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期,是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的收官期,也是我国从石油化工大国向强国转变的重要阶段。作为石油和化工行业战略新兴产业之一的现代
煤化工如何实现创新发展十分重要。
从 2014 年下半年开始,国际油价断崖式下跌并一直处于低位运行,煤化工行业遭遇前所未有的冲击和困难。在这种背景下,行业如何发展成为每个煤化工企业和从业人员迫切关心的问题。3 月 22日发布的《现代煤化工产业创新发展布局方案》,为推动现代煤化工产业创新发展,拓展石油化工原料来源,形成与传统石化产业互为补充、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指明了方向和着力点。
石化产品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原料,市场需求巨大,但受油气资源约束,对 外 依 存 度 较 高。2015 年, 原 油、 天 然 气、乙烯、芳烃和乙二醇对外依存度分别高达 60.8%、31.5%、50.4%、55.9% 和 66.9%。 我国煤炭资源相对丰富,采用创新技术适度发展现代煤化工产业,对于保障石化产业安全、 促进石化原料多元化具有重要作用。与此同时,存在不顾生态环境容量和水资源承载能力、盲目规划建设现代煤化工项目的势头。针对存在的问题,也迫切需要加强科学规划、做好产业布局,推动产业安全、绿色、创新发展。
我国现代煤化工产业经过 30 多年的科技攻关和技术积累,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 攻克了大型先进煤气化、煤直接制油、煤间接制油、
煤制烯烃、
煤制乙二醇、低阶煤分质利用等一大批技术难题,开发了一大批大型装备,
煤制油、煤制烯烃、煤制乙二醇等现代煤化工示范工程顺利实施,我国现代煤化工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均走在了世界前列。从总体上看,我国现代煤化工产业发展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产业规模快速增长。
截至 2016 年底,我国煤制油产能达到 723 万吨;煤(甲醇)制烯烃产能达到 1159 万吨;煤制乙二醇产能达到 252 万吨;
煤制天然气产能达到 31 亿立方米。
二是技术创新水平不断提高。
近年来,我们先后开发了“多喷嘴对置式水煤浆气化”“航天粉煤加压气化”“清华水冷壁水煤浆气化”“SE 粉煤气化”“两段式干煤粉加压气化”等一批先进煤气化技术。其中,“多喷嘴对置式水煤浆气化技术”签约 110 多台气化炉,40 多台已投入工业运行。目前,有关企业和科研单位正在开发新型煤气化技术,为深入开展现代煤化工升级示范提供创新技术的新探索。兖矿集团开发了具有独特催化剂和反应器的低温费托合成油技术,建成了目前世界上最大煤间接制油单体系统——榆林百万吨级煤间接制油示范工程。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等单位开发了“甲醇制取低碳烯烃(DMTO)工艺技术”,已建成投产 7 套工业化装置。清华大学与华电煤业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开发的“流化床甲醇化制芳烃技术”,已完成 3 万吨 / 年甲醇进料的工业性试验。煤化工技术创新水平的不断提高为实现石化原料多元化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三是现代煤化工示范取得重大成效。
煤制烯烃、煤制油、煤制天然气、煤制乙二醇等示范工程取得了很大的成功,解决了一大批产业化、工程化和大型装备制造等难题,总体实现了长周期稳定运行。比如,神华包头煤制烯烃项目已连续稳定运行 6 年,年均负荷率达到 90% 以上;伊泰 16 万吨 / 年煤间接液化项目已连续稳定运行 7 年,装置负荷一直保持在 90-110% 水平。同时,这些项目也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比如,神华包头煤制烯烃项目年利润额 10 亿元;中煤榆林煤制烯烃项目 2014 年 6 月投入试运行,当年实现销售收入 14.9 亿元,形成试车收益 4 亿元。在国际油价深度下跌的新形势下,现代煤化工示范项目正在从技术、管理、装备等多方面入手,积极探索与石油化工竞争的新优势,努力提升现代煤化工的盈利水平。
四是现代煤化工园区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我国现代煤化工项目主要集中在内蒙古、陕西、宁夏、 山西、新疆等省区,产业发展的园区化、基地化格局初步形成。目前,已经具有规模的煤化工基地主要有内蒙古鄂尔多斯煤化工基地、宁夏宁东能源化工基地、陕西榆横煤化工基地以及新疆的准东、伊犁、吐哈、和丰等煤化工基地。大多数现代煤化工基地都包含了煤炭开采、现代煤化工等上下游关联产业,也有与石化、电力等产业实现多联产。现代煤化工园区化、基地化发展的优势进一步显现,产业集聚优势、管理高效优势、排放综合治理优势得到了充分发挥。
预计到 2020 年,我国煤制油产能将达 1300 万吨 / 年,煤制天然气产能将达 170 亿立方米 / 年,煤制烯烃产能将达 1600 万吨 / 年,煤制芳烃产能将达 100 万吨 / 年,煤制乙二醇产能达 600 万吨 / 年,使现代煤化工在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产业结构中的比重进一步优化,贡献进一步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