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资源,煤炭储备发挥着有效调控能源资源市场、平抑煤价波动的“兜底工具”和“调节器”作用,对确保能源供应安全、稳住国计民生基本盘意义重大。
6月15日召开的迎峰度夏能源保供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再次强调了煤炭储备的重要性——要依法加快产能核增、用地用草、安全生产、环境影响评价等手续办理进度,积极推动新增产能落地,加强煤炭储备能力建设,促进国内能源市场平稳运行。
就在5月底,《国务院关于印发扎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的通知》将“提高煤炭储备能力和水平”列入保粮食能源安全政策的重点工作,并明确要求,用好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和合格银行贷款,压实地方储备责任。
记者注意到,基于国家层面的反复强调和着重部署,多地近期陆续出台相关文件加快落实。山西、内蒙古、新疆、河北等产煤省区以及湖南、湖北等煤炭调入省区,当前正围绕强化储备能力,紧锣密鼓定目标、核项目、提质效、保供应。
各方锁定任务 全力增加储备
“加强规划引导,压实地方责任,原则上每个设区市建设1至2个煤炭应急储备基地。”河北省发改委近日下发的《关于加强迎峰度夏煤电油气运保障助力经济稳定运行的通知》强调。这是短短一周内,河北省第二次发文强调“煤炭储备”。稍早前印发的《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扎实稳定全省经济运行的一揽子措施及配套政策的通知》已明确要求,坚持“电煤中长协+省内煤矿+储煤基地+铁路沿线发运站”四位一体保供体系。严格落实2022年度新增煤炭储备能力目标任务,优化储煤基地规划布局。
另外,新疆此前专门就大型煤炭供应保障基地建设提出要求,“建立健全以企业社会责任储备为主体、地方政府储备为补充,产品储备与产能储备有机结合的煤炭储备体系,重点在煤炭资源匮乏的南疆地区布局建设一批储煤基地。”
放眼全国,部分地区已按下煤炭增储“快进键”。
在煤炭调入省份江西,浩吉铁路在江西境内唯一的煤炭储备、疏运项目——新余市煤炭储备基地已于5月开工,静态储煤能力60万吨,建成后将有效缓解赣西地区煤炭供应矛盾。另外,吉林正在开展冬煤夏储工作,计划年底前新增储备能力180万吨以上,全省应急储备能力保持在500万吨以上。
除了地方,企业储备力量亦不可或缺。
记者从山东能源集团获悉,其下属肥矿集团鲁西煤炭储配基地一期工程近期已完成设备联合试运转,规划年底扩建储备能力达到120万吨。在国家能源集团,“推动煤炭储备基地建设”被写入其6月10日印发的《深入落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工作方案》。
“从去年四季度接到省里统一部署开始,集团便有序强化储备能力建设。今年迎峰度夏期间,安徽省按月下达储备任务,目前我们的进度快于预期,肯定可以完成。”淮北矿业集团运销分公司营销策划部部长胡仁淮告诉记者。
储备能力提升 难掩薄弱环节
“截至目前,我国煤炭储备能力整体提升明显,体制机制也在不断完善。已有储备基地1年能倒库3次-6次,尤其是在煤炭供应偏紧时,能够切实发挥补充作用。”北京能研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技术总监焦敬平表示。
中国煤炭建设协会副理事长徐亮证实,因各种条件制约,部分地区的储备基地建设未能达到预期效果或满足市场需求,有些基地甚至建成后也未真正储煤。
“如今,强化储备能力日益受到重视,相关工作也在逐步理顺。其中虽然还存在薄弱环节,但各方努力值得肯定。”
针对薄弱环节,徐亮表示,储备煤好比调节器,在供应偏紧时释放、宽松时存储,发挥平衡供需、平抑价格的作用。但要想真正发挥实效,重点不仅在于储,还涉及中间运输、下游用户等相关方。“储量有了,运给谁、从哪运、怎么运是一系列系统性问题。现阶段看,储备基地主要由各地政府、主要企业参与建设,本地范围内尚且可协调,一旦跨省跨区,科学且及时的调度就很关键。比如河北,其自身不存在大的用煤缺口,相当一部分动力煤供给山东、河南等地,但问题是由谁调度、怎么调度?”
另外,现实因素也影响着执行意愿。“储备煤看似与储备粮、肉无异,其实区别不小。”一位煤炭企业人士坦言,储煤难度更大、制约更多。“比如,储粮有大型粮库,储煤通常是露天存放,场地大且环保要求高,煤炭易风化、变质或自燃,管理不当很可能造成污染。”
记者还了解到,受制于煤炭对装卸、养护等费用的高度敏感性,部分企业亦存在顾虑。“高价期间存煤,储备结束,一旦煤价下降,损失目前只能自行承担。”有企业人士表达出担忧。
高质高效储备 必须通盘考量
解决上述问题,抓手何在?采访中,记者多次听到“合力”一词。
“储备能力建设不是某一地的事情,解决资源、资金、运输等问题,也不能只靠哪一方。地方政府加上产煤、用煤企业,以及港口、铁路等运输企业,各方需形成合力。”上述煤炭企业人士举例,“储备基地选址不能只考虑单一环节或某一方的情况,产煤地产多少、用煤方需多少,储备点辐射范围多大合适,运输能力能否跟上,均要通盘考虑。”
徐亮对此表示赞同:“根据产煤地的产能发挥状况、不同区域在不同季节的用煤需求,因地制宜实施系统调配。”他表示,完整的煤炭储备体系应包括产品、产地、产能等多方面储备,同时要建立健全储备管理机制,合理规划煤炭资源的动态“收储-释储”。
焦敬平提醒,地方政府作为主导方,更要充分调动各方力量、形成合力。“其中两个问题不能忽视,一是如何协调企业关系,激发企业配合建设、运营储备基地的主动性;二是未来储备能力或面临一定时间段内的过剩,如何确保储备基地运行机制更加灵活。”
记者注意到,部分地区目前正在加强联合。以河北为例,除了建设国家储备项目、各市储备基地,该省还将重点推进石家庄、保定、邯郸、唐山、张家口、承德等电厂较集中区域的煤炭储备能力建设。对已投入运营的铁路沿线煤炭发运站,河北将积极组织审核筛选,符合条件的纳入省煤炭应急储备保供体系。同时,压实企业储备责任,鼓励煤炭生产企业参与国家调峰储备产能建设,加强煤矿储备设施升级改造。引导储煤基地早储多储、适时投放,推动煤炭经营企业、重点耗煤企业保持合理库存。