖矿集团、国电集团等先后入黔办矿,使“小、散、乱”的面貌有了较大改观。
2012年与1977年相比,全省原煤产量从1397万吨增长到1.81亿吨,矿井数量由1995年最高峰时期的1.5万处减少到1700处,平均单井年产能由不足0.5万吨提高到16.9万吨。
4 清洁能源大步向前
贵州探明煤层气资源储量为3.15万亿立方米,居全国第二位。受技术和条件等因素影响,多年来煤层气开采利用始终未能走出困局。
1972年,老鹰山煤矿首先“试水”瓦斯抽采,翻开了贵州煤矿瓦斯抽采的第一页。到1985年,六枝矿区地宗煤矿首先开始瓦斯利用。1991年,六枝工矿集团凉水井矿利用淘汰的飞机发动机,建设装机容量为2400千瓦的瓦斯发电站,累计发电量达150万千瓦时,煤矿瓦斯发电试验成功。
2008年3月,贵州省政府出台《加快煤层气抽采利用的实施意见》,明确鼓励和扶持煤层气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2009年4月印发《煤炭产业振兴规划》,提出加快煤矿瓦斯治理和综合利用。这释放出一个强烈信号:贵州将在瓦斯抽采利用上大做文章。
2008年4月,贵州盘江煤电集团成立盘江煤层气公司,专门从事煤层气(煤矿瓦斯)开发利用、瓦斯利用技术研发、计量检测、瓦斯发电装备制造等业务。
2011年5月,盘江煤层气公司在金佳煤矿开工建设“低浓度瓦斯提纯制天然气示范项目”,利用真空变压吸附技术,将16%的低浓度瓦斯提纯,制取95%以上浓度的压缩天然气。
然而,这一时期的贵州能源工业仍属于规模速度型和粗放经营型,管理体制和市场机制还不能完全适应能源发展的新形势,创新基础薄弱,智能化、信息化建设滞后。
2012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将贵州定位为“全国重要的能源基地”,为全省能源工业向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转型发展指明了方向。
到2012年底,全省煤矿瓦斯发电装机容量达到20.06万千瓦,年发电量6.44亿千瓦时;煤矿瓦斯抽采量14.37亿立方米,利用量3.28亿立方米,利用率为22.82%。
5 走进新时代,奔向智能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贵州煤炭行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经过几轮技改优化,2012年,贵州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从“十二五”初的2.43下降到0.646,摘掉了多年来煤炭安全生产全国“倒数第一”的帽子。
但是,小煤矿管理水平低、基础薄弱,与贵州作为南方煤炭资源大省、全国重要能源基地的地位极不匹配。
2013年9月,贵州人民政府办公厅下发《关于进一步深入推进全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工作的通知》,要求全面提升煤矿规模,实现煤与瓦斯突出矿井设计规模不低于45万吨/年,其余矿井设计规模不低于30万吨/年;力争到2014年上半年完成兼并重组任务,全省煤矿数量减少到800处左右。
截至2014年6月底,贵州煤矿数量从1704处减少到800处左右,煤矿企业兼并重组迈出实质性步伐。
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主体实施”的原则,经过几年深入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贵州有效控制了煤矿数量,实现了供给能力、产业集中度、机械化程度、安全生产水平的有效提升。煤炭产量保持在全国前十位,保留煤矿全部进入主体企业,优强企业采煤机械化程度达100%。
2015年出台《减轻煤炭企业负担 促进煤炭行业平稳发展工作措施》,制定30条具体措施减轻煤炭企业负担。同时,贵州安排了10亿元专项资金,对煤炭企业稳定生产供应实施“以奖代补”,有力保障了省内煤炭需求。
2017年5月,贵州出台《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煤炭工业淘汰落后产能加快转型升级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打好淘汰落后产能、培育释放先进产能、智能化机械化改造等攻坚战。
该《意见》指出,到2020年,要形成全省煤矿全部为年产能30万吨以上、基本实现机械化开采、全面实现智能化控制、稳定保障电煤供应和其他用煤需要、符合集约安全高效绿色要求的现代新型煤炭工业体系。
截至2018年底,贵州煤炭公告生产能力为1.56亿吨/年,煤炭产量1.42亿吨/年,平均单井产能37万吨/年;在全国率先制定煤矿智能机械化改造标准及验收办法,形成具有贵州特色的煤矿智能机械化标准体系。
同时,贵州煤矿“两化”“三利用”取得突破性进展。兖矿集团贵州能化公司发耳煤矿31004智能化采煤工作面成为贵州第一个通过省级验收且正常生产的智能化采煤工作面。贵州众一金彩黔矿业有限公司从2017年起,投入1亿元对岩脚煤矿和瑞丰煤矿进行智能化开采建设,成为西南地区首家实现薄煤层智能化开采的民营煤矿企业。
而今,贵州生产煤矿采煤机械化率已达到71.7%,生产煤矿矿井水处理设施投运率100%、达标排放率100%;煤矿瓦斯抽采利用率达41%,抽采量、利用量均居全国第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