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15日,第六届中国散煤治理大会在京举行。本次会议总结了“十三五”期间散煤治理的经验和教训,并为“十四五”期间进一步有效地推广清洁取暖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以持续改善农村居民的室内空气质量和身体健康水平,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助力“十四五”末基本解决散煤消费问题。会上发布了《中国散煤综合治理研究报告2021》。
围绕散煤减量、替代和清洁利用取得的成绩,以及长效机制的建立、北方清洁取暖路径与效果评价等议题,与会嘉宾进行了讨论和交流。会议由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副院长杨雷主持,多位专家出席了会议并发言,包括NRDC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张洁清、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原所长韩文科、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环境与节能研究院院长徐伟、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大气所环境与能源政策研究室主任陈潇君,以及来自中国能源研究会可再生能源专委会、中国砖瓦工业协会、中国农村能源行业协会等单位的专家。
杨雷在致辞中表示,散煤治理不仅关系到广大农村居民的身体健康,还关系到乡村振兴和清洁能源供给的公平性。在“十四五”时期,我国应积极总结过往散煤治理的经验和教训,从源头管控劣质散煤流入市场,在终端大力开展清洁能源替代,不断提高用户使用的经济性和便利性,以积极巩固和不断扩大散煤治理成果。
张洁清指出,2021年是我国“十四五”计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北方地区清洁取暖规划》的收官之年。在此时发布散煤报告具有重要意义。散煤研究能够助力行业在“十四五”时期更好地开展散煤治理工作,推动中国实现环境与气候协同治理,加速散煤治理的政策方向从清洁化向“减污减碳”并轨。
《中国散煤综合治理研究报告2021》回顾了“十三五”期间散煤治理的经验和教训,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十四五”期间的散煤治理,包括以保护生态环境和落实“双碳”目标为驱动的新格局和新举措。报告指出,“十三五”期间,散煤综合治理政策体系以大气污染防治为主旋律,在工业小锅炉淘汰关停、散乱污企业整治、窑炉专项治理、北方清洁取暖等领域,以目标管理的方式全力推进整治工作,并以严格的环保督察来保驾护航,总体上取得了积极成效。其中,工业散煤治理贡献突出,“十三五”期间共削减超过1亿吨,重点区域(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三角地区和汾渭平原)35蒸吨/小时以下燃煤小锅炉已基本实现清零。民用散煤治理在北方地区得以强力推进,“十三五”期间累计完成清洁取暖改造约3500万户,共削减散煤约7000万吨,清洁取暖工作已经从重点区域向非重点区域延伸。
报告认为,“十三五”期间散煤治理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亟需破除可持续性发展障碍和应对诸多挑战。工业散煤治理主要依赖行政手段,民用散煤治理主要依赖财政补贴,加之疫情影响,散煤治理效果需要进一步巩固和加强,部分地区存在较高的散煤返烧风险。此外,散煤综合治理目前还面临诸多挑战,包括工业小锅炉和小窑协同治理技术不足、民用领域建筑能效提升工作进展缓慢、售后综合快速服务体系建设滞后等。
报告强调,“双碳”目标和2035“美丽健康”中国的愿景将为“十四五”期间散煤综合治理提供指引。报告指出,“十四五”期间散煤治理应以民用散煤治理为主,力争削减5000万吨,促进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各地区进一步实现散煤清零。北方清洁取暖技术路线应兼顾减污降碳,优先发展可再生能源供暖,促进取暖电气化。工业散煤治理的工作重点转向非重点区域,通过淘汰落后、清洁能源替代等手段,力争在“十四五”期间削减工业小锅炉散烧煤30%,在2025年基本解决建材行业小窑炉散烧煤问题。
报告建议编制《北方地区清洁取暖规划(2022-2025年)》,继续将清洁取暖率作为约束性指标,分解落实到各地方,并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体系;坚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户制宜的原则,选择简单实用、技术成熟、成本可负担、群众乐于接受的清洁取暖技术模式,在经过试点示范、科学论证之后再全面推广;出台农房建设管理方法,加快农村地区建筑能效提升;调整中央财政补贴支持政策,将以行政区划分作为补贴标准调整为以改造任务量作为补贴标准,并促进中央财政更多地带动地方和社会资本投入;通过技术创新、金融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提高清洁取暖效率,降低使用成本;利用智慧监管平台提高售后服务覆盖范围、服务响应效率和故障处理能力,打通清洁取暖长效可持续发展的最后“一公里”。
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气候变化与能源转型项目高级顾问杨富强表示,当下散煤治理正在由环保驱动、目标管理、大干快上的阶段,转向环保和气候协同治理、提效降本、致力长效的新时期。“十四五”时期散煤治理要统筹好生态环境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和促进经济发展等多维目标,处理好长期和短期的关系、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完善和加强顶层设计。散煤治理重点要以可再生能源、余热利用和电代煤优先,洁净煤和节能环保适配炉具作为过渡性方案,推动可持续发展。
本次会议由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主办、自然资源保护协会(NRDC)和能源基金会中国(EFC)支持、绿色创新发展中心(iGDP)和中国能源网(China 5e)协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